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薦給大家一部女生必看的日本療愈系影片《凪的新生活》,這是一部很真實的影片,透過看到女主角在原生家庭、兩性關系、人際交往、追逐夢想等經曆,也照見了我們自己。
正是因為有不少共鳴之處,是以身邊不少女生是直接看哭了,也有的直接開始走療愈過程的,包括我。當我們能夠更深地“看見”,也就意味着更多的解脫和自由。讓我不禁感慨:原來人間的劇本都有很多相似之處呀!
這部影片講的是,28歲的大島凪在東京一家家電制造公司上班,總是要看人臉色,每天的目标就是平安無事順利度過,是“認真懦弱溫柔”的老好人代表,善于察言觀色,嚴重的讨好型人格。這樣的她因勉強自己配合别人而呼吸昏倒,醒來後她辭去工作,和男友分手,開始了一場找回自己的重置人生。
下面分享一些我個人的觀後感。
啟發一:原生家庭的影響
看來,全世界的媽媽都有相似的地方。主人翁凪是一個很會察言觀色的人,從小就對媽媽察言觀色,對媽媽的話言聽計從,唯唯諾諾,不敢反抗,不知不覺中形成了讨好型的人格。
有一個場景:她不喜歡吃玉米,小時候見她不吃,媽媽氣得把煮好的玉米全部丢進垃圾桶,埋怨女兒糟蹋了他們大人辛辛苦苦的勞動成果。
應該就是從那時起,凪做了一個決定,隻要在媽媽面前,她就要假裝很愛吃玉米,這樣做隻是為了媽媽開心,雖然自己不開心。之後,她在做很多人生選擇上,都是為了媽媽開心,在東京找了體面的工作,交了體面的男朋友。(那個時候的她,似乎是沒有自己獨立思考和選擇的,一切以媽媽和集體意識的标準為标準,她完全沒了自己,在人際交往中,就是各種讨好的模式。
我們可以看到,這種讨好的模式,是小時候從“讨好”媽媽慢慢學會的,長大後,她開始讨好全世界,在公司裡讨好同僚,幫同僚背黑鍋,幫同僚加班。然而,她的這些讨好,并沒有換來同僚的真心感恩,大家反而在背後議論她傻好欺負。最後,她終于決定辭職走人。
我們來分析一下,早期的時候,凪的這種讨好性人格的背後,是恐懼,是害怕媽媽不開心,延伸到害怕媽媽不愛我。長大後,雖然遠離了媽媽,但是這份害怕不被愛的心理依然在,坦白講,她就是在處處讨愛!——事實上,這個世界上又有多少人達到了無條件的愛的境界呢?那你怎麼能期待别人能夠滿足你呢?況且,一個連自己都不愛的人,又如何期待别人的愛呢?
愛情的第一重境界,隻能是自愛。你隻能先學會愛自己,才能愛滿自溢去愛别人,這個時候的愛才是純粹的、無條件的。反之,如果自己的愛沒有滿足,你看似一味地付出,如果沒有得到對應的回報的話,犧牲感和受害者模式就會出來了。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媽媽們會陷入“受害者”的模式中。
因為媽媽們自己也渴望愛,也把很多的愛以自己的方式給到兒女,但是未必是兒女喜歡的方式。這樣,痛苦就産生了。是以,作為父母,我們要檢視一下我們對待孩子的模式,真的是來自無條件的愛嗎?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求?還是為了在衆人面前風光?又或者是為了滿足集體意識的标準呢?你可曾想過可以如實如是地讓孩子做真實的自己呢?
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媽媽通過這樣的方式在“控制”女兒,讓女兒有了很深的愧疚感後,下次就不敢不從,這其實是一種能量糾纏。
平時,我們在中國的家庭裡是不是也經常聽到家長對孩子說:“我都是為了你,怎麼得怎麼的”、“為了你,我犧牲了什麼什麼”。這些表達背後,事實上,父母把自己定義為一個”受害者“的身份,讓孩子無形中承接到了很多愧疚感,内在開始有這樣的聲音:都是因為我,你不開心;都是因為我,你不幸福。我這樣真是不應該啊!我怎麼可以這樣!
這就是家庭的能量控制的一種類型。但是,回過頭來想一想,這是真相嗎?一個人的開心和幸福是建立在另一個外在的人的基礎上嗎?難道每個人不應該為自己的開心、幸福以及所有的情緒和行為付100%的責任嗎?
