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哭了,“正能量”單親男孩投稿要求用化名

看哭了,“正能量”單親男孩投稿要求用化名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人世間”佳作

來自一名四年級的化名小作者

單親家庭的孩子一定缺愛嗎?

或許不然

小作者的筆觸溫暖,讓人治愈

本期邀請到楚才競賽委員會終評專家

向必穎老師為佳作點評

趕緊來往下看吧

3月14日,“學習強國”全網釋出開展《我家的“人世間”故事》征文活動。楚才競賽委員會面向廣大青少年學生及家長發起同題征文活動,歡迎積極參加。

“楚才競賽”微信公号将不定期選登部分作品,同時向“學習強國”湖北平台推薦。

特别提醒:選登作品旨在展示、鼓勵,不代表最終評選結果。

征文詳情

看哭了,“正能量”單親男孩投稿要求用化名

不曾缺失的愛

武漢市東湖高新區國小四年級學生揚揚(化名)

3歲前,我并不清楚家裡沒有爸爸這件事是跟其他家不一樣的,沒心沒肺地被媽媽、外婆還有家裡的其他人護佑在他們的翅膀下,天真活潑開朗,無憂無慮地慢慢長大。

4歲的時候,我經常看到小區的孩子有爸爸陪着玩鬧和瘋跑,聽到小夥伴們喊着“爸爸”,我才發現,我确實沒有喊過這兩個字。一天晚上泡澡的時候,我問媽媽:“媽媽,我有爸爸嗎,為什麼他沒有在我們家呢?”我以前沒見過媽媽哭過,這次她在我面前流淚了,但很快她眼含淚卻面帶微笑地說:“當然有啦,不然你是孫悟空,是從石縫子裡鑽出來的嗎?你的爸爸在很遠很遠的鄉村支教,他去做這個世界上最偉大最善良的事情了。”我伸出小小的胖胖的手輕輕地拂去了媽媽的眼淚,稚嫩地喊着:“哇,我也有爸爸,我的爸爸最善良,最棒!”

那時開始,善良的種子就慢慢種在了我的心裡。媽媽告訴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帶着這樣的種子,6歲的我步入了國小的大門。慢性子的我,就這樣開始了我的學習之路,我走得并不輕松。就在這一年,從不對我生氣的媽媽,卻因為我做事情太慢開始對我發脾氣。有一天,我看到她在客廳哭,眼淚跟斷線的珠子一樣往下掉,我慌了,心裡的小鹿在我的胸腔撞來撞去,我心疼媽媽,因為從來沒見她這樣哭過。媽媽輕輕地把我拉到懷裡,跟我說:“寶貝,媽媽跟你承認錯誤,爸爸其實并不是去鄉村支教了,我們在你很小的時候就不是好朋友了,媽媽為今天對你發脾氣,兇你,吼你道歉!”媽媽拉着我講了很久很久他們的故事。

但講這些故事時,媽媽并沒有說爸爸一句壞話。而我,也接受了沒有爸爸陪伴的事實。在以後很長的時間裡,我偶爾在夢中想起爸爸,在同伴們有爸爸陪伴的時候,也會生出一絲絲羨慕的情愫,不是我堅強或者無所謂,隻是,我有這個世界上唯一的寶藏媽媽,世界上最善良的外婆,世界上待我如親生父母的幹爹和幹媽,世界上最漂亮的小姨,他們給我的愛,彌補了沒有爸爸的缺憾。

這些年,媽媽、小姨、外婆、舅舅之間發生了很多很多的不愉快,很多很多次的争吵,甚至幾年都不來往。這些,小小的我看到眼裡,但不明白。可是,2020年疫情的時候,媽媽上班無法兼顧我,小姨開車就來接我去了她的新家,事無巨細地照顧我、輔導我、陪伴我;外婆在寒暑假、逢年過節的時候就從北京回到武漢陪我;幹爹幹媽隻要休息就開車帶我出去遊玩......

