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五代耀州窯鑒定要點一覽,專家都幫你總結好了

作者:藝文通

公元907年,朱溫篡唐,享國二百九十一年的唐王朝終于走向終點,中國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這一時期,雖然動亂頻發,但經濟文化仍在不斷發展。耀州窯進入快速發展期,以及産品定型的初級階段。

中國故宮博物院收藏了一件耀州窯青釉葵瓣口碗,碗呈五瓣花口狀,口沿外撇,斜壁,淺圈足。腹壁自花口凹陷處起棱線。通體施青釉,釉層較薄,釉面玻璃質感強并開細碎片紋。釉面雖有水沁痕迹,但造型秀麗,釉色勻淨,仍能反映出五代時期耀州窯的燒造特點,是五代耀瓷的代表。

五代耀州窯鑒定要點一覽,專家都幫你總結好了
五代耀州窯鑒定要點一覽,專家都幫你總結好了

耀州窯青釉葵瓣口碗

五代時期的耀州窯青與唐代時期的青瓷,變化很大,它的青釉的顔色越來越純正,胎質也越來越細膩。此時的耀州窯青瓷,器胎可分為黑胎和白胎兩類。

五代耀州窯鑒定要點一覽,專家都幫你總結好了

五代青瓷與唐代青瓷對比

耀州窯的白胎出現較晚,其胎體的坯泥經過精細淘洗,質地相當純淨。五代的此種白胎,從瓷器标本的斷面觀察,呈潔白或白中略灰色調,是該窯各時期青瓷中較白的瓷胎。但胎的緻密度較以後的宋器要差,均勻的程度亦稍差。這種五代的白胎青瓷器坯體的外表一律不施化妝土,釉層直接挂坯上,生産數量有限,比黑胎要少得多。

五代耀州窯鑒定要點一覽,專家都幫你總結好了

五代耀州窯青瓷白胎

黑胎呈黑灰或鐵灰色,相比而言它的顆粒狀較大,這種胎質不利于表現青釉,是以胎體外施有白色化妝土,化妝土上再施青釉。

五代耀州窯鑒定要點一覽,專家都幫你總結好了

五代耀州窯青瓷黑胎

從這個胎的截面可以看得出來有一層白線,這道線就是化妝土,而且這個化妝土比唐代施得精緻,比唐代施化妝土的工藝要講究一點。

五代耀州窯鑒定要點一覽,專家都幫你總結好了

五代耀州窯青瓷黑胎

這種黑胎青瓷器的青釉,制作也比唐代精細,且經去除鐵質顆粒的措施,是以燒出的青瓷器表面多見不到唐器中常見的黑點狀鐵斑。此類胎的青釉瓷,或呈暗藍的天青色,或呈微灰的湖青、湖綠、湖藍等色。青釉的玻璃質晶瑩透明度好,常有細開片。

五代耀州窯鑒定要點一覽,專家都幫你總結好了

五代耀州窯裝飾手法

除了胎釉的變化,五代時期的燒造器物也有進一步發展,多酒具、茶具以及餐具。風格則由唐代的豐滿大方變為秀美精緻,造型多仿制于晚唐和五代的金銀器物,常采用劃花﹑剔花、貼花手法進行裝飾。随着産品的改良,瓷器的修足形式也變為比玉璧底圈足更窄的玉環狀,以釉裹足。

五代的耀州窯青瓷由于其胎釉品質好,造型、紋飾規整秀麗等特點,被選中燒制貢禦瓷器。考古工作者曾在窯址發現10多片刻有“官”字款的器底。這在大陸北方窯址中是首次。

唐代時期的耀州窯産品種類不斷增多,青、白、黑釉瓷為大宗,更有茶葉末釉和絞胎等特殊産品。五代時期,耀瓷發展進入一個過渡階段。發展至宋朝,耀州窯的愈發成熟。那麼,經過唐朝與五代,耀瓷在宋代的發展如何呢?點選下方專欄,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