如果做為家長的沒有這份覺察,那麼這種家庭模式就會一代代複制下去,家庭中就會有很多人淪為”受害者“和“迫害者”。如果主人翁凪不改變的話,估計她以後也會繼承媽媽的模式,以同樣的方式“控制“孩子。在這樣的能量糾纏下,雙方其實都不好受。
是以,讓我們都來學習做一個完整的人,彼此為自己付起100%的責任。同時,讓我們都來學習圓滿自己的功課、圓滿和父母的關系的功課。這個功課非常的重要。尊者巴關曾經說過,生命即關系。而我們和自己的關系、和父母的關系,決定了和周圍所有人的關系。你會發現,你和父母的相處模式,直接會影響你和同僚、和伴侶、和小孩的相處模式。因為這些相處的程式在你童年的時候就已經寫好了。
是以,第一步,你要先看到你的程式,然後導正你的程式,讓你們彼此都重回完整的人,而不是陷入互相控制、讨好、受害等等模式,随後,讓自己成為為生命負責、獨立有愛的個體,各自活出生命的精彩!彼此間同時有純粹的愛的流動和滋養。這才是最完美的狀态。
從更高的層面來講,其實,是你在更早之前,就在你的生命藍圖中選好了這生的父母、伴侶、孩子等等,正是因為你的靈魂有這樣的功課要去學習,是以你就選擇了能夠給你帶來這些功課的家人,你邀請他們在你的劇本中充當這樣的角色,演繹這樣的劇本,目的是為了你能早日完成功課、在人間遊戲中過關。
——當你能夠看到劇本的原型之時,你對他們就不再抱怨,反而升起了深深的感恩。因為他們帶給你的是一份很大的生命成長和靈魂的禮物。
是以,帶着覺知,去看到你人生的劇本,去看待你的父母和家人,去看到你要學習的課題,并大膽地去闖關吧!
啟發二: 你還想依附誰?
在感情上,主人翁凪不知不覺依附在男友身上。這的确是很多女人的通病。
前任男友慎二(左)是凪的同僚,是公司的業務精英,一表人才,在公司也是很多女同僚們仰慕的對象。在和慎二交往中,凪完全沒有自己,這與她和她母親相處的模式是類似的。幾乎對待男友百依百順。
為了讨好男友,她每天要提早一小時起床,把天然卷的頭發拉直,因為這樣可以看起來更好看。她每天用心給男友做飯,期待男友可以早日在公衆場合公開他倆的關系,希望能早日結婚,這樣媽媽就很開心。
然而,一次無意中她聽到男友和男同僚們聊天,說和她在一起隻是因為“那方面比較合得來而已”,她受到了極大的打擊,病倒了。之後,以最快速度搬離男友,并提出了分手。
她搬到了一個鄉下的較高價的電梯大廈開啟了度假模式,28歲,失業失戀。這個時候,隔壁的暖男權先生給予她不少溫柔的感動,不知不覺她就陷入了對權先生(右)的愛戀中,不可自拔。她又開始察言觀色了,又把注意力完全地放在了權先生身上,又快沒了自己了。
就在她憧憬和權先生的小幸福之時,被知情者潑了冷水,原來,權先生是一個及時行樂、自由奔放的男生,他同時交往很多女生,但是并沒有上心,是以有很多女人被困于他的溫柔之下。當得知自己也不過隻是其中一個時,凪悲痛欲絕,自甘堕落,開始昏睡、吃垃圾食品,變成“僵屍”。這時候,她的前男友提醒她:他這種人是靠不住的!你又想要依附誰了!
是的,她突然猛醒了,她看到自己不過是從依附一個男人,又開始轉向依附另外一個罷了!當她看清自己的“依附”模式之後,毅然決然地把權先生家裡的鑰匙還給了他,并從心裡放下了他。也就是從那時起,凪開始學習真正做一個獨立圓滿的女人,開始找工作、培養更多的興趣。
在親密關系中,我們可以看到,這種依附很常見。當一個人想要依附一個人的時候,事實上寄生生活也就開始了,比如,當和權先生在一起的時候,凪很開心;但是和他在一起的時候,她就非常痛苦,又完全沒了自己。而權先生呢,卻能做到在每一個女人面前潇灑自如。一直到最後,當權先生發現,自己已經真心愛上凪的時候,他也陷入了凪曾經的痛苦,在“求而不得”中失望離去。
當凪開始獨立起來,不斷嘗試以前從來不敢嘗試的事情,比如自己開車,在人群中唱歌,組織派對,在公共場合解救姐妹等等,他的前男友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你終于可以不需要我而獨立生活了。
是的,感謝男人們給的痛苦經驗,凪才可以痛定思痛,找回自己,重置人生,再也不用做男人的寄生蟲了。非常有趣的逆轉是,當凪放下對男人的期待,活出自己的獨立和圓滿後,原先那個常常損他的前男友和多情的權先生,反而更發自内心地尊重她、喜歡她。原來是她認為他們都抛棄了她,後來是他們都在搶着她。
——是以,女人們看懂了嗎?你把精力都花在讨好男人身上,反而男人離你越來越遠;相反,你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男人反而離你越來越近。好有趣的逆轉!也許就是那句話說的:花開蝴蝶自來。是以,女人們,好好開好自己的花兒吧!别再想着依附誰了!自己活出圓滿比任何男人都更加重要!
