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同樣是“老藝術家”,把六小齡童和遊本昌放在一起看,差距出來了

作者:拾娛

2016年猴年央視春晚前夕,幾乎是全網都在高呼:“希望六小齡童上春晚,我就想聽他大喊一句俺老孫來也!”

彼時,六小齡童在網友心中的地位頗高,口碑也相對較好,有人稱他是“老戲骨”“老藝術家”,有人贊他“德藝雙馨”。

同樣是“老藝術家”,把六小齡童和遊本昌放在一起看,差距出來了

然而,在之後的幾年裡,六小齡童的口碑卻發生斷崖式下跌,“六學”、“戰略式後仰”、“中美合拍,文體兩開花”等梗火爆一時。

曾經被衆人追捧,後來卻被衆人嘲笑“晚節不保”,甚至有人諷刺他“僅靠一個角色,就吃了一輩子,還要把自己奉為經典”。

同樣是“老藝術家”,把六小齡童和遊本昌放在一起看,差距出來了

事實上,縱觀整個演藝圈,僅靠一個角色就吃一輩子的演員有很多,就比如最經典的“濟公”的扮演者遊本昌。

多年前,他憑借濟公這一個角色就火遍了全國,他的濟公扮相早已深入人心。

以至于直到現在,我們提到濟公這個角色,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遊本昌版本的樣子。而相應的,提到孫悟空,很多人腦海裡出現的必然是六小齡童的扮相。

同樣是“老藝術家”,把六小齡童和遊本昌放在一起看,差距出來了

一生成就一部經典,僅靠一個角色,就能吃一輩子。

對于六小齡童和遊本昌來說,這是一個演員一生的榮耀。可同樣是“靠一個角色吃一輩子”,六小齡童為何被嘲“晚節不保”,遊本昌卻獲贊“德藝雙馨”?

接下來,我們把他們二人放在一起看,同樣是老藝術家,差距就出來了。

同樣是“老藝術家”,把六小齡童和遊本昌放在一起看,差距出來了

先來說一說六小齡童。

六小齡童原名是章金萊,很多人對他的印象都是86版《西遊記》中經典的美猴王孫悟空。

可實際上,作為一名資深演員,六小齡童還出演過《過年》《猴娃》《吳承恩與西遊記》等多部影視劇。

其中,他于2003年在電視劇《連城訣》中飾演的花鐵幹,也可以稱得上演技高超,令人印象深刻。

同樣是“老藝術家”,把六小齡童和遊本昌放在一起看,差距出來了

然而近幾年裡,六小齡童執着于“自誇自擂”和“孫悟空正統”,以及他的“六學”梗,讓本就高光的“孫悟空”形象,蓋住了他所有角色的光芒。

但同時,也讓他的口碑直線下滑。

關于“孫悟空正統”的争議事件其實很多年前就發生了,隻是那一時期六小齡童的“老藝術家”口碑尚存,也沒人相信那些“黑料”。

時間來到2018年前後,六小齡童以“孫悟空正統”自居的視訊和言論不斷被爆出。

諸如,他幾乎在每一所大學演講的時候都會将自己扮演的孫悟空一角,與周星馳在《大話西遊》裡的形象作對比。

同樣是“老藝術家”,把六小齡童和遊本昌放在一起看,差距出來了

同時,他會模仿周星馳在影片中的動作,并批評其演得像個小混混,是在糟蹋經典。

期間,他還會斥責他人對《西遊記》的改編,稱:這種改編簡直就是惡搞,“人妖不分”、“是非颠倒”,需要向觀衆謝罪。

可實際上,多年來,确實有很多借着西遊記名義拍攝的影視劇,品質上也是參差不齊。

但周星馳的《大話西遊》在很多影迷的心中,跟六小齡童版本一樣經典,隻不過兩部作品所表達的内容和角度不一樣而已。

絕大多數觀衆都是同時喜歡這兩個版本,可六小齡童卻在各種場合不斷批評其他人的創作是“瞎編亂造”,是在糟蹋經典。

這就引發了不少網友吐槽,同樣都是以吳承恩的作品為基礎,憑什麼你的就是正統,别人的就是“毀經典”?

