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奔馳、寶馬新能源産品集中投放,像奔馳這麼造車對麼?

奔馳、寶馬新能源産品集中投放,像奔馳這麼造車對麼?

2022年,是BBA三大豪華品牌新能源的産品大年。

4月中下旬,BBA都發了什麼新品、幹了什麼事兒?奔馳釋出EQS SUV、奔馳EQXX實作純電續航1000km;寶馬釋出全新7系、i7;奧迪純電概念車urbansphere全球首秀。大廠的轉身具有一種後發制人的能力,源自于制造燃油車的技術、科技和實力積澱。

在奔馳EQXX實作純電續航突破1000km之後,帶來了一個思考,下一代電動車該不該這麼造?

幾大傳統品牌集中投放,目前新能源現狀是什麼?

奔馳、寶馬新能源産品集中投放,像奔馳這麼造車對麼?

奔馳、寶馬和奧迪,這三家豪華品牌在燃油車市場上給人印象深刻,有足夠紮實的造車基礎,想必轉型純電市場的“攻勢”也會很猛。而實際上,這三家豪華品牌電動化戰略都比較保守,前期推出了一些過渡型産品。

奔馳、寶馬新能源産品集中投放,像奔馳這麼造車對麼?

面對新勢力們較為強勢的生長姿态,BBA集體推出旗艦級新能源産品,奧迪的urbansphere概念車;寶馬純電旗艦轎車i7;奔馳EQS SUV。以上幾款車型代表着三家豪華品牌各自對豪華電動車的标準、定義,也是發展方向。

奔馳、寶馬新能源産品集中投放,像奔馳這麼造車對麼?

奧迪urbansphere概念車用上了奧迪與保時捷共享的高端純電PPE平台,配備了800V充電技術并且搭載奧迪純電驅動系統,WLTP綜合續航裡程預計能達到750km。這台概念車也被奧迪定義為一台能夠實作L4級别的自動駕駛汽車,但沒有過多的透露具體會怎麼實作,我們暫且把它視為奧迪對之後電動車發展的定義高智能化程度。

和奧迪urbansphere概念車以高智能化程度放在首位的主導方向不一樣,奔馳在純電領域,依舊把豪華感放在了首位。奔馳EQS SUV是梅賽德斯-EQ旗下的第三款EVA平台車型,也是目前EQ系列的旗艦SUV。這台車延續了數字化座艙設計,以MBUX超聯屏為内飾核心,輔以諸多專屬材料與創新工藝,呈現了豪華氛圍。

但智能化領域仍然有些保守,奔馳EQS SUV在智能駕駛輔助元件包括智能領航限距、主動盲點輔助、離車安全預警功能、主動車道保持輔助功能等,基本屬于L2級别的水準。

奔馳、寶馬新能源産品集中投放,像奔馳這麼造車對麼?

與寶馬全新7系一起亮相的寶馬i7被内部稱為“把BMW電動車推向新高度”的車型,内部座艙配備有駕駛員眼部監控攝像頭,可以對駕駛員狀态實時監控。前擋風玻璃還配備有高分辨率攝像頭,搭配多個毫米波雷達,可以實作車道保持、盲區預警、自動變道、自動泊車等輔助駕駛功能。寶馬官方資訊,寶馬i7采用先進的計算平台和智能裝備,在技術層面具備了L3級自動駕駛水準。

同樣4月份内,雷克薩斯、林肯,也都放出了自家的雷克薩斯RZ和林肯Lincoln Star概念車。雷克薩斯RZ使用豐田e-TNGA平台開發,具體續航裡程官方沒有公布。林肯Lincoln Star概念車更沒有透露太多的技術、參數資訊,但可以推測在2026年之前推出的4款純電SUV有可能采用類似的設計。

奔馳EQXX很強,這麼造車對麼?

奔馳、寶馬新能源産品集中投放,像奔馳這麼造車對麼?

話題扯得有些遠,最近奔馳公布的EQXX概念車相關測試資料,在歐洲完成了1000km續航。這件事兒,我們能通過表象看到什麼背後的發展方向?

