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的模樣丨“種草”鄉村26年,陌上飄書香

像靜水深流,在水底湧動;

你和我們一樣,但你又那麼不同尋常。

茫茫人海,你的模樣,清晰而閃亮;

總有那麼一點會帶給人感動的力量!

專欄《你的模樣》關注每一個平凡而又不一樣的你。

“張老師,您這兒有四大名著沒?借來給娃兒看看。”

“有勒有勒,你進來嘛,我找給你。”

清晨,吃過早飯,打開大門,張貴權的農家書屋迎來了今天的第一個借書村民喻國書。在書架旁認真地尋找,很快,張貴權就将幹淨整潔的四大名著交到喻國書的手上,并叮囑他看完後及時歸還。

你的模樣丨“種草”鄉村26年,陌上飄書香

看着喻國書高高興興離開的背影,張貴權的臉上也露出笑容。

書屋外,群山環繞、綠樹成蔭,早起的人們陸陸續續走進田間耕種;書屋裡,三個大大的書架依次靠牆擺放,每個書架上都整齊擺放着各類書籍,曆史、文學、農技……窗外,一縷陽光透着窗戶照在一本本書上,這裡,孕育着張貴權的一個有關讀書的夢想……

自小喜歡讀書,卻苦于家庭經濟困難,每一次看到喜歡的書,張貴權都邁不開腳步,想方設法籌錢買到手。“家裡沒有多餘的錢,我就隻好把糧食背到集市上賣了換錢,再把書買回來細細品讀。”

靠這樣的方法,張貴權積攢下了不少書籍,被他當作寶貝似地精心收藏着。親戚朋友也知道他愛讀書,經常贈與。上世紀九十年代,張貴權的藏書就已經有500多冊了。“很多人都喜歡來我這裡借書看,我也願意借給他們,大家一起分享讀書的樂趣。”

你的模樣丨“種草”鄉村26年,陌上飄書香

張貴權給記者展示泛黃的書籍登記冊

張貴權的老家在仁懷市壇廠街道楠木村,這裡地處大山深處,過去沒有通客車的時候,想看書要走路到20裡外的縣城書店買,或者到圖書館去借。幾個小時的路程,阻礙了很多人閱讀書籍的願望。

張貴權想做的,就是幫助村民們打開閱讀的這扇大門。

1996年,張貴權利用自家房屋建起仁懷市第一個鄉村書屋,取名“小草書屋”。“取名‘小草書屋’,是以前自己寫過一首小草的詩歌,同時也希望這間書屋能給更多的村民,特别是孩子們帶來希望。”

你的模樣丨“種草”鄉村26年,陌上飄書香

20平米的書屋,有自己收藏的書,也有愛心人士贈與的書,最多的時候,小草書屋的藏書達到5000多冊,越來越多的村民來小草書屋借閱,有的村民還針對自己閱讀的書籍和張貴權探讨。

“特别是傍晚,忙碌了一天的村民們吃完晚飯,三三兩兩的來我這裡借書,然後一起聊聊天、談談讀書的感受,我心裡面就感到很幸福。”說到這兒,張貴權的嘴角又不自覺地揚了起來。

村民喜愛小草書屋,張貴權看在眼裡喜在心上。妻子閑暇時也幫他打理書屋,書架每天都擦得很幹淨,每本書都盡量保持整潔。

年複一年,日複一日,張貴權堅守了26年。

近年來,村裡的生活越來越好,手機和電腦的普及讓前來借書的村民少了許多,但張貴權沒想過放棄,為了友善村民能及時借到書,他幾乎不出遠門,要麼在家裡搞創作,要麼就在離家不遠處做農活。

在張貴權看來,隻要有一個人來這裡借書,這個書屋就有存在的意義。

你的模樣丨“種草”鄉村26年,陌上飄書香

26年來,小草書屋迎來了一波又一波的讀者,陪伴了一個又一個孩子從“小草”變成“大樹”。由于讀書氛圍濃厚,近年來,楠木村不少孩子都考上了大學,2019年,村民張貴平的兒子張柱考入北京大學,張貴權的兒子張月新也考進了天津科技大學。

張貴權始終相信,讀書能使人的靈魂高尚,知識可以改變人生。

你的模樣丨“種草”鄉村26年,陌上飄書香

據不完全統計,從1996年開始,全村2800多名村民,有一半以上來小草書屋借過書,借閱人次已超10萬。小草書屋潛移默化地推動着楠木村的鄉風文明建設。張貴權說,這就是當初自己開小草書屋的初衷:“敞開大門讓村民來閱讀,讓越來越多人讀書受益。”

2017年,小草書屋被授予“全國示範農家書屋”榮譽稱号,成為仁懷市唯一獲此殊榮的農家書屋,張貴權也獲得了“全國優秀農家書屋管理者”的榮譽。

你的模樣丨“種草”鄉村26年,陌上飄書香

閑暇之餘,張貴權還堅持創作。目前,撰寫的一部反映楠木村發展變化的紀實性小說《情傾一片夢》已完成初稿。他說,自己要繼續為推動鄉村公德心建設貢獻力量。

你的模樣丨“種草”鄉村26年,陌上飄書香

小草書屋的對面,連綿起伏的大山,望不到盡頭;

小草書屋的門前,蜿蜒曲折的小路,通往未來……

來源:仁懷台 記者:郭坤林 武豔華 胡靜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