春節期間陪外婆看《人世間》,劇中一些争吵的場景讓我難忘,每一場吵架,都是那樣的真實,那樣的自然,很多都是發生在我家的場景。外婆告訴我,凡是能吵架的關系,都是有救的,家人就是在眼淚和擁抱中彼此攙扶走向前方的。

愛我的這些人,都是善良的、勇敢的、堅強的,是永遠不會說他人壞話的人,在爸爸這件事上,他們告訴我的是,爸爸在很遠的地方也愛着你,隻是他沒有在你的身邊,你隻需要祝福他,等待他,過好眼前的日子就可以。

善良,讓世界充滿了生生不息的蓬勃力量,在愛裡長大的我,不曾缺失愛,未來會溫柔且堅定地行走在人世間。祝願人世間所有善良的人,記得火一樣愛着人世間,像種子一樣一生向陽在這片土壤,随萬物生長。(完)

看哭了,“正能量”單親男孩投稿要求用化名

讀這篇特别的“人世間”故事,禁不住淚水在眼眶裡打轉。不是悲傷與委屈,隻是為小男孩的堅強、樂觀與善良所感動。生活原本對他或許是不公的,但他看到的卻更多的是人世間的愛與善良。雖然父愛缺失,家人們也會争争吵吵,但正如外婆所說,大家一直都“在眼淚和擁抱中彼此攙扶走向前方”!

有一種說法,認為現在的孩子們一天到晚都在學習,說他們“沒有生活”,是以寫不出好文章。其實,這是極大的誤解。恰恰相反,現在的孩子比上一代、兩代人的生活要複雜得多,豐富多彩得多。他們生活節奏快、人際交往多、競争壓力大、知識面廣、視野寬闊,很多孩子是獨生子女,或在單親家庭裡生活……這些都是這一代孩子獨有的生活。家長和老師們如果意識到了這一點,鼓勵孩子們大膽地用自己的筆來寫出他們的喜怒哀樂,就會發現他們可寫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這篇作品就是很好的例證。在讀到這篇文章之前,想不到寫這樣的故事也能出彩吧。

可見,寫作首先得打開思路,不要受太多的拘束。人世間的生活是多麼豐富多彩啊,我們期待湧現更多的精彩征文。提醒一下,這個征文成年人也是可以參與的,特别希望家長們動動筆,寫出有份量的佳作給孩子們作示範。

(點評人:向必穎)

"花”落春還在

長春街國小四(9)班 李詩晨

指導老師劉帆

“奶奶,這是你嗎?"每次做完作業,我總喜歡指着牆上那“張天鵝湖”照片問奶奶。照片上一隻優雅的黑天鵝,展開雙臂,好似飛翔。

那天,我做完作業,又想去逗奶奶,見她盯着“黑天鵝”看得出神,淚水順着臉頰淌下,我把話摞進了肚裡。

爺爺對我說,奶奶患了風濕性關節炎,骨頭開始變形了,醫生說奶奶不能再跳舞了,必須接受治療。不讓奶奶跳舞?這不是在給她吃黃蓮呀!

看哭了,“正能量”單親男孩投稿要求用化名

奶奶受家庭影響,從小酷愛舞蹈。7歲那年,正逢三年自然災害,飯都吃不飽,奶奶非要去學舞蹈,家裡也沒錢讓她去學舞蹈,奶奶就常常在放學後偷偷跑到解放大道上武漢歌舞劇院排練廳的窗外學習,一練就是一兩個小時,有時還忘了回家吃飯,沒少挨太奶奶的責罵。

爸爸告訴我,奶奶是個“舞蹈狂魔",為創作一個舞蹈,可以不吃不睡。建國60年時,奶奶不幸得了胃癌。整個胸腔打開,胃切除了五分之四,還要進行三次化療。但正趕上大的慶祝活動,奶奶放棄了後面的三次化療,又走上了工作崗位,創作了舞蹈《幸福像花兒一樣》。爸爸說,那時奶奶身體虛弱,走100米都要停下來喘口氣,她是強忍着病痛才完成了這個作品。