奔馳EQXX實作了超過1000公裡續航,每百公裡耗電量8.7千瓦,平均速度87.4km/h,在高速上行駛巡航速度為140km/h,中間包括高速公路、山路隧道等多種路況。經過11小時32分鐘的長途跋涉,1008公裡的公路旅行,還尚存約140公裡的續航裡程。

奔馳EQXX的低能耗表現靠的是高效的三電系統+低風阻車身,這些是其他車企所短期内無法嘗試的技術手段,通常實作高續航都是通過堆電池的手段。

奔馳、寶馬新能源産品集中投放,像奔馳這麼造車對麼?

這背後整合了三電系統、造型設計、奔馳F1賽車中的技術成果,雖然奔馳EQXX隻是一台概念車,但奔馳EQXX的這些技術都是以量産為目标來開發的,也就是說這些技術(本文不延展技術部分)後續都将會應用到梅賽德斯-EQ品牌的量産車當中,預計會有:

完成度較高的緊湊型/中型車底盤,後置單電機;UI/UX互動系統,是MBUX智能人機互動系統的下一代初期版本;100kW/h電池包,與全新EQS的電池包相比,其尺寸縮小50%,重量減輕30%;900V高壓電池系統,但預計不會很快放到量産車上。

通過奔馳EQXX概念車,奔馳要實作與目前大部分新能源産品截然不同的發展方向,不過會過分堆積智能化裝置,奔馳想傳遞的是“在新能源賽道再次實作技術引領”。“實作技術領先”這事兒在BBA還沒集體“轉身”之前,一直是特斯拉幹的,是它掀起了全球的新能源浪潮。

雖然目前三大品牌的旗艦純電車型已經亮相,甩開了“油改電”的前期過度階段,但設計重心依舊是萦繞在如何營造豪華氛圍,這個思路是目前電動化時代鮮有人做的。有人認為燃油車時代BBA憑借豪華的用料、紮實的做工、可靠的動力總成實作高溢價能力;進入電動化,使用者的參考标準變成續航、智能化水準,而且願意接受新品牌。

奔馳、寶馬新能源産品集中投放,像奔馳這麼造車對麼?

先不說特斯拉FSD何時能在國内正式落地,蔚來ET7、小鵬P5等車的自動駕駛水準已經接近L4級别水準,通過加碼雷射雷達讓感覺裝置變的更高端,通過算法讓輔助駕駛變的更智能。電動化時代最核心的領域,目前的BBA還沒達到新勢力們的水準。

奔馳、寶馬新能源産品集中投放,像奔馳這麼造車對麼?

我的個人看法,傳統豪華品牌先樹立起在電動化領域中的科技(硬體實力)+豪華屬性,才會向下發展所謂核心的智能化駕駛領域;奔馳是第一個獲得國際L3級别自動駕駛認證的公司,代表着用L3級自動駕駛技術的奔馳車可以上路;寶馬成立D3部門負責自動駕駛功能;大衆與華為不斷有關于自動駕駛的傳聞,奧迪應該會成為高階L4級别自動駕駛的嘗鮮者。

豪華品牌似乎都在堅持一件事兒,就是維持燃油車時代的“高端姿态”入局新能源賽道,同時也是一種嘗試,嘗試市場是否還會接納傳統豪華造新能源這種路子。

總結

傳統豪華品牌這麼電車符不符合邏輯?以燃油車時代的優勢進入電動車領域,沒有一上來就在核心的智能駕駛領域大顯身手。

我的個人推斷,智能駕駛必然經曆一個漫長的發展階段,能夠實作最進階的自動駕駛功能,絕不僅僅隻是做好車端解決方案而是打通V2X這條路,現在也沒有任何一家車企宣布可以完成“全場景自動駕駛”,是以沒有着急的必要,但得有這個功能。以奔馳為首的傳統豪華品牌,雖然入局晚,但有後發制人的資本。EQXX是奔馳展示給業界和消費者的一副牌,這副牌很能打能陪各位玩兒很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