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慌亂失誤到最後時刻不卧草,泰山小将找到亞冠參賽價值

0-0戰平新加坡球隊獅城水手,泰山青年軍拿到了本屆亞冠賽事的第一個積分。同時,也止住了中超球隊在亞冠賽場上的15連敗。

但在很多人看來,這場0-0以及參賽的價值并不高。因為,他們始終将關注點放在了“聯賽的顔面”,以及片面的“輸球擊潰自信”或“挨虐無法提高”的認知上。

從慌亂失誤到最後時刻不卧草,泰山小将找到亞冠參賽價值

他們忽視的是什麼?

是中超球隊在一定程度上,參賽的必要性。以及,跟在基地内封閉訓練相比,這種真刀真槍的比賽能帶來的磨砺與提升。恰好,泰山青年軍就在磨砺中,取得了一定的進步。

【關注差異,以及輸出欲望帶來的碰撞】

中國足球很神奇。因為,稍有争議的事件,不管大小,最終都會演變為觀點碰撞。

無他,立場與視角不同。

地方媒體存在“地域傾向”,你有我無,或者你去我棄,都會引發觀點輸出的偏移。球迷或從業者個體,也會因為立場、視角或認知上的差異,隻自己相信的觀點。當然,個别山東媒體人一直在抨擊泰山青年軍參賽,屬于極其特殊的個例。

是以在亞泰、海港先後退賽後,泰山、廣州該不該去,就成為争論的焦點。尤其是在疫情大背景,以及先後遭遇到大比分失利後。

從慌亂失誤到最後時刻不卧草,泰山小将找到亞冠參賽價值

但事件本身往往是複雜的。參賽與否,有非常多的影響因素。先說一個容易忽視的例子:錢。退賽可以省下一大筆差旅費用,但罰金與違約金的損失可能很大。根據亞足聯的《2022競賽規則》,根據不同時間點的退賽,會有1-10萬美元的處罰。

這些算不上“大錢”,但真正的大頭,在退賽要承擔的贊助、轉播、合作夥伴的賠償。本賽季亞冠小組賽有諸多場次是“付費觀看”,而這牽扯到的,尤其是付費觀看比賽中,贊助商上的品牌要求會更“科克”,就是上述的層面。

一旦退賽,就會在亞足聯的評估下遭遇到違約處罰,最高的額度可以達到7位數,還是美元。

廣州隊如今的經濟狀态我們都清楚,而泰山在完成股份制改革後,經濟實力已經遠不如當初,保證不欠薪已經非常不易。至于亞泰的退賽,非常早,各方面的違約金并不高。說白了,泰山與廣州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掂量一下退賽帶來的違約金額。而經濟基礎雄厚的海港,在疫情的“兇猛”影響下,退賽非常無奈。

【泰山的進步不在于比分,在于内容、磨砺與氣質】

從0-7,到0-5,再到0-0,泰山青年軍在比分上的進步是肉眼可見的。誠然,獅城水手的實力與日韓球隊存在差距(即便是他們3球赢下大邱),但足球比賽不止是“比分遊戲”。

從慌亂失誤到最後時刻不卧草,泰山小将找到亞冠參賽價值

從慘敗大邱時,泰山門将曹政的低級失誤,到後面的防守崩盤。再到對陣浦和時,泰山小将們肉眼可見的提升。再再到對陣獅城時,小夥子們已經可以制造絕佳得分機會,并且敢于在球場上展現自我。

這種進步,有一個非常明顯且合理的邏輯線:

1、泰山青年軍在适應亞冠節奏。比賽節奏是一個非常玄學的界定,不參與其中或是沒有比賽觀感,想捕捉并不容易。但可以通過球場上的表現,來進行捕捉。這三場比賽下來,泰山青年軍的主動失誤率,明顯在減少。

2、球隊政策的變化。首戰大邱,泰山青年軍排出的是4231陣型,此後兩戰,均轉為541。雖然邊前衛可以拉邊回收,但因為陣型與球員結構的選擇,卻能最大限度的影響到攻防态勢。主帥于遠偉在排程上的進步,肉眼可見。

3、比賽氣質。大腿後側與臀部肌肉群出色的曹政,有着出色的爆發力(出色的大腳球就是展現)。但是,在小組賽首戰中,他出現了低級失誤導緻丢球。但後續呢?曹政越來越穩健,貢獻了不少精彩的撲救。在出擊、對抗的選擇上,也越發合理。

更為關鍵的一點,在對陣獅城時,泰山小将在受傷、倒地後沒有卧草。即便是在最後階段,距離1分越來越近,他們依然沒有變得“功利”。

從慌亂失誤到最後時刻不卧草,泰山小将找到亞冠參賽價值

4、個體收獲。拜合垃木、盧永濤、易縣龍等小将,都在比賽中拿出過閃光表現。19歲的年紀,面對綜合實力更強的老油子,能踢出自己的東西,這就是“質變前的數量積累”。如果不參賽,相當一部分球迷,可能并不認識他們,對吧?!

【結語】

《人民日報》在泰山0-0戰平獅城後表示:“鍛煉的價值,在于全力以赴”。

泰山與廣州青年軍,在很大程度上都展現了這一點。面對遠高于自己的對手,他們沒有被連續慘敗擊垮,都在比分上取得了進步。面對糟糕的輿論環境,尤其是“下水道”自媒體的攻擊,他們都在努力拼搏。

其實我們大家都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不參賽,接下來這些年輕球員的安排是什麼呢?在基地内進行封閉訓練!中國足球尤其是年輕球員,缺的不就是這種真刀真槍的比賽嗎?何況,持續訓練要是能價值最大化的話,要高水準的比賽幹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