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奈飛會是特斯拉的“前車之鑒”嗎?

來源:Wind資訊

流媒體行業激烈的競争對奈飛造成沖擊的事實已擺在眼前,同樣的,随着電動汽車賽道越來越擁擠,分析人士指出,特斯拉多頭也應該認真考慮這種影響。

奈飛本周報告了十多年來首次訂閱使用者數量減少,并預計未來會進一步下滑。遠遜于該公司自身和華爾街預測的業績使其股價墜入泥潭。

奈飛周二盤後表示,第一季度損失了20萬使用者,這是其2011年以來首次流失訂戶。該公司此前預計一季度使用者增長250萬。奈飛還預測,第二季度使用者将再流失200萬,成為其上市以來最糟糕的一年。

随着孔雀、派拉蒙+、迪士尼+、Hulu、亞馬遜Prime等衆多流媒體平台紛紛進入市場搶占份額,奈飛的增長步伐被拖慢。增長拐點對于成長股來說往往十分痛苦。

奈飛會是特斯拉的“前車之鑒”嗎?

(圖檔來自Wind金融終端)

在周二盤後重挫逾四分之一之後,奈飛股價周三再跌35%,今年迄今已累計下跌超過62%,較其11月的52周高點下挫了68%。轉瞬間,奈飛市值就蒸發了大約2000億美元,市值一度跌破1000億美元,與3000多億美元的峰值水準相去甚遠。

那麼,對于特斯拉投資者來說,誰又是電動汽車界的“迪士尼+們”?許多汽車公司都在躍躍欲試。

福特汽車、通用汽車、大衆汽車等傳統車企巨頭都在争奪特斯拉在美國電動汽車市場的主導地位,再加上奧迪、保時捷等豪車廠商的加入,以及本土電動汽車初創公司的興起,特斯拉的市場佔有率可能受到更多擠壓。

特斯拉在歐洲和中國的市場佔有率則要小得多,一是因為這些地區有更多的電動車型可供銷售,二是因為特斯拉目前的産能有限——例如,一輛Model Y可能需要九個月的時間才能傳遞。

據Barron's報道,最新的行業資料顯示,2月特斯拉在歐盟銷售了大約1.6萬輛車,占歐盟整體電動汽車銷量的18%。根據花旗分析師Jeff Chung撰寫的行業資料,特斯拉在中國的銷量約占15%,而中國電動汽車普及率約為歐盟的兩倍。

Wedbush分析師Dan Ives表示,更多的競争即将到來,隻不過目前他還沒有那麼擔心。Ives指出,目前特斯拉的汽車制造組裝數量是其他汽車公司的數倍。

特斯拉周三公布的業績優于市場預期,漲價幫助其成功應對供應鍊混亂和成本上漲的影響。創始人兼CEO馬斯克在電話會議上表示,特斯拉今年有望實作60%的汽車傳遞量增長,并且仍然有信心在幾年内看到50%的年度傳遞量增長。

其他汽車公司正在努力追趕特斯拉。福特和通用計劃到本十年中期每年銷售數百萬輛電動汽車。這兩家公司去年在北美的銷量合計達到約5.2萬輛。大衆也雄心勃勃,第一季度該公司在全球的電動汽車銷量達到約10輛。而特斯拉的銷售總量為31萬輛。

Global X ETF研究主管Pedro Palandrani說:“最終……原始裝置制造商(OEM)市場是一場零和遊戲。”

随着電動汽車在新車銷售中的占比放緩,所有公司都将不得不加入市場佔有率争奪戰。當銷售增長放緩時,市場佔有率的變化或将影響公司股價走勢。

2021年年初時,奈飛基于2021年盈利預估的市盈率約為42倍,而目前基于2022年盈利預估的市盈率約為20倍。分析師現在預計奈飛今年的盈利将比去年下降約2%。

奈飛會是特斯拉的“前車之鑒”嗎?

(圖檔來自Wind金融終端)

再看特斯拉,去年年初時其預期市盈率約為123倍。2021年全年,該公司的汽車傳遞量較前一年增長了約87%。今年,分析師預計特斯拉傳遞量将增長50%-60%,目前基于2022年盈利預估的市盈率約為96倍。目前對特斯拉的預期意味着今年其盈利預計将增長約60%。

Palandrani指出,并非每家汽車公司都會成為赢家,這也是他持有一籃子汽車股(包括特斯拉、豐田、福特和通用)的原因,他相信該行業的前景是光明的,部分歸功于電動汽車。其他投資者或許可以考慮将此作為對沖類似奈飛股價下跌風險的一種方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