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梅蘭芳:愛國要切實去做

作者:光明網

"每個人,同心同德"

作者:劉偉(梅蘭芳紀念館館長)

說起平劇大師梅蘭芳,可以說沒人知道,沒人知道。如果梅蘭芳還是中國共産黨員,相信很多人會茫然,甚至目瞪口呆。梅蘭芳确實是一名共産黨員,盡管他的黨隻有兩年多的曆史。

梅蘭芳的一生是嚴格自律,追求完美,不僅在舞台上,而且在舞台下寫下了宏偉的一生。加入中國共産黨是他一生思想信仰的"點睛之筆",使他的思想實作了新的飛躍,使他的人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成為"一代完美的人"(陳毅)。

梅蘭芳:愛國要切實去做

梅蘭芳(1894-1961),名蘭,字裕華,出生于江蘇省台州市北京市。平劇表演藝術家。

多麼好的同志

梅蘭芳于1959年加入中國共産黨,他對共産黨的深刻了解始于上海的解放。1949年5月27日,解放上海,梅蘭芳清晨走上街頭。建國東路,他看到身穿整齊制服的解放軍士兵,睡在路邊。當他回到家鄉時,他贊揚了共産黨軍隊的紀律。(傅志芳《在黨内教育下緬懷梅蘭芳同志》)緊接着,梅蘭芳從上海搬到北京居住,擔任中國戲劇學院院長、中國北平劇院院長、中國戲劇院院長。在參加革命的同時,他也渴望加入黨。梅蘭芳認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的大關懷和教育下,我認識到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通過革命的偉大勝利,祖國的偉大建設,以及黨為人民和全人類福祉的無私工作的偉大措施, 我被深深地感動了,使我真正認識到了黨的男性主義的真理,也認識到了作為一名藝術工作者要走的正确而光明的道路。不過,梅蘭芳覺得"這幾年來,我雖然愛黨,主觀上還是努力加強政治鍛煉,但很不足,是以我一直渴望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産黨員的願望,不好意思向黨表達。梅蘭芳《入黨義書》)梅蘭芳說:"我希望成為一名共産黨員,但現在條件還不夠,要進行思想改造,我來自舊社會,思想轉變非常重要。"(傅志芳"、"在黨的教育下緬懷梅蘭芳同志")他對黨的程序有了漸進的認識,而且由于入黨的重要性和神聖性,是以對自己的要求也特别高。

那麼,他為什麼在1957年申請入黨呢?梅蘭芳說:"我參加過社會主義革命的事業,每天都在做我應該做的事,将來要專心做好培養下一代的任務,如果他們沒有好好鍛煉,我們怎麼能把現在和将來的工作做好呢?"是以,我熱切希望早日加入黨組織,直接通過深入的共産黨教育,讓我擺脫骨頭,改革得更徹底,能放心,大膽貢獻一切力量,我今天才申請入黨,現在還不算太早,等不及了。"(梅蘭芳自傳)他自願寫的入黨作品寫于1957年12月,他的《黨的自傳》寫了近萬字,詳細闡述了他自己的經曆、社會關系、家庭狀況和入黨原因。他在這個時間點申請,帶着一種我沒有等待的責任感和緊迫感。1959年3月16日,中國戲劇學院黨支部同意梅蘭芳為預備黨員,3月23日,中國戲劇學院黨員大會同意梅蘭芳加入中國共産黨。7月1日,舉行了宣誓就職儀式。

梅蘭芳的入黨是中國戲劇學院書記兼副院長張偉,以及北平劇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馬少波。還有一個關于梅蘭芳派對介紹的小故事。周恩來總理對梅蘭芳入黨十分關心,曾對馬少波說:"梅蘭芳同志非常高興能入黨。程玉秋同志入黨時,我曾是他入黨介紹的,你去征求梅蘭芳同志的意見,如果他有這個要求,他可以幫忙。當馬少波向梅蘭芳轉達周總理的關切時,梅蘭芳認真地說:"我對總理的關心和信任非常感動。我也很榮幸能在秋天把黨介紹給黨。但我認為文藝界進入黨内很多,如果我們都想讓首相做介紹,首相該如何應對!我是一個普通的共産黨員,不應該特别,我希望中國戲劇院和北平劇場的兩位黨委書記張偉和你(馬少波)作為我的介紹人,讓黨組織對我的具體幫助。周總理聽了,高興地說:"梅蘭芳真是個好同志。今年也是新中國成立10周年,梅蘭芳排練了他的第一部也是最後一部新中國新劇《穆貴英》,這也成為梅蘭芳晚年的代表作。在宣誓就職典禮上,梅蘭芳也談到了這部劇的成功,"沒有黨的上司和編舞,劇團同仁和文藝界的朋友的幫助,我覺得是不可能把這部劇做好的。(摘自謝思進、孫麗華的《梅蘭芳藝術年鑒》)

