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詩歌美的标準與重構———關于詩歌美的再探讨

作者:踏浪潇湘
詩歌美的标準與重構———關于詩歌美的再探讨

當下,中國詩歌的發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邁步,各種詩派如雨後春筍般崛起,古體、近體、現代自由詩縱橫交融、各表一枝空前繁榮,呈現一派姹紫嫣紅的喜人景象。但是在詩歌越來越功利化的今天,人們不無感慨:詩壇的詩人和詩越來越多,而讓人欣聞樂見的詩卻變得越來越少 ,詩歌的發展之路正陷入空前的迷茫……當屎尿體、梨花體、睡體、摸奶體大量充斥中華詩壇的今天,更多的人表達了空前的擔憂,中華詩詞究竟往何處去?我想這是我們每一個有責任感的詩人必須深思的問題!我認為:我們為什麼要寫詩?怎樣去寫詩?寫什麼樣的詩?什麼樣的詩才算是好詩?詩歌的美究竟展現在哪裡?詩歌美的标準是不是需要重構等等問題都是不容回避的現實問題!也是我們當下必須做出回答的問題!

早年聞一多先生提出了詩歌的“三美”理論即“音樂美、繪畫美與建築美”。極大地豐富了詩歌美的内涵。使得抽象的詩歌之美更加形象化、具體化。随着詩歌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詩歌美的追求與探讨也在不斷地深化。很多新觀點、新思路、新理論層出不窮……詩人寫詩的套路更是天馬行空,不受任何限制。俗詩、腐詩、爛詩、不講任何規則的詩層出不窮,曾經的“三美”标準(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正遭遇更多的抛棄,而詩歌的新标準卻遲遲得不到建立,詩歌的管控與限制出現嚴重的斷層……因而盡快确立詩歌的新标準就顯得越來越刻不容緩!那麼詩歌的标準應該是怎樣的呢?我認為:詩歌美的标準除了外在意義上的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之外,最重要的是詩歌還應該具有内在意義上的情感美、格調美和哲思美。

詩歌美的标準與重構———關于詩歌美的再探讨

音樂美(聽覺美)

詩首先是一首歌。詩的節奏和押韻是詩能夠用來吟詠與唱和。大文學家魯迅認為:“節奏和韻是詩歌音樂美不可或缺的兩大主要因素”。詩歌語言抑揚頓挫的旋律美、節奏美與詩人思想情感起伏的共振、完美融合構築詩歌的音樂美。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離開詩的韻律無異于小說、散文、或記叙文,同樣離開詩人内在的思想喧染與情感落拓亦談不上詩,更不用說詩歌的美了……詩歌的音韻隻有與内在情感相結合,才能達到聲情并茂的境界,才能使詩歌的音律美更加悅耳動心。這就如同音樂作曲一樣,音樂家要根據情感表達的需要時刻變換節奏與調式。詩人更是如此,他必須根據情感表達的需要來組織安排字詞的音律,講究聲情并茂,即節奏和旋律要為情感服務,要與詩歌所表達的内容相符合,唯此,詩歌的音樂美才能收到良好的藝術效果。

一切藝術都是人類情感符号的創造。詩人内在的思想感情與語言表達這一外在形式的完美統一創造了詩歌的音樂美。

詩歌美的标準與重構———關于詩歌美的再探讨

繪畫美(視覺美)

詩除了是一首歌之外,還是一幅畫。要求詞藻華麗,富有色彩,講究詩的視覺形象和直覺性,一首好的詩就是一幅完美的畫。

《春夜遊湘江聞笛》

(古風.當代.張若寒)

千帆移盡孤月輪,誰家玉箫和風生。

殘紅點點離人淚,一夜散落滿河星。

短短的四句詩構築了一個非常完美的立體畫面:“千帆”競渡,“孤月”當空;“玉蕭”暗起,“和風”潤生;“殘紅”飄零,“離人”飛淚;“繁星”滿天,“江河”晚照。借“孤月”、“玉蕭”、“殘紅”、“繁星”來襯托“離人”的那種“孤寂、落寞”的心境,含蓄委婉的表達了在外遊子思鄉心切的萬千思緒。一切景語皆情語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巧妙獨特的的藝術構思讓人如臨其境、感慨萬千,進而産生強烈的共鳴……

詩歌美的标準與重構———關于詩歌美的再探讨

山行.(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出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山道彎彎,白雲缭繞,人家仙居、楓紅滿天給人無限遐想……

詩人通過對山路、人家、白雲、紅葉四種不同景物的描寫,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和諧統一、唯妙唯肖的山村秋色圖。

詩人最後以霜葉的紅作結:楓葉流丹,層林盡染,燦若朝霞,豔如去錦……熱烈的讴歌秋之㶷爛與壯麗,一掃昔日士大夫逢秋必悲的傷秋情結,抒發了作者高懷逸緻、為霞滿天的豪邁壯懷。那種曠達直抵人的心靈深處,不能不讓人驚為視覺盛宴為之歎服……

