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豆瓣均分9.1的大師走了,他的電影你一定看過

作者:獨立魚

前天,是影壇悲痛之日。

兩位電影巨匠在同一天裡相繼去世。

一位,是中國第四代導演,黃蜀芹。

另一位,是法國知名導演、演員,雅克·貝漢。

新聞一度登上微網誌熱搜,影迷們紛紛留言表示惋惜。

豆瓣均分9.1的大師走了,他的電影你一定看過
豆瓣均分9.1的大師走了,他的電影你一定看過

黃蜀芹曾執導過,執導過《青春萬歲》《人·鬼·情》《畫魂》等經典電影。

其中,其代表作《人·鬼·情》被譽為「中國第一部女性電影」。

還曾拍攝過《圍城》《孽債》《上海滄桑》等頗受好評的電視劇。

豆瓣均分9.1的大師走了,他的電影你一定看過

《人·鬼·情》

雅克·貝漢,雖是法國人,但也可以說是中國觀衆的老朋友了。

他參與演出和制作的多部電影,都受到中國影迷的喜愛。

豆瓣均分9.1的大師走了,他的電影你一定看過

他也曾多次來到中國,還是央視紀錄頻道聘請的第一個榮譽國際顧問。

其未完成的作品中,有一部是與詹姆斯卡梅隆合作的大型史詩3D紀錄片《中國·皇城北京》。

衆所周知,雅克·貝漢拍攝過許多以環保為主題的經典自然紀錄片,比如《鳥的遷徙》《海洋》等。

值此之際,魚叔也想和大家一同緬懷這位電影大師——

雅克·貝漢

Jacques Perrin

豆瓣均分9.1的大師走了,他的電影你一定看過
豆瓣均分9.1的大師走了,他的電影你一定看過

大多數人對雅克·貝漢本人的第一印象,主要來自兩部電影。

《天堂電影院》和《放牛班的春天》。

它們常年穩居豆瓣電影Top 50,後者評分人數更是高達100多萬。

足見其在中國影迷心中的地位。

豆瓣均分9.1的大師走了,他的電影你一定看過

《天堂電影院》中,雅克扮演成年多多。

多多從小喜歡看電影,而且與一位電影放映員建立了亦師亦友的關系。

長大後的多多,也如願成為了一名電影導演。

這與雅克的童年經曆有相似之處。

豆瓣均分9.1的大師走了,他的電影你一定看過

雅克的爸爸是法國國家劇院的舞台監督,媽媽是一名演員。

小時候,父母為了友善照顧他,常常把他帶到劇院背景。

戲劇的種子,就這樣在心中埋下了。

豆瓣均分9.1的大師走了,他的電影你一定看過

然而快樂的時光并沒有維持多久,6歲時,雅克被父母送到了一所寄宿學校。

在他後來擔任制片的電影《放牛班的春天》中,也能看到這部分經曆的影子。

在此期間,他還被導演挑選,參演了法國經典電影《夜之門》。

豆瓣均分9.1的大師走了,他的電影你一定看過

《放牛班的春天》中,雅克的小兒子也參加了演出

少年時期的雅克,學習成績并不理想。

14歲離開學校後,他曾經嘗試過打字員、雜貨店員等多種工作。

但兜兜轉轉,20歲的他還是考入了巴黎高等戲劇藝術學院,成為了一名話劇演員。

他主演的一出話劇,曾連演400場,場場爆滿。

并以此被著名電影導演看中,走上了大銀幕。

豆瓣均分9.1的大師走了,他的電影你一定看過

1966年,25歲的他,憑借影片《半個男人》獲得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成為史上最年輕的影帝之一。

豆瓣均分9.1的大師走了,他的電影你一定看過

青春的氣質,帥氣的臉龐,再配上略帶稚嫩的笑容,令無數歐洲少女為之癡狂。

憑借盛世美顔,雅克陸續出演了許多情聖類型的角色,成為了當時與阿蘭·德龍齊名的頂流偶像。

豆瓣均分9.1的大師走了,他的電影你一定看過

《柳媚花嬌》中的夢幻水手(1967)

豆瓣均分9.1的大師走了,他的電影你一定看過

《驢皮公主》中的白馬王子(1970)