從世界之王到平劇藝術家

新中國成立後,梅蘭芳以極大的熱情投身于人民群衆的戲曲事業,在戲曲領域擔任過許多重要職務。當時他已經50多歲了,但他總是活躍在新中國的舞台上,在全國各地,為基層服務,為勞工、農民和廣大解放軍士兵服務,到反美援助北韓的前線,到福建前線,向最可愛的人表示哀悼和鼓勵。他每個時期的表現,不是一天兩天,不是兩天,而是一個月,兩個月甚至三個月,不是以他為标志,而是作為他的主要明星。以1956年1月在北京、2月南京、3月台州、5月26日至7月16日在東京揚州、福岡、雅庫屋、名古屋、京都、大阪等地、9月北京、10月上旬、10月中旬杭州、11月南昌、12月長沙等地舉辦。1957年1月,從長沙直接到武漢,冷、音啞、病态,随後在武漢演出,包括為武岡的建築商做了兩次慰問演出,直到2月25日傳回北京。從日本回來後,這浙、福建、湘、鄂的表現,前後連續近4個半月,當梅蘭芳已經62歲了,這需要具備什麼樣的精神和力量呢?梅蘭芳平易近人,在演出無處不在時,他唯一提到的條件就是降低票價,希望更多的觀衆能看到和看到他的表演,很多票務點需要千方百計地維持購票順序。演出影響很大,包括毛澤東主席會見梅蘭芳,問道:"你什麼時候回來的,這次你走了很多地方?(傅志芳《紀念黨的教育下梅蘭芳同志》)

梅蘭芳:愛國要切實去做

花木蘭軍隊的劇本

随着新中國舞台上的演出一次又一次,梅蘭芳逐漸完成了從傑出的愛國"世界之王"到理想主義、信仰為本、文化高度自信的平劇藝術家的曆史轉變。這樣的轉變和升華,與時代的發展和共産黨的上司關系密切。梅蘭芳的視野模式、思想和世界觀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決定了他的方向,知道他的藝術為誰服務,他的目标是什麼。是以,近十年來在美蘭芳共産黨的上司下,真正從文化和理論層面明确了"梅蘭芳"的含義,何大江南北、城鄉、廠礦不遺餘力地表現,是對藝術真谛和自我價值的認知的回報和回報, 是以他每一個地方都爆發出人們的"狂歡節"和熱情,是藝術與觀衆最原始的交流、融合。

而梅蘭芳能處于這種境地,但不是一蹴而就,是他長期積累的結果。他8歲學戲劇,11歲登上舞台,但毫無功德,靠的是拼搏和毅力。1913年在上海演出後,譚新培成為新的"世界之王",在平劇和程玉秋、尚曉雲、餘惠生被稱為"四大名丹",是時尚的寵兒。人們更加關注和領會梅蘭芳精湛的行為藝術,而梅蘭芳是以能不負衆望,不是中途,而是不斷取得新的成就,是與梅蘭芳秉持家族作風的傳統,他注重個人修養,嚴格自律。

梅蘭芳的爺爺梅巧玲,是清代同濟、光緒年間著名的丹教演員,為著名的"同光十三"、著名的"同光十三"之一,在30多歲時是著名的四樂班的負責人,受到梨園同行的愛戴尊重、善施仁、同行的困難,他竭盡全力幫助, "燒券""救贖"轶事在梨園社群廣受好評,有"義"的口碑。梅蘭芳秉承良好的家庭作風,舉止得體,包括他的青春、名氣,沒有不好的愛好,各界人士和媒體都稱他為假的。他願意幫助他人,參加各種公益活動,是表演戲曲的重要内容之一。這些強制性的戲劇,無論是扶貧濟困,還是愛國籌款,還是慈善救助,梅蘭芳都是最厲害的演員。1925年"五年悲劇"之後,上海市"三次罷工"即總罷工、總罷工、總罷工。為了補貼罷工勞工,梅蘭芳積極推動梨園公益協會推出一部強制性戲劇,他和楊曉樓、于淑豔、尚小雲、馬連良等著名演員都曾出演過演出,"做純粹的義務"。梅蘭芳還帶隊自己在成華社班馬履行義務劇,全部收入捐款,他本人和另一位"捐贈社群募捐會500元"。(《美蘭坊推出必修劇》、《社會日報》1925年6月11日)1932年《一月二八事》發生,各地愛國群衆紛紛發放資金,籌集了前期的全科藥品等費用,梅蘭芳積極參與,"親秀雙出,共籌集8000多元"("美蘭芳表演強制性戲劇,向傷員捐獻醫療費",《新京報》1932年3月7日)也與成華會舉行了獨立的強制性戲劇籌款活動,經社會肯定。各類強制性戲劇表演,梅蘭芳是人們最先考慮奮鬥的對象,他也是最大限度地參與這一時期,尤其是那些慈善和公益活動,他的名氣和号召力是任何人都無法企及的。

