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特斯拉會賺錢更會省錢

特斯拉會賺錢更會省錢

特斯拉最新一季财報又創下了裡程碑式的紀錄。

中原標準時間4月21日淩晨釋出的2022财年一季報中,特斯拉各項業績名額全面超出預期:營收187.6億美元,同比增長81%,超出市場預期的177.8億美元;淨利潤33.18億美元,超出市場預期的21.56億美元;每股收益3.22美元,市場預期為2.26美元。

漲價是推動特斯拉業績上漲的最重要因素。在财報電話會議中,特斯拉稱提價是基于對供應鍊和物流成本預期在6-12月内上漲的考慮。

漲價帶來的效果立竿見影,今年一季度,特斯拉汽車銷售毛利率進一步提升至32.9%。特斯拉不斷漲價的底氣在于,來自使用者端的訂單需求仍“一車難求”。一季度内,特斯拉汽車實際傳遞量達到31萬輛,同比增長67.8%。

特斯拉會賺錢更會省錢

漲價與銷量上漲是“增效”,而在“降本”方面,特斯拉從本就不高的成本中又榨出了汁。财報顯示,特斯拉一季度經營費用率首次降低至10%以内,主要歸功于銷售和管理費用開支的縮減。這也意味着,在瘋狂提升銷量的同時,特斯拉的成本上升幅度要遠低于營收上升幅度。

多年來對于新技術與新基建的布局,以及接近于零的營銷成本,共同助力特斯拉交出了一份超預期的業績。從這方面來看,馬斯克才是“降本增效”大師。

A

别人跑赢通脹靠投資,特斯拉跑赢通脹靠漲價。

過去一年來,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接連調價十餘次,平均價格漲幅高達20%以上。根據Bernstein資料,截至今年3月,部分Model Y汽車的售價上漲幅度達30%。

截至發稿,據特斯拉官網,Model 3和Model Y在中國的起售價分别為27.99萬元、31.69萬元,較最低價格分别上漲了18.65%、14.81%。

特斯拉會賺錢更會省錢

但漲價并未影響特斯拉的銷售,來自使用者端的訂單依然供不應求,疊加供應鍊等因素影響,給使用者造成的主要影響反而是傳遞周期被進一步拉長。截至3月,美國買家可能要為一台長續航的Model Y等待近8個月,而曆史資料顯示,美國汽車傳遞周期一般在2-8周。

反觀國内,受産能和漲價等因素影響,特斯拉訂單在國内二手交易平台上的價格也從5000元漲到15000元,為應對此現象,特斯拉于今年3月要求一次或多次購買多輛特斯拉的車主簽署“不轉賣承諾函”。

強勁的需求給了特斯拉漲價的底氣,不愁賣的特斯拉進而成功把供應鍊上漲成本轉嫁給了消費者。更重要的是,當原材料成本回落,旺盛的購車需求可能并不會随之下降,這将為特斯拉帶來毛利與利潤的再次提升。

除了漲價增效,在降本上特斯拉同樣不遺餘力。

财報資料顯示,特斯拉一季度經營費用率首次降低至10%以内,推動了毛利和利潤等名額的超預期增長。

經營費用主要由研發費用及銷售及管理費用構成。一季度,特斯拉研發費用保持平穩,研發費用率基本保持在4.5%左右,而在國内的蔚小理身上,這一數字在10%-20%左右。

特斯拉維持較平穩研發費用率的一大直接因素是,馬斯克在去年第四季度财報電話會上聲明,2022年将不會推出新車型,這在一定程度上幫助特斯拉控制了研發費用。

另一方面,銷售和管理費用的環比下降還有着來自馬斯克的直接貢獻,一季度特斯拉CEO績效獎為0.4億美金,比上季度的2.45億美金大幅縮減。

馬斯克為特斯拉的“節流”貢獻不止于此,特斯拉的銷量節節攀升,除了自身産品力及品牌效應外,馬斯克的個人形象代言也功不可沒。

有了馬斯克這個超級代言人,特斯拉的營銷費用幾乎為零,節約了天量的資金。今年超級碗上,有保時捷、寶馬、極星等9個品牌投放了廣告。其中,極星在廣告中“點名”特斯拉,馬斯克還在推特上回複“笑哭”的表情。據特斯拉透露,比賽結束後第二天,其電動汽車訂單激增。

B

特斯拉的利潤率已連續五個季度上漲。長期來看,支撐馬斯克“降本增效”大師之名的強大基石則來自特斯拉的不斷創新,譬如廣為人知的一體壓鑄車身,以及不斷膨脹的電芯,都降低了特斯拉汽車在生産和裝配環節的成本。

