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第二部《哈利·波特與密室》這周末如約而至,全系列正在以每周一部的頻率全國火熱重映中。
對于這個IP的粉絲來說,很多人都會趁着這次難得的機會每周去電影院報道,重溫熟悉的故事,但還有很多路人觀衆也許并沒有看過原作小說和電影,對于很多并不打算看全部的新影迷來說,最推薦看哪幾部呢?
如果這八部影片裡想要挑選兩三部去看的話,根據可看性、娛樂性和品質來說,基本還是建議在前四部裡選擇,大家可以根據感興趣的故事内容和風格來挑選。
比如上周剛剛上映的《哈利·波特與魔法石》,豆瓣評分9.2分,是整個系列分數最高的一部,為大家打開了全新魔法世界的大門,我們會情不自禁地跟随哈利、羅恩、赫敏鐵三角坐上開往霍格沃茨的列車,踏上這場神秘、驚奇又美好的冒險之旅。
如果說新粉想要入坑“哈利·波特”,那麼完整呈現了魔法世界的世界觀,詳細介紹了各個主要角色和背景,而且貢獻了主角三人組、馬爾福等角色最可愛時期的第一部是大家的必看。
哈利第一次在四分之三站台穿牆而過坐火車、第一次打魁地奇、在霍格沃茨冬日白茫茫的雪地上放飛貓頭鷹海德威等等經典場面和鏡頭,至今讓人難忘。
這周剛剛上映第二部《哈利·波特與密室》,可以說是全系列最歡樂的一部,哈利的好朋友羅恩是當仁不讓的“搞笑擔當”,羅恩因為斷了的魔杖發生的各種糗事、被母親寄來的吼叫信一頓大聲教育等等片段,都讓大家笑聲不斷。
再加上這部裡有整個系列最沒用的黑魔法防禦科花瓶老師吉德羅·洛哈特,魔法不太會教課是各種出醜,外強中幹又隻記得專心帶貨賣書得人設,現在看讓人覺得無語又好笑。
哈利和羅恩駕駛飛車上學被打人柳暴擊、家養小精靈多比首次閃亮登場,還有青年版伏地魔湯姆·裡德爾邪魅亮相,最後哈利拔出格蘭芬多的劍斬殺蛇怪等都是讓人印象深刻的經典名場面。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上一部,密室的故事主線更加清晰完整精彩,帶點懸疑驚悚元素,對于沒有看過且對故事有一定要求的新粉來說更容易接受。
即将在下周上映的《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也是新粉不容錯過的一部。影片導演是阿方索·卡隆,即《地心引力》《羅馬》的導演,而且很多影迷都把第三部稱為“藝術品”,因為這一部不僅在對原作的改編上很用心,雖然礙于篇幅所限不得不删減越來越長的原作劇情,但删減後改編很合理不會讓人覺得劇情發展突兀,為後面電影的劇情留了餘地,而且整體的配樂也非常出彩。
到第四部《哈利·波特與火焰杯》,整體感覺這一部是劇情元素最豐富的一部,也是承前啟後的一部,因為這一部結局反派大BOSS伏地魔正式複活,也開啟了整體風格更陰暗的後四部。
如果是喜歡看校園青春片的影迷,那麼就可以到時候來看這一部,因為片中三強争霸賽的設定下引入了其他兩所魔法學校,和霍格沃茨風格截然不同的學校的全新巫師學生們,不僅帶來了十足的新鮮感,和主角團的互動關系也産生了激烈的火花。
同時這部影片很“青春疼痛風”的原因在于主角哈利第一次品嘗到了愛情的酸甜苦辣,和朋友、戀人的關系也發生了大變化。
還有讓很多人念念不忘的,是後來因為《暮光之城》《信條》《新蝙蝠俠》等影片而大受歡迎的羅伯特·帕丁森,最早也是因為在火焰杯裡演了最後慘遭伏地魔殺害的“白月光”學長塞德裡克而稍許有了些名氣。
最後,對于隻想看兩三部的路人來說,後四部不太推薦的原因在于随着“火焰杯”結局伏地魔正式複活,後面幾部都是走如何打敗伏地魔的主線劇情,片長越來越長,有的被诟病改編不合理或者OOC,有的被評價過于冗長沉悶,整體評價其實并不如前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