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流放甯古塔簡直就是去度假

作者:馬虎故史
流放甯古塔簡直就是去度假

在清宮戲中經常會出現一句經典台詞, 那就是皇帝大怒下旨:“把某某流放甯古塔與披甲人為奴。” 相信絕大多數人在這時候都會自行腦補,甯古塔是個什麼塔?披甲人又是誰?總之聽上去就很可怕,畢竟是皇上震怒之下給人安排的懲罰方式,那能有好? 但是實際上根據很多被流放過的犯人的記載來看,甯古塔非但不可怕,反而是有點度假勝地的意思。

流放甯古塔簡直就是去度假

甯古塔并不是一個塔,在滿語中“甯古”是“六”的意思,而“塔”是“個”的意思,合在一起就是“六個”的意思,為什麼叫這麼怪的一個地名呢?因為清太祖努爾哈赤的曾祖父叫福滿,福滿生的六個兒子曾居住在此地,是以這個地方被稱為“甯古塔貝勒”也就是六個貝勒的意思,後來簡稱甯古塔,是以這個地方也是大清的“龍興之地”。

流放甯古塔簡直就是去度假

那麼披甲人又是什麼呢?滿清八旗制度“以旗統軍,以旗統民”,平時耕田打獵,戰時披甲上陣,而旗中人口又按照身份分為“旗丁”、“披甲人”和“阿哈”三種,“旗丁”就是女真本族人也是滿八旗兵的主要組成力量是以地位最高、“披甲人”是各族投降的軍人是“蒙漢八旗”的主要組成力量是以地位次之、 “阿哈”就是在各族掠奪的奴隸了,是為“旗丁”和“披甲人”服務的是以根本沒地位。清兵入關後,大量的滿族人口遷到關内,是以守護大清“龍興之地”的任務就交給“披甲人”了,“流放甯古塔與披甲人為奴”就是去為他們服務。

流放甯古塔簡直就是去度假

在順治十四年,清廷發生了“丁酉順天鄉試科舉舞弊案”,考官收受賄賂,按照事先拟好的名單錄取考生,被給事中任克溥奏參到朝廷,順治帝龍顔大怒,下旨将納賄考官斬立決、抄沒家産,行賄的考生也都被奪功名、斬首示衆,有個跟這案子沒啥關系的考生叫吳兆骞也被無辜牽連了進來,而他就是被判流放甯古塔。

吳兆骞家世代為官家底兒很厚實,花錢買通了押送的官差,是以在天寒地凍1500多公裡的流放路上并沒有受什麼大罪,但是甯古塔畢竟臭名昭著,吳兆骞也做好了到達目的地之後受各種大罪的心理準備。結果到了之後發現完全不是自己想象的那麼回事兒,每天早上點個名就沒事兒了,也沒人提審自己也沒人欺負自己,一開始他還有點緊張,懷疑這幫人是不是有什麼陰謀,但是時間一長他發現是真沒事兒,自己該幹嘛幹嘛沒人找你茬,有時候還跟同樣被流放來的朋友一起聚會喝酒寫詩,他在日記裡寫下當時的景象是:“朝夕相對,歡若一家”。從早到晚都在一起,愉快地跟一家人似的。

流放甯古塔簡直就是去度假

甯古塔将軍

當然畢竟是在邊陲重鎮不可能總是歲月靜好,當時清王朝東北地區經常與沙俄發生沖突,有一次吳兆骞就被拉了去當炮灰,幸好家裡有錢,托人花錢在甯古塔将軍身邊當了個書記員,待在主将身邊保住了一條小命,結果甯古塔将軍非常欣賞他的文采,舍不得讓他再在前線犯險了,于是就請吳兆骞來自己家裡給孩子們當家庭教師,有了甯古塔将軍的這層關系後,吳兆骞索性在當地開設了一個讀書草堂把這邊志趣相投的流放朋友們都接過來一起住,順便在草堂裡教周邊的孩子們讀書來教化百姓,其中有的孩子後來還中舉了,是以吳兆骞也獲得了當地各階層的普遍尊重,可以說生活的是非常惬意,最後居然還把老家的夫人也接到甯古塔來一起生活,并且在這生了個孩子。

但是吳兆骞的家人并不知道他在甯古塔已經過上小康生活了,是以一直在找機會救他回來,最終找到了當朝重臣納蘭明珠,在明珠的鼎力相助下把吳兆骞的流刑給特赦了。此時吳兆骞已經在甯古塔生活了23年,聽說被特赦後非常郁悶,我招誰惹誰了憑什麼特赦我啊?但是也沒有辦法,因為朝廷的指令下來了甯古塔這邊也不敢再留他,隻能告别當地的鄉親父老們回到了江南老家。回家後吳兆骞寫了很多懷念甯古塔的詩詞,三年後郁郁而終,臨終前還把兒子叫到身邊對他說:“吾欲與汝射雉白山之麓,釣尺鯉松花江,挈歸供膳,付汝母作羹,以佐晚餐,豈可得耶”。意思是咱們曾經在東北那旮沓狩獵,在牡丹江釣大魚,帶回家跟你媽媽一起吃,怎麼樣才能再過上這種生活啊? 可見他對甯古塔生活的懷念。