梅蘭芳:愛國要切實去做

梅蘭芳的美日記

但我們知道,演戲不是一個人的事情,還涉及場景、包袱、配角等等。标題角色是免費的,那麼其他角色呢?這裡的情況更為複雜。其實很多次現場,跟包、配角等開價,比平時多一倍,偷偷地把主角的人數都開,開在賬裡。就是主角不是自動這樣,他的辦事員,也想這樣做。這等效于内聯潛台詞。梅蘭芳不是這樣的,"他答應要強制行事,那不是,自己用包,自己錢,其餘的配角,憑職責與辦事員本人接觸,以示信用。"接下來是他多年來所看到的。為此,齊如山對梅蘭芳極為佩服:"他不僅謙遜,而且非常有信譽和仁慈。(我認識的梅蘭芳)

齊如山說,梅蘭芳是人們"自愛和談節日"的另一個方面。他講述了梅蘭芳的一個故事:"九一事件後,日軍支援餘毅在東北建立僞滿洲。在此之前,有人來找梅蘭芳,請他在滿洲成立前幾天玩,慶祝,玩的代價來自極好,絕對安全,被梅蘭芳拒絕了。這麼多次,此人說:遊梅家三代都曾受過清朝的恩典,"天子叫胖巧玲"這樣的詩句是衆所周知的。現在你有了一個新的滿洲政府,你自然應該慶祝,這與你之前的演唱會沒有什麼不同。梅蘭芳回答說:這不應該說是法律,清朝已經讓路了,易毅先生隻是中國國民,如果他有資格成為中國國民,生日演戲,我當然可以參加。現在他手下是敵人,另一個國家,是和我們國家在一起,處于敵對地位,是我們國家的敵人,我怎麼能給敵人行動呢?來者補充說,"是以以前的恩惠不算數?梅蘭芳回答說:這不是說的。如果嚴格來說,清宮找戲唱一遍就給錢,也就是賣的本質,說當窮的時候,比如中堂尚書還是可以說是英,當小差讓更多的人,是有補償的嗎?我們還不是做出改變的人,為什麼是所謂的恩惠?那人無言以對,事情被制止了。("梅蘭芳我知道")叫請,真軟硬硬,而梅蘭芳則不分明,軟與公正,不謙遜,與天靈有關,寸步不讓,他的思想境界在這裡可見一斑。梅蘭芳多在舞台上飾演一個柔和美麗的女人,在現實中溫柔,帶着人的善良、中立,但與事件的原則有關,他異常清醒,态度清晰。由此可見,梅蘭芳在抗日戰争中的隐居表現也不難了解。

在國際舞台上綻放

20世紀上半葉,梅蘭芳多次在國外演出,宣傳中國平劇和國劇《走出去》,在世界範圍内産生了巨大的影響,并一直影響到今天。他通路日本、美國、蘇聯演出,讓東道國觀衆了解和欣賞中國傳統戲劇,讓國際戲劇界看到一種不同種類的戲劇藝術,每個國家都引起了轟動,得到了多國戲劇界的關注和好評, 為中國戲曲赢得榮譽。

需要指出的是,20世紀上半葉,中國社會正處于劇烈的動蕩和變革之中,傳統文化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在西方和東方日益增長的思維趨勢的影響下,許多激進分子對傳統文化進行了嚴厲的批判,人們的舊觀念、信仰、理想、道德和觀念被動搖和改變。是以,梅蘭芳在國外的每一場演出,都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巨大的反響,已經遠遠不是局限于歌劇界、文藝界,而是全方位的關注、集中。

梅蘭芳在國外演出,不是出于經濟目的(雖然演出收入是那個時代所有平劇演員唯一的謀生來源,梅蘭芳也不例外),也不是由國家任命的,資金充裕,有時還面臨巨大的經濟風險,但他被排除在外。梅蘭芳所做的,是一位中國藝術家的文化意識。在那些日子裡,像梅蘭芳這樣具有強烈文化意識和世界視野的藝術家,并不以大米為衡量标準,注重社會文化,是罕見的。正如他在1930年1月16日美國前的一次宴會上的回複中所說:"蘭芳的到來,或者說讓西方人了解我們中國戲劇的真相,并非沒有文化上的好處。全世界的目光都漸漸聚焦在太平洋上,為什麼不藝術呢?"如果蘭芳這次去,因為藝術上的接觸,兩人要提升一些感情,那就是蘭芳回報國家、社會和你一點點的熱情。(梅蘭芳日記手稿)

