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開通公衆号一年,發表原創文章100篇,當天成流量主 我的收獲

作者:張姐故事

2022年4月15日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開通公衆号一周年,發表原創文章100篇,當天成為流量主。

01

一年前,表妹鼓勵我開通公衆号時,我驚訝地張口就問:個人也能開公衆号?當時我對公衆号根本沒概念,以為隻用于企業、公司等集體機關,接觸後才知道“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是公衆号的口号。

開始自然是猶豫與畏懼的。一是文學功底實在太差,二是幾乎是電腦盲,連鍵盤上的Ctrl+V等鍵都不會用。

開通公衆号一年,發表原創文章100篇,當天成流量主 我的收獲

直到2021年4月14日晚上,在“學友書吧“”群裡,拜讀了仇老師推薦的王鼎均寫得“不要怕,不要悔”,才熱血沸騰起來。

想着開通公衆号能在衆目睽睽之下,倒逼自己堅持寫作,不斷提升自我,于是決定馬上行動起來,旅伴戲稱的“張大膽”必須實至名歸。

4月15日一早,趕緊通知女兒:“今天一定要幫我的公衆号取一個響亮的名字。”

“老媽,這有什麼好想的,平時大家都叫你張姐,你的閱曆又豐富,就叫“張姐故事”,既樸實又接地氣。”

“就這樣應付我?”

“不是應付,真的挺好的!”

“好吧。”

當晚,便拉着閨蜜坐在商場娛樂大廳的闆凳上,開通了《張姐故事》公衆号。公衆号需有筆名,便自作主張,名為序言。

其實開通那天,離我的生日隻差幾天,本可以在生日當天,将此作為禮物送給自己的,但當時,猶如焰火一點就着,實在是來不及了!

看過一段話“年輕的心态——就是對新生事物始終抱有熱情。”很慶幸,花甲之年的我,盡管白發蒼蒼,心态依然年輕。

02

由于基礎差,又是電腦盲,開始又以為必須日更,每天急得像關在封箱裡的老鼠兩頭亂串。有時選題不确定,一個内容寫不下去,又換另一個題材,坐在電腦旁,眼見着時間一分一秒地劃過,如坐針氈。

開通公衆号一年,發表原創文章100篇,當天成流量主 我的收獲

離晚上12點隻差半個小時,正要發稿,電腦操作又出了問題,真是苦不堪言。

有時外出很晚才回,隻有生拼硬湊地寫上300字(少于300字不能發),語病、錯别字連天,自己都不敢回看。

而公衆号文章一旦發出,是不能修改的,不像頭條在14天内可修正。

現在想來也是一件好事,一年的心血——100篇文章,也見證了我寫作的心路曆程及成長過程。

“自己的作品,就像自己的孩子,再醜也倍感親切。”

開通公衆号一年,是我磕磕絆絆、毫無章法地自嗨寫作的一年,因為不忘初心,是以收獲仍豐。

1)、寫作水準明顯提高,電腦打字日漸熟練。

朋友們礙于情面,見我慢慢寫作有些進步後才說:“哎,剛開始,你寫的語句都不通,我們都不好意思說。”