奶奶經常給我講她小時候的故事,14歲那年,二炮文工團招文藝兵,奶奶報名參加了,她當時跳的舞叫《我們的解放軍好》,那可是奶奶自編的第一個舞蹈,獲得考官們贊揚,順利通過面試。奶奶心花怒放,仿佛自己已穿上軍裝,成為一名文藝兵,可最終政審沒通過,被刷下來了,奶奶哭了很久,那種隐痛持續了很久。

後來,奶奶和廣大知青一起下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她一邊勞動一邊參加宣傳隊排練節目,為鄉親們演出。

奶奶每次的講述都無不表現對過去的懷念和對今天中國的神速發展的感慨!奔70的奶奶,骨子裡滲透出的藝術氣質和修養,潛移默化地感染着我。

記得我5歲參加了在成都舉行的亞洲少兒模特大賽和在廣州舉行的全國少兒車模大賽。我當時并不明白奶奶為什麼要帶我參加這個大賽。我沒學過模特步,看着10米T台,我的腿在抖。奶奶鼓勵我說:“你敢走過10米T台,就将是最棒的自己!”

看哭了,“正能量”單親男孩投稿要求用化名

我在幼稚園大班的時候,幼稚園請奶奶給小朋友和家長上一堂公開教學活動,奶奶首選音樂舞蹈活動,内容是《五星紅旗,我為你驕傲》。那是我第一次看奶奶跳舞上課,她用舞蹈語言告訴我們,五星紅旗是無數革命烈士用鮮血染紅的,今天的盛世來之不易。她的每一的解釋,每一個動作,都飽含着激情,在場的每一位老師和家長無不感動,我的眼裡也溢滿淚水。

這幾年裡,奶奶教我做人的道理:做人要立得起來,人生要舞動起來,必須學好本領,做一個全面發展的紅領巾!

在奶奶的影響下,我學習了鋼琴、尤克裡裡、繪畫、朗誦、拉丁舞。奶奶說,現在的文藝更加開放、繁花似景,舞蹈也是百花齊放,我學的拉丁舞她們過去聽都沒聽說過。

是啊,今天的街舞、鋼管舞、廣場舞都是時代變遷的新産物,新舞種!

每次看到奶奶沉浸在她那不曾走遠的歲月,沉浸在那美好幸福的回憶中,我也仿佛和奶奶一起走在歲月裡。

舞蹈伴了奶奶一生,奶奶創作的舞蹈記錄了奶奶的心裡的春天,記載了時代的變遷。

牆上那一張已發黃并黑斑點點的“天鵝湖”照片,是那麼年輕、優雅、美麗,我無法把它和奶奶連線,隻感歎歲月神偷,無聲無痕。

此時,我想起奶奶對我說的一句話:花總是要落的,春還在!(完)

點評:

奶奶從小愛舞蹈,學舞蹈,一輩子與舞蹈難分難舍,也深深地影響着“我”。

作者用“舞蹈”這根紅線,把延續數十年的溫馨的家庭故事串起來進行講述,這樣既可以表現家人之間的愛與溫暖,同時也反映了國家的巨大進步與發展。

這正是故事的魅力。故事是通過精彩的情節和細節來打動人、感染人的,讓讀者在潛移默化中認同作者的思想觀點。這篇作品較好地做到了這一點,堪稱典型的“我家的‘人世間’故事”。

(點評人:向必穎)

歡迎大家積極投稿參加

期待您的佳作

#今日話題#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你們家的故事

看哭了,“正能量”單親男孩投稿要求用化名

來源 | 楚才競賽委員會 編輯 | 胡慧怡 統籌 | 舒筱 終審 | 朱漢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