分享一句剛看到的經典名言:
記住,當你自立了,你才可能有一天能夠無足而走,不翼而飛。
#讓你人生醒悟的一句話是什麼#
啟發三:依心表達
凪前任男友慎二,其實是個刀子嘴豆腐心的人,明明内心很愛凪,嘴裡冒出的都是毒辣的、諷刺的、一點也不尊重的語言。比如說她爆炸頭醜八怪、寒酸等等,在公司,慎二還假裝不認識凪,對外的聚會上也從不公開介紹其女朋友的身份。在和男同僚聊天時還說和凪在一起“隻是因為那方面合得來而已”,結果被凪聽到了,寒心到分手。
因為慎二的語言裡完全沒有愛的表達,以至于凪一直覺得男友對她隻有性,沒有愛。事實并非如此,在和凪分手後,慎二痛哭了好幾回,在酒吧,在路上。酒吧的主人開導他,其實他隻需要發自内心地和凪說他喜歡她就可以。但是,慎二卻做不到。明明心裡很愛,但是嘴裡卻依舊是刻薄的、惡毒的語言,以至于慎二頭兩次來凪的鄉下較高價的電梯大廈時,凪都氣的把他趕走。那個時候的他們,根源真的在于“沒有好好溝通”。
其實,慎二很早就知道凪是卷毛,但是絲毫不影響他對她的愛,他内心也告訴自己這輩子要好好照顧這個女孩。遺憾的是,他都沒有和凪當面說。還有一次,他帶凪去和好友聚會,本來是想把凪公開介紹給朋友的,結果一個哥們正好失戀很痛苦,在這種氛圍下,他不好意思公開他的戀情,隻是不想讓哥們更加傷心而已。但是,凪卻傷心了。而慎二還是沒有和凪表達真實的情況。
其實,他們的家庭成長情況是有些相似的,常常為了家庭成員高興,而做出勉強自己的事情。比如慎二會在家族裡強裝歡笑,為了讓長輩們開心,他會隐藏自己的不開心。面具帶久了,就越來越口是心非了。對待凪,就是這樣。明明很喜歡,嘴裡卻還說他800%想和她分手。結果,分了,又一個人偷偷痛哭。
不過,分手後,在凪每一次需要援助的時候,他總是伸出援手,以實際行動表達對凪的愛。最後,是他哥哥點醒他,可不可以活得真實一點,不要再帶着面具而活,慎二才有了第一次非常真心的對凪表達:他是真的真的很喜歡她。當他真實地表達後,凪驚呆了!因為,在他們交往的歲月裡,她接收到的資訊就是他不愛她,隻是“那方面合适”。而事實上,這不過是男人們嘴上的一個玩笑話而已。但是,女人是很容易當真的。是以,一個善意的溝通是多麼的重要,否則就容易造成誤解。
真誠地溝通後,加上慎二多次的相助,以及從周邊人的回報,凪終于感受到慎二是真心的愛她,而不是他口頭上說的那樣。可是的可是,在一起的時候,為什麼就不能好好說話呢?
也許,這就是彼此學習的功課吧!在這段關系中,慎二慢慢學會了真心的表達,做到了心口合一。而凪也學到了如何不再讨好,依心表達。比如,一個姐妹推銷水晶給她,她糾結要怎麼辦。在以往别人和她推銷任何東西,她都是因為不好意思拒絕别人而買了下來。這次,當她聽到内心的聲音是不需要的時候,終于大膽地表達了拒絕。那一刻,她覺得輕松無比,尊重内心的表達是多麼的重要。
啟發四:夢想還是要有的
主人翁辭職後,去圖書館看到一本書,書中訓示列出自己的願望清單,結果她冥思苦想一下午,還是沒想到自己究竟想要什麼。
不過,有一點的清晰的是,女主已經知道要和過去告别了。随着她逐漸找回自己,她的願望清單也開始清晰起來,比如很多溫馨的内容:聽音樂、看書、對别人有興趣等等。她和女伴也有了自己的夢想——合開投币式洗衣房。這個夢想,對于從前的她是想都不敢想的。在女伴的鼓勵下,她開始有了嘗試的勇氣,并開始為此打基礎,比如找到了一個連鎖洗衣房的工作,可以一邊學習一邊積累經驗。千裡之行始于足下,夢想雖然不能一步到位,但是依然可以腳踏實地,這是女主給到的啟發。
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作了呢?你是否找到了那個令你最興奮、最激動的夢想了呢?如果沒有,那麼不妨從現在起,開始想一想。很重要的一點是,你是否為此而激動、而興奮?這是來源于内心的真實感受。比如,女主凪其實很會生活,就連前男友也說她很适合做洗衣房的事業。這也是為何她和女伴一聊起這個夢想,就會興奮得不行。每個人都是自帶天賦而來,那麼,你是否想過你的天賦在哪?你走在自己的天賦軌道上了嗎?天賦+努力,那還有什麼夢想是不能實作的呢?
原創文章,請多多點贊關注哦!
#女性##正能量##身心靈##原生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