同樣是“老藝術家”,把六小齡童和遊本昌放在一起看,差距出來了

而這,就讨論到了《西遊記》是不是屬于六小齡童個人獨有的問題上。

衆所周知,《西遊記》是吳承恩的作品,當初楊潔導演拍攝86版電視劇時,劇組的所有從業人員都付出了心血。

那時候裝置簡陋,資金有限,拍攝時很多演員都是一人飾演多個角色,拼盡全力努力将作品做到最好。

是以,《西遊記》能成為經典,并不是六小齡童一個人的功勞。而他在劇中飾演的角色,更不是他個人獨有的人物。

同樣是“老藝術家”,把六小齡童和遊本昌放在一起看,差距出來了

可他的表現卻是讓人感覺,“所有人演的孫悟空都要以他為标準,隻有他那個版本才是最正宗的美猴王形象”。

由此便有很多網友嘲諷他“自吹自擂”,“改編不是胡編”“國際影星”“戰略式後仰”等梗都出自六小齡童的各種言論。

後來直接讓他被全網吐槽的,就是他口中的中美合拍版《西遊記》的宣傳事件。

彼時,他先是在《西遊記》導演楊潔的追悼會上宣傳該電影,并留下了傳播一時的“六學”梗,“中美合拍,兩開花”被嘲諷至今。

同樣是“老藝術家”,把六小齡童和遊本昌放在一起看,差距出來了

後來,在演員闫懷禮的忌日等各種不同的場景下,他總能話鋒一轉,借機宣傳自己的電影。

而那一時期,替身事件、猴子敬禮事件以及他和楊潔導演的恩怨、罵網友的往事,也早被網友一一曝光,一次又一次讓他口碑跌落。

同樣是“老藝術家”,把六小齡童和遊本昌放在一起看,差距出來了

以上種種,樁樁件件的“黑料”鋪天蓋地,六小齡童成了衆人口中的“晚節不保”,往日裡老藝術家“德藝雙馨”的形象,也淪為了笑柄。

同樣是“老藝術家”,把六小齡童和遊本昌放在一起看,差距出來了

走到這一步,跟他自己的“不清醒”有着很大的關系。靠一個角色吃一輩子的演員有很多,但很少有人像他這樣“獨占”并全盤否定他人作品。

演員要懂得與角色分開,特别是一些受人尊重的演員,更要懂得謹言慎行,愛惜羽毛,這樣才不至于像“潘子”那樣被嘲“晚節不保”。

而同樣是老藝術家,同樣是“靠一個角色吃一輩子”,我們把六小齡童和遊本昌放在一起看,差距一目了然。

同樣是“老藝術家”,把六小齡童和遊本昌放在一起看,差距出來了

遊本昌在拍攝《濟公》之間,已經演繹過79個角色。

23歲就開始演話劇的他,參演過很多作品卻一直是籍籍無名,直到52歲演了“濟公”才爆火。而這一個角色,便成了他的标簽。

多年來,陳浩民、周星馳等人都翻拍過“濟公”,劇中的角色形象也大多都是以遊本昌版為參考,或者說,就是模仿的遊本昌。

同樣是“老藝術家”,把六小齡童和遊本昌放在一起看,差距出來了

可見,遊本昌所飾演的濟公形象早已深入人心,那句衆口相傳的“遊本昌就是濟公,濟公就是遊本昌”并非虛言。

他所飾演的“濟公”為何經典?我想這跟他的演戲經驗和敬業精神脫不開幹系。

數十年的話劇舞台經驗,讓他更加注重對人物的刻畫,是以我們看到,無論是劇中角色的帽子還是衣服、破扇子,都是他自己設計準備的。

手拿一把破扇子,一個葫蘆酒壺,口中唱着“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一個诙諧幽默的濟公形象,活靈活現。