詩歌美的标準與重構———關于詩歌美的再探讨

建築美

關于詩歌的建築美,聞一多先生和語言學家王力先生認為: 建築美就是文字排列産生的視覺美。即節與節之間要勻稱,行與行之間要均齊。

這一美主要是就詩的整體外形而言:每行之間的字數不必呆闆地限定一律相等,但各行的相差不能太大,以求齊整之感,既講究錯落有緻的參差美,又注重勻稱工穩的整齊美。而古律詩中“對仗”修辭手法的運用恰好将詩歌的建築美發揮到了極緻。

現代詩以徐志摩的《再别康橋》為傑出代表:

原文: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地來; 我輕輕地招手, 作别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裡的豔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在詩的建築美上,詩人講究詩行的排列,為了避免詩句過于整齊而呆闆,詩人别出心裁地把每一節的偶數行退後一格,每行的字數稍有增減,使詩行整齊中富于變化充滿了參差錯落之美,讓人賞心悅目。

這其中有一個問題值得探讨,聞一多先生将建築美僅限定于詩歌的形體上,對于詩歌的内容方面幾乎沒有涉及。我認為:詩歌的建築美不僅在形體上有所表現,在詩歌的内容上顯而易見表現得更加突出。也就是說:不僅詩歌語言的文字排列能夠産生視覺美,它内在的情感堆積與意象組合亦能夠産生一種形同視覺的沖擊與愉悅。

上面列舉的徐志摩的《再别康橋》正是這樣:情感抒發層層遞進,意象的堆積與渲染由遠而近、由淡而濃,一環扣一環,層疊錯落,作者在描景寫意過程中将情感的抒發一步步推向高潮,成功的搭建了詩歌内容(情感與意象)的建築美。

詩歌美的标準與重構———關于詩歌美的再探讨

哲思美

詩歌美在哲理 。哲理的美在于它的普遍性和客觀性。優秀詩歌是形式之美與内容深度之美的諧和統一,以詩性之筆傳達哲思之心。

我們為什麼喜歡詩歌?因為詩歌以最凝練的語言傳達出了最深刻的哲學意蘊,我想這應該是我們喜歡詩歌的最主要原因吧。

成功的詩人往往對事物的觀察細緻入微,洞若觀火,于簡單處書寫繁華,于淺陋處擘畫深情,吐露出發人深思的哲學思辯。這種詩内容深沉、渾厚、含蓄、隽永,多将哲學的抽象哲理蘊含于鮮明的藝術形象之中,揭示出一個個深刻的道理,閃爍着人性的光芒。

《登飛來峰》

【宋】王安石

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哲理】“站得高才能望得遠”,站在高處能夠看到更廣闊的天地和更遠的風景,才不會被浮雲所遮蔽。人不能隻為了眼前的利益,應該放眼大局和長遠。掌握了正确的觀點和方法,認識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就不會被事物的假象所蒙蔽。

《題西林壁》

【宋】蘇轼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哲理】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結論。人們隻有擺脫了主客觀的局限,置身于廬山之外,高瞻遠矚,才能真正看清廬山的真面目。要認清事物的本質,就必須從各個角度去觀察,既要客觀,又要全面。

詩歌美的标準與重構———關于詩歌美的再探讨

情感美

“詩言志、文傳情”,任何一篇文學作品都會傳達作者的思想感情。情感是詩歌的生命,沒有情感就沒有詩歌。沒有情感的的詩歌注定昙花一現,不會久遠流傳,正因為情感的存在才使得詩歌得以廣泛傳唱和久遠延續,進而賦予詩歌行穩緻遠的強大生命力。

真摯、強烈、深刻是詩歌情感美的重要因素。詩歌通常以抒發真實的、強烈的、帶有普遍性的情感為主要特征。詩人在描寫人、事、物或景時,必然注入他喜怒哀樂的情感和思想主張。隻有傾注了強烈、深刻、真摯情感的詩才能夠打動人心、引起共鳴。美的情感表達千種萬種,大凡能夠激蕩人的心魄,震撼人的靈魂的詩必是好詩,那些流傳久遠的千古名篇無不洋溢着深刻、強烈、真摯的情感美。美的情感發自肺腑、出于内心,是一種由衷的樸實、自然、真切的感情流露。

詩歌美的标準與重構———關于詩歌美的再探讨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宋.蘇轼)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绮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别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

向美向善皆人之共性。蘇轼.《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恰好表達了普天下人們的共同願望,表達了人們共同的價值觀,表達了人類社會對美好事物永恒向往的一種普遍的共情,進而引起普天之下人們的廣泛共鳴而得以代代相傳……

《我愛這土地》(當代.艾青) 

 假如我是一隻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着的土地,  

 這永遠洶湧着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後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裡面。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詩人将自己幻化成一隻鳥,悲憤的歌唱,将自己對于祖國的無限熱愛融于滿腔的熱血和悲憤的淚水中……

艾青的這首詩無疑是那個時代的絕唱,一種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躍然紙上,它激勵了無數的志士仁人和熱血青年抛頭顱,灑熱血,譜寫了一曲抵禦外來侵略救亡圖存的盛世挽歌,情感流露真切、樸實、自然……