豆瓣均分9.1的大師走了,他的電影你一定看過

令人意外的是,風頭無兩的雅克,并沒有在演員路上一直走下去。

1968年,他轉型制片人,拍攝了政治諷刺電影《Z》。

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和最佳剪輯兩項大獎。

此後,他又陸續制作了《特殊地帶》《勝利歡歌》等成功劇情片。

豆瓣均分9.1的大師走了,他的電影你一定看過

27歲的雅克在奧斯卡

然而,上世紀90年代起,他再次轉型,開始制作自然紀錄片。

後來的作品,我們都已經非常熟悉了。

包括著名的「天·地·人」 三部曲——《微觀世界》《喜馬拉雅》《遷徙的鳥》。

豆瓣均分9.1的大師走了,他的電影你一定看過

還有2011年的《海洋》。

《海洋》在世界範圍内好評如潮,成為「史上最賣座紀錄片」。

在中國上映時,更是打破了國内自然類紀錄片的票房紀錄。

在商業上和藝術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功。

豆瓣均分9.1的大師走了,他的電影你一定看過

紀錄片《海洋》

在此之前,人們看到的自然紀錄片多偏向科普性質。

展現的是自然界優勝劣汰,繁衍捕食等,像一本達爾文生物學教科書。

而雅克的作品非常不同。

豆瓣均分9.1的大師走了,他的電影你一定看過

用他自己的話說,他的作品不像紀錄片,更像是一個自然故事。

科普是冰冷的,但故事是有溫度的。

在拍攝時,雅克甚至會提前寫好劇本,畫好分鏡,然後再找不同的動物和場景來拍攝。

動物們就像電影演員一樣,隻不過,它們有鱗片或者羽毛

豆瓣均分9.1的大師走了,他的電影你一定看過

其中一些,是用戲劇的方式去引導。

另一些,則是用蒙太奇手法把素材剪輯到一起,産生意想不到的化學反應。

比如《鳥的遷徙》中收割機下的雛鳥,讓人看的直揪心。

豆瓣均分9.1的大師走了,他的電影你一定看過

但最重要的,是他一直追求的「上帝之眼」拍攝視角。

即,不是從人的角度去看環境、看樹、看鳥。

而是從一個自由的空間和時間次元,去觀察和拍攝。

他帶領團隊用盡可能多的時間,與動物們融為一體,然後讓它們自由地展現天性。

拍攝《遷徙的鳥》時,飛行器隻能坐兩個人,飛行員和攝影師。

拍完後,大家紛紛圍住攝影師,問第一次和鳥兒一起飛翔感覺如何。

攝影師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淚如雨下。

豆瓣均分9.1的大師走了,他的電影你一定看過

雅克堅信,這種人類親密接觸自然之後最原始的感動,是可以透過大銀幕傳達給觀衆的。

觀衆們都有天生的感覺能力,能夠體會到大自然的震撼,以及生命的喜悅。

豆瓣均分9.1的大師走了,他的電影你一定看過

雅克·貝漢在接受采訪時曾經說:

「生命,就是享受自由」

我隻有一次生命,是以希望一直做能讓自己感到興奮的事。

豆瓣均分9.1的大師走了,他的電影你一定看過

的确,雅克·貝漢是自由的。

他從不對自己的身份設限。

在表演上獲得認可後,他反而沒當回事。

因為他經常感覺,自己喜歡的題材都沒有拍成電影,純粹當演員太過被動。

于是29歲的他,果斷轉型成為導演。

豆瓣均分9.1的大師走了,他的電影你一定看過

後來他又發現,虛構的電影創作很難滿足自然而真實的表達。

于是轉而拍攝自然紀錄片,并成為了一個堅定的自然保護主義者。

從演員,到導演,到制作人,他始終跟随着内心自由轉換。

豆瓣均分9.1的大師走了,他的電影你一定看過

同時,他也從不給自己的創作設限。

在紀錄片《海洋》中,海洋垃圾的畫面是人工打造的,滅絕動物博物館也是搭建的。

為了表現人類對海洋動物的殺害,漁網捕殺是劇情表演;被割掉魚翅的鲨魚是道具;有些畫面甚至采用了動畫特效。

豆瓣均分9.1的大師走了,他的電影你一定看過

很多人質疑,這種制作方法違背了紀錄片要求的真實本質。

但雅克·貝漢和他的老搭檔卻不以為然。

電影畫面雖然是假的,但與現實生活中的場景卻如出一轍。

同時又能最大程度地防止拍攝中的動物受到傷害。

「如果說我們最讨厭什麼詞的話,那便是規則

電影拍着拍着,它自己就會提出要求

雅克·貝漢從不故步自封,他永遠對未知敞開大門」

豆瓣均分9.1的大師走了,他的電影你一定看過

但同時,雅克·貝漢也是堅定的。

事實上,他的電影之路并不想表面上看起來這麼順利,幾乎每次拍攝都非常艱難。

1968年他準備制作第一部影片《Z》時,遭到大多數人的反對。

當時正值社會敏感時期,政治諷刺題材顯然不是個好選擇。

最後,好不容易才拉來了熟識的制片人合作,完成了作品。

豆瓣均分9.1的大師走了,他的電影你一定看過

1990年代轉型拍攝《微觀世界》之初,他再次遭遇了同行質疑。

拍攝《海洋》,他更是為幾千萬歐元的資金愁白了頭。

他四處面見投資人,還與各大銀行打交道。

「我堅持用最大的熱情去說服他們,去見20個投資人,前19個搖頭,可能第20個就點頭了呢?」

豆瓣均分9.1的大師走了,他的電影你一定看過

而一旦确認了目标,雅克就把想做的做到極緻。

拍攝《鳥的遷徙》時,他特地人工孵化了一批鳥兒。

第一年也基本沒有拍攝,隻是跟着鳥到處遷徙,好讓鳥兒熟悉機器的存在。

緊接着,他又帶着團隊花了2年來改造攝影器材。

動用了一切可以使用的的飛行器,滑翔機、熱氣球、直升機等等。

豆瓣均分9.1的大師走了,他的電影你一定看過

他坦言,我沒有經驗,但我有信念。

有人說不可能的時候,就說好啊,我們就讓它變成可能。

雅克·貝漢是一個冷靜的冒險家,一個務實的理想主義者,一個自由而堅定的電影大師。

逝者已矣。

願他的靈魂,可以像多多一樣,回到「天堂電影院」。

像魚兒一樣,回歸壯麗的海洋。

像鳥兒一樣,飛過大地,飛過高山,飛向自由的遠方。

豆瓣均分9.1的大師走了,他的電影你一定看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