從2015年開始,特斯拉多面出擊開展并購。細數特斯拉的并購對象,多為初創公司,特斯拉并購這些初創公司,目的就在于收購人才與技術,為其“降本增效”鋪路。4680電池、超級工廠等降本增效的利器,背後都有被收購團隊的身影。

2015年,特斯拉首先收購了沖壓件制造商維埃拉模具公司Riviera Tool,以提升電動車産能。2016年和2017年,特斯拉相繼收購了德國自動化生産公司Grohmann Engineering,以及為工廠生産自動化裝置的公司Perbix。

特斯拉會賺錢更會省錢

這兩筆收購的首要目的是通過兩家公司在自動化領域的積累,提升特斯拉産能。同時,高度自動化也能降低汽車生産成本。

解決了效率問題,特斯拉将目光瞄向其他領域。2019年,特斯拉收購了自動駕駛感覺創業公司DeepScale,其CEO作為進階機器學習科學家供職特斯拉。

這筆收購的效果也在逐漸顯現,目前,特斯拉FSD已經從美國擴充到了加拿大,馬斯克還在财報電話會上表示年内就可以實作全自動駕駛。

同時,特斯拉還将目光投向了電池。2019年-2021年,特斯拉相繼收購了4家電池相關企業,為其4680電池鋪路。目前,特斯拉的德州4680電池生産線已經開始生産。

對新技術的持續投入為特斯拉不斷創造價值。财報電話會議上,特斯拉公布了一些新技術和新業務的最新進展。

特斯拉表示,預計今年晚些時候(Q3-Q4)德州工廠将能夠生産搭載4680電池的Model Y,Cybertruck也将于2023年迎來量産。

特斯拉同時透露,沒有方向盤和踏闆的無人計程車(Robotaxi)有望在2024年實作突破并量産,機器人項目的最終價值有望超過汽車和FSD。

按照特斯拉的預期,上述新業務将成為公司新的增長點,在下一個周期引領新一輪的“降本增效”。

C

特斯拉能夠逆勢實作成本的縮減,究其原因在于強大的品牌效應與規模優勢。

目前特斯拉在售的主要車型Model 3與Model Y,均已接受過市場檢驗,生産銷售規模越大,規模效應越明顯,邊際成本越低。

此外,上述兩款車型的零部件通用率超過70%,也進一步提升了特斯拉的規模效應,使得特斯拉的毛利率遠高于同行。

但特斯拉當下仍有隐憂。

首先就是産能,一切降本增效手段都要以工廠能夠順利開工為前提。目前,上海工廠經曆了數周的停工,柏林、奧斯汀工廠則處于産能爬坡階段,這些因素都會對特斯拉全年産能造成影響。

在零部件和半導體晶片短缺的情況下,特斯拉工廠已經連續幾個季度産能不足,并且這種現狀還會持續存在一年。值此背景下,特斯拉定下了50%-60%的全年增長目标,對應傳遞量為140-150萬量,想要完成這一目标,特斯拉在接下來的三個季度内挑戰不小。

此外,供應鍊的挑戰仍舊存在,為了應對不斷上漲的原材料價格,特斯拉内部開始決定投資锂礦開采,與锂礦相關的公告将在未來幾個月内釋出。

但就像特斯拉對提價的考慮中說的:“我們要確定定價不會因原材料成本的突然增加而影響财務狀況。”

馬斯克為特斯拉規劃的未來新業務,也在引來外界的擔憂,如财報中特斯拉提到的無人駕駛計程車等立足未來的新業務,還未經過市場大規模檢驗;自行開采锂礦的計劃仍未完全浮出水面,這些都将是特斯拉後續經營中的變數。

特斯拉會賺錢更會省錢

馬斯克

此外,作為特斯拉的靈魂人物,馬斯克近來圍繞收購Twitter的一系列舉動也讓一些股東開始擔心。

雖然在特斯拉的業績電話會議上沒有談及Twitter事宜,但過去一星期裡,馬斯克對Twitter的興緻盎然,讓不少特斯拉股東擔心馬斯克注意力被分散,開始“不務正業”。

社交新聞平台Reddit前CEO黃易山就分析指出,馬斯克接管Twitter,不僅不會解決問題,還會分散他在Space X和特斯拉上的時間和注意力,也會損害他的心理健康,這将是全人類的損失。“我不認為馬斯克應該這麼做,他的時間是寶貴和有限的。”黃易山表示。

參考資料:

《新工廠産能爬坡,特斯拉2022年将傳遞150萬輛新車》長橋海豚投研

《馬斯克活在舊網際網路時代?》字母榜

《這些收購案,成就特斯拉萬億美金市值之路》汽車之心

《特斯拉第一财季利潤達到創紀錄的33億美元》華爾街日報

《特斯拉得州工廠正式開工 降本增效全仰仗這三項“黑科技”》科創闆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