詩歌美的标準與重構———關于詩歌美的再探讨

陳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怆然而涕下。

詩人俯仰古今,深感人生短暫,宇宙無限,滄然淚下。登上古幽州台慷慨悲歌從心底裡發出震聾發聩“空懷報國為民之心而郁郁不得施展”之呐喊。細細讀來,悲壯蒼涼之氣油然而生……

陳子昂一身正氣,不畏權貴而又不随波逐流、報國無門最後郁郁而終,可謂是铮铮鐵骨。其詩“風骨峥嵘、蒼勁有力”。當謂“逸群之骨”與“拔俗之标”也。

憤怒出詩人,陳子昂郁郁不得志與報國無門的憤懑之情蒼天可鑒。

詩歌美的标準與重構———關于詩歌美的再探讨

《玉樓春》【宋】晏殊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情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天涯地角有窮時,隻有相思無盡處。

天涯地角都有盡頭,隻有相思之苦無窮無盡。寫的是一個對愛情忠貞不渝的女子對棄她而去的薄幸少年的無限相思。感情真摯,直令天地動容,特别是女子對薄幸之人的那種純情相思毫無埋怨更令人傷感,作者把女子那種入骨的相思之美發揮到了極緻。

詩歌美的标準與重構———關于詩歌美的再探讨

格調美

所謂“格調”是指風度,儀态;也指文章的風格。反應到一首詩裡面就是指這首詩所凸現出來的詩人獨有的個人藝術風格。

它是詩人人品與詩品高度結合的産物。我們通常說的“詩品即人品”,講的就是詩的品格直接折射出人的品格。人品好則詩品高,人品差則詩品劣。一首詩格調的高低取決于作者生存的現時環境以及作者自身所受教育的程度。同一首詩,換成不同的人寫,往往會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各人所展示出來的風格必然不盡一緻,人生觀不同,格調必有差異。這點我們在今古詩人的傳世作品中可以明顯的感受到:他們的作品格調或高昂或沉郁,或豪放或婉約 ,或雄渾或清麗,或高雅或低俗,或充滿正能量或消極無為……

詩歌美的标準與重構———關于詩歌美的再探讨

《子夜吳歌》: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這首詩借用明月秋風搗衣聲來傳達玉關情,抒發了征人妻子對開邊夫婿的無限思念以及渴望戰争早日結束,夫妻家人團聚的願望早日實作。全篇情深意切,格調高雅,充滿了正能量。

《七律.長征》(當代.毛澤東):

紅軍不怕遠征難, 萬水千山隻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 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裡雪, 三軍過後盡開顔。

其中的“騰”、“走”、“拍”、“橫”四個字形象、生動的向我們展示了“嶺”、“山”、“水”、“橋”四個意象所共同搭建的一幅壯美畫卷,激情奔湧,氣勢如虹。

這首詩形象、生動地概括了紅軍長征的戰鬥曆程,熱情洋溢地嘔歌了中國工農紅軍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勇往直前、英勇頑強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整首詩格調高遠,氣勢磅礴!充分展現了詩人面對困難豪邁、從容、指揮若定與革命必勝的浪漫主義情懷。

《七律.長征》不愧是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寫實之作。必将影響一代又一代的後來人……

詩歌美的标準與重構———關于詩歌美的再探讨

結束語:

時代在前進,詩歌在發展。時代變了,詩歌的形态變了,我們的詩歌理論必然也要随着詩歌的腳步跟着變。否則,詩歌的發展終将因為失去相應的規範而陷于混亂、迷茫的境地。事實證明,不論古體、近體或現代自由詩,都在不斷地打破原有的規則,突破舊詩之音、形的限制,更多的趨向于情感、哲思與格調等内容上的深度布局與整合,越來越趨向于寬松、自由、求真、務實、尋求“天人合一”的境界,講究順天應人,從人與自然的和諧中去尋求美,把體悟生命的本真之思與自然天地完全合一的存在狀态作為終極追求。此所謂莊子之“乘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辯,以遊無窮”、陸機所言審美活動之“精骛八極,心遊萬仞”是也。

基于這樣的理念,我們的詩歌理論沒有理由止步不前。當下詩歌的“三美”标準正被越來越多的現代自由詩人無情的抛棄,格律已死,而現代自由體似乎更象是一隻無頭蒼蠅到處誤打誤撞,并沒有擔當起現時環境下的詩歌主流地位。時代呼喚我們必須在前人的詩歌理論基礎上不斷發展和豐富當下的詩歌理論,為中華詩歌的繁榮複興指明方向。我相信,我們有能力打破舊詩現有理論的壁壘,更有信心建設起一個高效、穩鍵、嶄新的詩詞運作新秩序。

詩歌美的标準與重構———關于詩歌美的再探讨

*我是踏浪潇湘,基于目前中華詩壇所處的現狀及詩歌發展面臨的窘境,較為系統全面的提出了詩詞“三美”新主張。文中觀點正确與否期待諸位留言置評,歡迎批評指正,不吝賜教!

詩歌美的标準與重構———關于詩歌美的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