同樣是“老藝術家”,把六小齡童和遊本昌放在一起看,差距出來了

而且他在拍戲過程中,因為天氣太熱而不得不吃臭肉的那段經曆更是被觀衆紛紛點贊,他本可以不吃,卻為了拍攝效果依然大口大口地嚼着。

别的不說,單說這種敬業精神,就不是如今的一些,動不動哪兒磕破了、感冒了就自诩敬業的青年演員可比的。

而遊本昌配得上“德藝雙馨”的稱号,絕不僅僅是因為這些。

當年,“濟公”大火後,遊本昌也成為家喻戶曉的演員,很多人看完他的表演都稱贊他,“把濟公演活了”。

同樣是“老藝術家”,把六小齡童和遊本昌放在一起看,差距出來了

然而,“濟公”之後,衆人發現他鮮有作品問世,就好像“消失”了一般。

直到在後來的報道中我們才明白,原來,遊本昌爆火後有很多劇本找上門來,但他并沒有失去清醒,而是更加嚴格對待劇本。

很多想着蹭“濟公”熱度的劇本,以及品質很差的劇本都被他一一拒絕,在他看來,“文藝工作者是為觀衆服務,為弘揚真善美服務,而不是為人民币服務”。

是以,即便是可能會得罪一些人,他也不願意去亵渎藝術、欺騙每一個喜歡他的觀衆,這是他作為演員的底線。

同樣是“老藝術家”,把六小齡童和遊本昌放在一起看,差距出來了

而這,也源于他所扮演的“濟公”的角色。

如果非要說遊本昌有沒有和六小齡童一樣受角色影響,我想,嚴格來說,有,但是他和六小齡童差別很大。

六小齡童一直以來都是沉迷于“孫悟空”這個角色而無法自拔,為此才做出了那些“荒唐事”,而遊本昌卻不一樣。他曾在一次采訪中說:

“20多年裡頭,(濟公)這個角色一直沒有離開過我,我一直在領悟,受益無窮。”
“我跟濟公,不是簡單的演員和角色的關系,因為我遇到這個角色,這個角色度化了我,我從他那裡得到的都是積極的東西”

不計較得失,堅守底線,恪守本分,不損人利己,無我利他濟世為公……這些“濟公”的優秀品質,在遊本昌拒絕欺騙觀衆的那一刻,就已經充分展現。

不僅如此,多年來,有很多演員都演過濟公這一角色,而當媒體詢問遊本昌的看法時,他隻是說,“隻要是勸人向善的(演)濟公,都是好的。”

同樣是塑造了一個難以超越的角色,将他的這份坦然與修為,跟六小齡童的“執着與較真”放在一起看,是不是差距就出來了?

同樣是“老藝術家”,把六小齡童和遊本昌放在一起看,差距出來了

如今,遊本昌早已剃度出家,潛心鑽研佛法。

偶爾,他會出演話劇,也會客串一些影視劇,2021年的那部《測謊人》中便有他的身影。同時,他還會拍一些小視訊,說着鼓舞人心的話。

其中不少都是他再次手拿破扇,身穿破衣的濟公扮相,将近90歲的高齡,舉手投足間卻依然還是那個癫狂可愛的濟公模樣。

同樣是“老藝術家”,把六小齡童和遊本昌放在一起看,差距出來了

引得網友紛紛誇他“親切”,盛贊他“德藝雙馨”。

但評論裡,沒有一個人說遊本昌是在消費經典角色。而同樣是靠一個角色吃一輩子的六小齡童,受到的待遇卻大相徑庭。

前面我們說到的他被網友吐槽一事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靠孫悟空這個角色吃一輩子的他,如今依然執着于西遊記情懷。

“中美合拍”的梗很少提了,前兩年,他又拉上汪粵、馬德華等《西遊記》演員合拍了一部電影《财迷》,然而僅上映3天便匆匆下架,票房隻有14萬。

同樣是“老藝術家”,把六小齡童和遊本昌放在一起看,差距出來了

想來,觀衆早已不再對他的情懷買單,最終票房慘敗,又一次被群嘲。

可以看出,相比于遊本昌的“活出自我,活得灑脫”,六小齡童成也猴哥,“敗”也猴哥,他将自己困在了角色裡,深受其累。

将他們二人放在一起看,能看出很大的差距,但我并不是想否定六小齡童,他有演技,演的孫悟空也十分經典。

而如今,他遭到質疑和嘲諷,隻能說他和遊本昌的選擇不同。

他們一個執着于名利,一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兩種不同的生活态度,代表了不同的人生選擇,由此便決定了他們所受到的不同評價。

是以,作為一名早已功成名就的老藝術家,能活成遊本昌這樣,不為世俗名利所累,灑脫自在,着實少之又少。

同樣是靠一個角色吃一輩子,有人被嘲“晚節不保,吃老本”,有人卻能守住“德藝雙馨”的稱号,這就是人生态度上的差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