天天看點

博山窯陶瓷雕塑:延續8000年窯火 全手工耗時2個月隻為打磨1件精品

原标題:博山窯陶瓷雕塑:延續8000年窯火 全手工耗時2個月隻為打磨1件精品

來源:閃電新聞

博山窯陶瓷雕塑:延續8000年窯火 全手工耗時2個月隻為打磨1件精品

>

淄博博山地區制陶曆史悠久,

大約從8000年前的後李文化開始,

到宋金時期進入繁盛時期。

改革開放後越來越多的從業者自建工作室,

那時起,

博山陶瓷雕塑也日漸繁榮,

藝術風格在全國獨樹一幟。

博山窯陶瓷雕塑:延續8000年窯火 全手工耗時2個月隻為打磨1件精品

>

如今,在淄博市博山區,

以楊玉芳、任國棟為代表的

陶瓷雕塑藝術立足新時代,

傳承技藝、守護匠心。

博山窯陶瓷雕塑:延續8000年窯火 全手工耗時2個月隻為打磨1件精品

>

眼下,中國陶瓷藝術大師、

博山窯陶瓷雕塑市級代表性傳承人

任國棟正在制作一款十二生肖作品,

一塊塊泥巴在他手裡變化無窮,

人物、動物等雕塑活靈活現。

博山窯陶瓷雕塑:延續8000年窯火 全手工耗時2個月隻為打磨1件精品

>

“現在做的這件作品就是

我最近創作的一組十二生肖,

這是狗,起名字是‘長命富貴’,

拟人化的小狗,

然後拿了一個長命鎖,

上面寫着‘長命富貴’。”

在任國棟手中,

泥巴被煥發了新的生命。

博山窯陶瓷雕塑:延續8000年窯火 全手工耗時2個月隻為打磨1件精品

>

博山窯陶瓷雕塑是依托博山陶瓷文化,

以楊玉芳、任國棟為代表,

其制作過程全靠手工,

任何一個步驟都無法用機器替代。

任國棟說:“如果要開模的話,

按以前的辦法隻需要貼合即可。

但是為了展現它的靈動之美,

在整個創作過程中,

要注意細節的把握,

例如動物的舌頭,

不要單一用泥巴塑形而已,

而要把舌頭的翹感、彎度調整适當,

這樣,你會發現它也會笑,

也有動感之美,靈氣自然也就有了。”

博山窯陶瓷雕塑:延續8000年窯火 全手工耗時2個月隻為打磨1件精品

>

博山窯陶瓷雕塑題材大多來源于

現實生活和曆史文化,

作品具有濃郁的地域文化特色。

任國棟在繼承傳統技藝的基礎上,

又在制作步驟上獨創了拉坯加捏塑、

印坯加捏塑、泥闆成型加捏塑等技術,

形成了完全屬于春秋陶坊風格的表現手法。

博山窯陶瓷雕塑:延續8000年窯火 全手工耗時2個月隻為打磨1件精品

>

任國棟告訴記者,

他母親主要是做侍女和兒童題材。

最近幾年,任國棟的選題貼近人們的生活。

“從前年開始做的十二生肖,

包括像十二星座熊貓版的十二星座,

我把熊貓中西結合,還有将軍,

十二生肖的将軍,

另外還做了一個江山美人,

就是女性化的。”

風格沉穩亮麗,

人物特征突出,

裝飾變化莫測的博山窯陶瓷雕塑作品,

其制作過程十分複雜。

“有時候從創作到最後燒制出來的話,

基本上在兩個月左右,

像我母親現在做的手工制作,

沒有模具,這樣一件的話得兩個月到三個月。”

陶瓷雕塑的表現手法

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而是在曆史的發展中,

經過陶藝匠人的創造力,

不斷錘煉而來。

博山窯陶瓷雕塑:延續8000年窯火 全手工耗時2個月隻為打磨1件精品

>

它的傳承,不但是藝術技藝的傳承,

也是思想情感的傳承。

“我是沿着我母親的道路,

從一開始一直到今天,

包括将來也會這樣走下去,

把我們博山窯的陶瓷雕塑傳承好、

發揚好、繼承好,這就是我們的初心,

也是我們的使命。”任國棟說。

來源:閃電新聞

本文編輯:劉抒音

審校:彭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