流放甯古塔簡直就是去度假

七子詩會

還有個叫張缙彥的人,他曾經是明朝的兵部尚書,明亡後歸順清朝官至浙江布政使,在順治帝時期卷入文字獄,被流放到甯古塔。這張缙彥的流放跟一般人不一樣,畢竟行政級别都到這麼高了,那就算是流放也得講個排場,他帶了大量圖書和10個歌姬來到甯古塔,看架勢是準備在這裡提前過上幸福的退休生活了,由此也可以看出清廷對于流放到甯古塔的犯人并沒有很嚴苛的明文要求,隻要你有那個能力把家搬過去都行。 張缙彥來到甯古塔後就加入了吳兆骞的讀書草堂,和同為流放人員的一共七人一起建立了“七子詩會”,每月集會一次,分派題目,限定韻律,作詩唱和,很明顯甯古塔這個所謂的“人間地獄”并沒有影響到他們的文學創作。

張缙彥畢竟是官員出身,對于地方治理方面非常有經驗,他發現甯古塔這個地方生産力水準極其低下,尤其是農業非常落後,甯古塔人種地像放牧一樣,今年在這裡種明年又換個地方種,那這種方式跟中原比自然就差太多了,張缙彥就教他們今年這塊地種完後好好保養一下明年還能繼續種,不用東奔西跑就在固定的土地上把産量提高,因為他教的太好了,甯古塔人的收成也是年年見長,以至于甯古塔人為他蓋廟燒香,把他尊為“五谷神”供奉了起來。

流放甯古塔簡直就是去度假

呂留良像

吳兆骞是個有錢人,張缙彥是個有權人,那普通人過去了是不是得歇菜?也不是,你有門手藝也能過得很好。

雍正時期發生了著名的呂留良案文字獄,此時的呂留良已經去世49年了,但是他的屍體還是被從棺材裡拉出來鞭屍,他有一個孫子受到牽連被流放到甯古塔,可能是甯古塔确實太缺醫生了,是以在得知此人懂醫術後甯古塔将軍便對他進行了熱情的款待,一頓好吃好喝之後直接給他封了個戍所醫官,身份瞬間從反賊後代變成了基層幹部實作了階級跨越。

那甯古塔将軍給流放犯人封官的事情朝廷不管嗎?其實雍正帝聽說呂留良的孫子當官了之後是相當上火的,我欽點的反賊賤民怎麼能進體制當官呢?當即下旨要求撤職嚴辦,可最終甯古塔将軍也隻是撤了他醫官的職,但是醫官的活你照幹、醫官的工資你照拿,至于嚴辦那是不可能不嚴辦的,嚴辦了我手下将士們受傷生病沒人醫治可怎麼辦?雍正知道後也沒什麼辦法,隻能默許了這種行為。

流放甯古塔簡直就是去度假

即便你沒錢沒權沒手藝,在甯古塔做生意一樣能生活的很好,被流放的人發現甯古塔這邊的人參、鹿茸、野獸、皮毛等特産極其豐富,這些在中原人眼裡比金子還值錢的東西在這裡根本不值錢,于是聯系中原的親朋好友來這邊當倒爺,把這些土特産倒回中原去賣,個個都賺得盆滿缽滿,後來由于中原來的商人太多了幹脆就直接在甯古塔開辦集市了,不久甯古塔這個荒涼的流放之地就變成了東北重要的貿易中心,曾經有個江南商人來到甯古塔,瞬間就被眼前的繁榮吓壞了,不禁感慨:“類江南!”這裡跟江南一樣繁華嘛!

流放甯古塔簡直就是去度假

是以流放甯古塔根本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可怕,甯古塔是邊陲重鎮,這種地方最重要的工作是維護穩定,而要維護當地穩定首先是要保證守備部隊的忠誠,但是當地的守備部隊又主要是外族人組成的披甲人,是以朝廷對他們并不是完全放心的,那麼把犯人送過去給披甲人當奴隸是對他們最簡單有效、成本最低的收買方式,至于犯人到那之後是真當奴隸還是度假朝廷并不在乎,隻要你們幫我守好這龍興之地,你們想怎麼玩都行。更何況這幫犯人還幫助當地發展了生産力,使披甲人過上了更有品質的生活,反而更有助于當地穩定,特别是到了清朝中後期,披甲人與流放犯人之間已經長久的保持了一種良好的關系,如果硬要破壞這種關系勢必會引來披甲人的不滿,萬一龍興之地不穩了朝廷還得派兵來解決問題,那就虧大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