梅蘭芳通路美國演出,先後在西雅圖、紐約、芝加哥、華盛頓、舊金山、洛杉矶、檀香山等城市演出近半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績和好評。梅蘭芳乘坐英國"加拿大女王"号從上海抵達北美,然後從加拿大溫哥華換乘船隻前往美國西雅圖。跨太平洋船上也有很多故事。其中一件事情讓梅蘭芳和所有劇團成員"太尴尬了"。船上播放影片時,現場本來會很吵,但随着音樂響起,"整個空氣也被談話和笑聲的聲音悄然噤聲,然後看到整個場外人,都離開座位站起來,直着頭,雙手垂着,看着那一眼,一個一個恭敬, 真的很莊嚴的清理,天氣。原來是播放美國國歌。船上有美國人,英國人,日本人,中國人,然後播放其他國家的國歌。但很快他們就開始感到尴尬,"我們中國乘客很多,人們唱國歌,為什麼不彈我們的中國國歌呢?"難道不一定要有愛國的人才去打仗(義憤填膺),我們都是中華民族,在這種情況下,恐怕沒人不歎氣?"當船即将靠岸時,這個禮儀被重複了一遍,梅蘭芳召集了同僚開會,說:"想想看,我們責怪别人嗎?"我不這麼認為。為什麼?第一,因為我們自己的國家太不強大,他們已經失去了國際的崇高地位;"通過這次演出聯系到美國,梅蘭芳鼓勵大家:

我們這次走出去,就是為國家工作的機會,用大話說,好好行動,讓他們了解我們中華文化,偉大的藝術;能夠做到的就是不錯過這次旅行,而要做一點國慶義務,你對于國歌問題,都很興奮(憤慨)的感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那時,我為什麼不能歎口氣呢?是以我借此機會和你談談,不要做悲傷的事情,應該反自求,愛國去做,一步一步,這是正确的做法,我和你都被勸誡!(梅蘭芳日記手稿)

梅蘭芳:愛國要切實去做

梅蘭芳《穆桂英》

在他看來,這不必太憤慨,既要做中國人的一部分阿姨,先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古人說,身體再家氣,家再治國,治國後世界就可以和平。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到,"我們的國歌,自然已經響遍了全世界,讓全世界人民敬禮的那一天。這是梅蘭芳對團員的鼓勵,也是自我鼓勵。他期待的那一天很快就會到來。二十年後,在中國共産黨的上司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國旗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國歌《易勇軍歌》在天安門廣場激動人心,在中國的土地上奏響。

由此,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梅蘭芳這位畢生追求完美的大師,走向文化意識對中共藝術的深切感受。

梅蘭芳的朋友

梅成功的秘訣是什麼?主要在于他對藝術的熱愛,并努力進步,經過長時間的高水準勞動和藝術成就為人民服務。

......

解放前,他與進步人士保持聯系,解放後他的興趣尤為高漲。他與許多革命的年輕愛國主義藝術家一起,前往北韓安慰中國人民志願軍和北韓人民軍,回國向人民解放軍緻敬,在露天,在風中和雨中唱歌,為各地的廚師唱歌。他還到各地為勞工和農民表演,是以毫無保留,無憂無慮地對祖國的藝術經過千錘鉀,為勞動人民做出貢獻。他的藝術也觸及了更廣泛的群衆。隻有人民翻身,藝術家才能擁有真實的生活,隻有中國共産黨才能真正尊重民族的優良傳統,真正熱愛藝術,真正尊重藝術家。他的藝術隻有在人民掌權的今天才能得到正常發展和有力支援的機會。

歐陽玉嶽《真正的演員——美的創造者》

梅先生是一位在中國長大的藝術家,他從未離開過人民。他随吳靈賢戲劇長大,後來組建了一個富有、學習的是群衆喜愛的劇目,辛辣、憤怒,等到成名後,曾經被一些封建醫生包圍,但梅先生終于擺脫了他們的圍攻......在日本帝國主義瘋狂侵略中國的過程中,他能夠大發雷霆地拍出《反金兵》、《生死恨》等戲劇,處理抗侵略主題,倡導抗日戰争主題,激勵人民。解放後,梅先生以高度的熱情,以他的藝術為廣大勞工、農民和士兵服務,大大拓展了他們的觀衆層,在新觀衆的熱情支援下,梅先生的藝術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增強了其生命力......他飽滿的政治熱情和不斷的學習鍛煉,最終使他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産黨員,他最後演出的《穆桂英》一劇,表達了當時的國家安全,無論衰落與否,都為祖國挺身而出,為一切志存貢獻。由此可見,梅先生不是一個屬于醫生的藝術家,而是永遠屬于人民、忠于人民的藝術家。

田涵《梅蘭芳同志的靈魂沒有死》

此版本的圖檔由作者提供

光明日報 (2021年5月8日)

來源:Guangming.com-光明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