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汽藍谷與華為“鬧翻”是假,但賣不出車是真

北汽藍谷與華為“鬧翻”是假,但賣不出車是真

4月22日,針對市面上流傳的與華為“鬧翻”“極狐HI版傳遞可能成問題”傳聞,北汽藍谷(600733.SH)在官方互動易平台回複稱,相關消息為不實報道。

北汽藍谷表示,華為為公司重要戰略合作夥伴之一,公司正在與華為緊密配合對相關工作進行推進。

北汽藍谷與華為“鬧翻”是假,但賣不出車是真

北汽藍谷回複“鬧翻”傳聞

同時,北汽藍谷還透露,5月上旬公司将在北京舉辦HI Day活動,邀請媒體、投資人、供應鍊夥伴、經銷商、部分訂單客戶等體驗極狐阿爾法S全新HI版實車。北汽藍谷及華為高層将聯袂出席活動。

翻臉傳聞是打破了,但消費者對北汽藍谷與華為合作造車的信心,一時間可能很難複原。

“棄子”北汽極狐?

事情的起因是,一篇自媒體文章羅列極狐阿爾法S HI版傳遞時間幾度延遲,活動取消、鴻蒙智能座艙系統供應不上等情況,并引用北汽藍谷從業人員的采訪,稱公司與華為的合作“并不愉快”,被“抛棄”的極狐阿爾法S HI版“可能很難在華為手中分到太多産能”,成為“犧牲品”。

而提到北汽藍谷與華為的合作,還要從一年前說起。

在尚未官宣合作前,北汽藍谷與華為的“绯聞”便鬧得沸沸揚揚,先是極狐阿爾法S HI版在上海車展亮相,再是華為可能尋求控股極狐傳言,直到9月末北汽藍谷的一紙公告,才開誠布公地将二者的關系挑明。彼時,北汽藍谷表示,子公司北汽新能源與華為簽署全面業務深化合作協定,雙方基于聯合開發的HBT項目産品,共同打造“ARCFOX(極狐)”和“HI”聯合品牌,計劃于2021年底前實作極狐阿爾法S HI版的線上線下管道銷售合作。

然而,時間過去大半年,阿爾法S HI版的傳遞時間從去2021年底推遲到今年3月,至今“難産”。截至目前,極狐官網顯示的車型為阿爾法T、阿爾法S和S全新HI版三款,其中HI版仍處于預售狀态,價格定在38.89萬-42.99萬元,比前兩款車多出10萬元左右。

有意思的是,上述自媒體文章中提到,極狐阿爾法S HI被“抛棄”,是因為華為要全力支援新品牌車型AITO問界M5。不僅要将産能全面供應給問界M5,就連首款搭載鴻蒙智能座艙的機會都得讓位給問界M5。

不過,若真要比“慘”,隻是“難産”的極狐阿爾法S HI,還是比傳遞不到一年就疑似為問界M5讓路而“停産”的賽力斯SF5體面得多。

總而言之,賽力斯、極狐是否是華為“棄子”還未可知,但AITO是華為“親兒子”這一點,則毋庸置疑。

“燒”錢也買不到的銷量

事實上,自打與華為合作之初,極狐采用的就是華為自動駕駛的全棧解決方案,并未搭載太多華為的零部件和系統,不同于小康賽力斯的華為智選模式。

且在銷售管道上,極狐并未與華為深度綁定,極狐事業部使用者營運中心副主任趙志楠曾表示,極狐采用的是“直銷+分銷”的經銷商網絡銷售模式。

從目前車型的傳遞結果來看,極狐的銷量可謂慘淡。2021年,極狐累計銷量僅4993輛,與北汽藍谷董事長劉宇此前定下的1.2萬輛的年銷量目标相去甚遠。

與此同時,極狐花在品牌營銷上的費用相當驚人,2021年全年營銷費用為4億元,相當于每輛車的營銷成本超8萬元。極狐最近一次的“破圈”營銷事件則是4月15日的崔健首場線上演唱會,超4000萬的點選量,着實讓作為獨家冠名商的極狐火了一把。

不過,有多少營銷費用能轉化為實在的傳遞訂單還有待考察,極狐母公司北汽藍谷也在這背後不斷承壓。根據财報,2019-2021年,北汽藍谷營業收入分别為235.89億元、52.72億元、86.97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别為0.92億元、-64.82億元和-52.44億元。

對于2021年巨額虧損的原因,北汽藍谷表示,是由于公司銷量未達預期以及持續的研發投入和持續的營銷所緻。

據北汽藍谷公布的2022年3月産銷快報,3月共生産新車1019輛,今年累計生産2703輛;3月銷售新車5735輛,今年累計銷售9120輛,也就是說,北汽藍谷一個季度賣得車,比“蔚小理”一個月賣的還少。

如此來看,極狐乃至北汽藍谷眼下的當務之急,是擁有一款能夠拉動銷量真正變現的爆款産品,以扭轉其入不敷出的窘境,這不隻是為了給華為以信心,更是為了給消費者以信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