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米東米文化

之于大米我有着特殊情結。我的故鄉在魯中南丘陵地區,貧脊土地不産稻子僅盛産地瓜、玉米、花生等農作物。逢年過節,才可以喝上一頓用大米熬的湯,那種特别的清香使我至今難忘。我記得當時二斤半地瓜幹才能換一斤大米,大米飯之于我,是件很奢侈的事。

工作後,我陰差陽錯離開山東老家來到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的一個團場當宣傳幹事,上班第一個月機關就給我分了一袋大米。米粒飽滿,晶瑩透亮,掀開鍋蓋滿屋飄香,在新疆我第一次美美地吃了一頓大米飯。同辦公室李幹事告訴我,這是米泉的大米,距咱們這裡幾十公裡路。這真是讓我沒有想到的,我一定要去看看在幹旱少雨的新疆,稻子是怎麼長出來的,奇迹是怎麼誕生的。

從此,米泉大米再也沒有離開過我的餐桌。

米東米文化

烏魯木齊市米東區。(張如意攝影)

五六月間,當你走進米東鄉村,剛剛播插不久的水稻秧苗倒映在天山腳下的萬頃碧波中,仿佛置身在江南的魚米之鄉。你不經要問:這裡就是素有“塞外江南”之美譽的新疆水稻主産區嗎?是的。

這裡曾經以盛産水稻而得名米泉,是西北地區極少數自古以來就種植水稻的區域之一。這裡就是史前的塞種、月氏遊牧地,漢朝的匈奴古單于駐地、戊己校尉轄地,三國兩晉南北朝的高車、突厥轄地,唐代的輪台縣,元代的别失八裡屬地、瓦剌遊牧地,明代的厄魯特部準噶爾部古牧地,清代的迪化縣,民國的乾德縣,現代的米泉縣,今天的米東區。

米東米文化

關裡關外,人們或許不知道米東,但提起新疆米泉大米,許多人會贊不絕口。米東區無霜期年平均165天,水稻生長期長(屬中晚熟粳米),米粒潔如玑珠,質細而圓潤。《新疆圖志》說迪化縣所産大米“粒圓,色白,味甘而糯,精鑿出東南杭米上”。就是說比江南浙江杭州産的大米還要好。

為什麼唯有這裡成為新疆最著名的水稻生産之鄉?筆者認為主要有三點原因:一是這裡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條件;二是漢唐以來中央政府屯田數量有限;三是古代新疆特别是北疆地區以遊牧民族居多,喜歡吃面。

米東地區水稻生産源淵留長。最早可追溯至漢唐,在清代廣為發展。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十月辛卯,陝甘總督楊應琚向乾隆皇帝奏稱:“肅州、安西、高台等處,先後募民三百戶,送往烏魯木齊屯田”。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米泉水稻已大面積栽種。清紀昀(紀曉岚)在《烏魯木齊雜詩》中,寫了兩首農民種稻的情景,第一首詩描寫插秧季節:

十裡春疇雪作泥,不須分隴不須畦。

珠玑信手紛紛落,一樣新秧出水齊。

另一首詩寫到秋收撚稻米:

新稻翻匙香雪流,田家入市乘涼秋。

北郊十裡高台戶,水漫陂塘歲歲收。

米東米文化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聯合國糧農組織副總幹事菲利普斯先生和美國加利福尼亞農學院院長維斯曼教授來米泉觀看水稻種植示範田後,感慨地說:“我們推薦世界水稻會議來這裡召開!”此後,米泉成了新疆水稻的代名詞,前來“取經”者絡繹不絕。

1984年,自治區根據國家農業部頒發的《中國優質稻米分級暫行規定》标準,把米泉大米認定為優質稻米。

水源是米東的命脈,而文化又何嘗不是呢?

是為随筆,難修成文。

作者簡介

武夫安,烏魯木齊市作協副主席,沙依巴克區文聯副主席、作協主席。

作品散見于《人民日報》《詩刊》《清明》《西部》《綠洲》等國内數十家報刊雜志。出版散文集《正午的馬蹄》《許多年前從村莊》《太陽挂在樹梢上》,長篇散文《我的溫泉河》長篇報告文學《灑滿陽光的新疆》等十餘部作品。《新疆探險記》《新疆奧秘》獲自治區第三屆優秀科普作品獎;《太陽挂在樹梢上》獲首屆孟子文學獎。

編輯:楊夢瑤

稽核:馮 偉

《新疆人文地理》投稿郵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