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舌尖上的刺激?潮汕人最愛的生腌,是一種需要冒着多大風險的美味

說到鮮,廣東人可是有話可說。

無論是廣州、順德,還是潮汕,吃鮮均榜上有名。

但論到最能吃“生”,潮汕人基本是可以稱得上第二,沒有人敢說第一。

無論是血蛤、濑尿蝦,還是螃蟹、生蚝,加入海鹽、醬油、蒜頭、辣椒、芫荽調味浸泡入味,僅僅隻需半天或者一天,便成為了潮汕人口中的“毒藥”。

潮汕人口中的生腌,是吃一次就戒不掉的毒藥

一盤生腌,鹽分讓豐滿的海鮮變得更有内涵,醬油和蒜頭的調味又能讓口味更上一層,短暫的腌漬能保持海産肉彈牙的口感。

這種滿足人類對原汁原味的追求,也是一種“你之砒霜,我之蜜糖”的境界。

不過從醫學角度來分析,這種美味還真不建議多吃!

舌尖上的刺激?潮汕人最愛的生腌,是一種需要冒着多大風險的美味

生腌海鮮有哪些潛在危害?

第一,感染寄生蟲

不管是各種魚類、蝦類、蟹類,還是各種貝殼類食物中,極有可能會含有大量的寄生蟲,比如異尖線蟲。

雖然這種寄生蟲用60度的白酒浸泡15分鐘之後,就可以将其殺死,但極少數有人會使用60度的酒去腌制深海鮮。大部分地區腌制海鮮所用到的黃酒度數隻有20°左右,是以無法将這種寄生蟲殺死。

一旦感染這種寄生蟲,患者就會出現非常明顯的腹部劇痛、嘔吐、惡心、腹瀉等症狀,導緻胃腸黏膜遭受到強烈損傷。

而且這種寄生蟲極有可能會在泌尿系統、腹腔中形成膿腫,對健康危害非常大。

舌尖上的刺激?潮汕人最愛的生腌,是一種需要冒着多大風險的美味

第二,感染創傷弧菌

創傷弧菌指的是海洋創傷弧菌,被稱為海洋當中的無聲殺手,在牡蛎、螃蟹、海魚等海洋生物當中,就攜帶大量的海洋創傷弧菌。

這種細菌屬于非霍亂弧菌,會通過食用生的海鮮産品,以及接觸到被感染的海水或海産品而感染。

一旦感染上海洋創傷弧菌,不但會引發肌炎和筋膜炎的出現,還會誘發壞疽以及敗血症,對健康和生命有着較大威脅。

舌尖上的刺激?潮汕人最愛的生腌,是一種需要冒着多大風險的美味

第三,感染病毒

很多海鮮能作為病毒的傳播者,腸胃炎型病毒、肝炎型病毒及其他疾病型病毒。

比如A肝病毒,尤其是在毛蚶當中,極有可能會存在大量的A肝病毒。

曾在1988年的時候,上海就出現了30萬人A肝大流行現象,其患病原因便是由于食用了帶有A肝病毒的毛蚶。

除此以外,在一些生腌海鮮當中,極有可能還會存在着諾如病毒。

比如在牡蛎等貝類食物當中,就含有大量的諾如病毒,一旦感染就會誘發病毒性腸炎,進而使患者出現嚴重的腹瀉、嘔吐等症狀。

舌尖上的刺激?潮汕人最愛的生腌,是一種需要冒着多大風險的美味

海水魚長在鹹水環境中,是以不會有寄生蟲?

很多人會認為海水魚安全,由于海水是鹹的,是以基本上不會有寄生蟲。

但事實上,即便是海水做的生魚片,也絕非你想象中那麼安全,它們也同樣會攜帶寄生蟲,同樣也有能力感染人類。

其中,異尖線蟲最可能會寄生在三文魚、鮪魚、海鲈魚、鳕魚、帶魚、石斑魚、鲱魚、鲷魚等,都有可能會被它所感染。

即便采用冷凍、辣醬、芥末、煙熏、酒精等當時,這些細菌、病毒或者寄生蟲都未必能完全殺死。

是以,不管是哪一類人群,在吃海鮮的時候,一定要将其徹底烹饪熟,更不可以吃生腌海鮮。

一旦出現了中毒反應,例如腹痛、嘔吐、便秘、發熱、頭痛等現象,需及早入院接受正規治療,并且告知醫生你曾經使用過哪些生的食物。

舌尖上的刺激?潮汕人最愛的生腌,是一種需要冒着多大風險的美味

參考文獻:

【1】上海防疫站科學檢測表明啟東毛蚶帶A肝病毒[N].人民日報,1988-03-07.

【2】劉橋斌. 慎吃毛蚶防感染A肝[N]. 健康時報,2008-02-21(002).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