有的更直截了當:“你在學校是怎麼學的,連基本的字、詞、句都沒弄明白!”這些忠言逆耳,我聽着心悅誠服,因為知道自己的幾斤幾兩。

現在和自己相比雖有明顯提高,但标點符号、語病等基礎問題還時有發生,隻是頻率減少了。

原來不到500字幹巴巴的文章,寫起來都很費力,現在2000至3000字已順暢很多。

部分轉到“今日頭條”的文章都進行了擴充與修改,有些邏輯混亂的,也做了調整。

剛寫作時,因為打字像捉蟲,思路也不清晰,需用筆先在草稿紙上塗來抹去,基本成型後,再通過語音輸入至手機,然後再從微信轉到電腦上進行修改、排版……

現在基本可以在電腦上直接敲打了,有時也借助電腦語音輸入器。

2)、補充能量,看書、聽書細緻化。

越寫文章,越覺得自己無知、知識匮乏,文字蒼白無力。深知要提升寫作水準,必須輸入大于輸出的重要性。是以,現在堅持看書的時間比以往更多,選擇的書也更優質和有針對性。

退休後雖亡羊補牢看過不少書,但大多是囫囵吞棗。現在一本書會有重點地反複咀嚼,尤其會留意其寫作手法,并記下好詞、好句。

另外注重養成平時觀察事物的習慣,發現素材及時記錄在手機備忘錄裡,保證寫作的素材來源,做到“家有餘糧心不慌”。

說實話,現在我是有一肚子的話要表達,不缺素材,缺的是思考的深度與寫作技能。

每天做家務時,堅持聽《麥家陪你讀書》及喜馬拉雅等平台的優秀書籍和文章,有些好章節也回放着聽,使自己不斷受到熏陶,擴大知識面。

3)、養成自律習慣,做事更加專注。

一年100篇文章,平均一周2篇,有時還要寫自由稿,每天還要寫日記,2021年10月又開通了“今日頭條号”;加之還需詩與遠方,去年疫情期間,足迹仍涉及十個省,行程4萬餘公裡。

是以,對我來說,時間相當寶貴。根本沒時間去八卦、追劇,也不會占用更多刷手機的時間。

自然,人也變得OUT了,有些事已發生幾天,我都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聽說現在上稿最好是追熱點,熱點自帶流量,那我肯定是死定了。

不過,現在也不具備上稿水準,還是腳踏實地地靜心寫作吧!

去年夏天,在前往西藏阿裡旅行長達31天的路上,我還帶着不會使用的筆記本電腦,在同行老師的指導下,在疲勞颠簸的途中,或頭昏腦漲萬籁俱寂的高原上,堅持完成了公衆号的更新。

雖然倉促寫作品質欠佳,但對培養自律習慣還是有益的。

今年冬天閉門寫作,竟兩次忘了爐子上煮的東西,發現時鍋已燒焦,整個屋子籠罩在烏煙瘴氣中,後來才上了鬧鐘。

4)、寫作使自己由内而外地發生改變

寫作自然會接觸一些高人,如書籍、老師、編輯、大學教授……可以開闊視野,不斷拓展自己人生的寬度。

最近剛加入一個寫作群,年輕人居多,大多有上稿經曆,有的多達十幾篇。我應該是年齡最大、寫作最差的一位。

群裡有一位年輕的三孩寶媽高中老師,最小的才9個月,仍每天更新公衆号,每周學習複盤,且文筆優美,着實令人感佩。

寫作也能使你始終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心胸更加開闊。因為寫的大都是正能量的人和事,你會發現周圍每個人都有閃光點,值得你學習與借鑒。

現在經濟條件有所改善,但我卻對物質沒什麼需求,倒是買書比買衣服多了,覺得幸福指數越來越高,也更加從容與自信。

5)、記住感懷的人和事,讓文字定格回望。

人的生命是短暫而有限的,時間稍縱即逝。既然開公衆号的初衷是想記錄感懷的人和事,以及生活中的美好……

那就用樸實真摯的語言,表達我的真情實感。雖然文字粗糙,但還是得到了大家的肯定、鼓勵與支援,着實心存感恩。

為了銘記李伯伯對我們一家的恩情,我寫了《李興國伯伯周年祭》。忌日那天,他們全家看後都很動情:說一些描寫真實再現了伯伯當年的風采,一些細節幫他們找回了永久的記憶……

李伯伯曾經的同僚也留言:文章讓他們看到了李師傅柔情似水的另一面……

《帶你走進神奇的溫湯鎮》7集系列篇,不少人進行了轉載或收藏,要我帶去玩的不下十人,“你是不是溫湯的托?”有的甚至戲言。

我想文字的樂趣、意義和力量不過于此。

“不是厲害了再幹,而是幹了才厲害。”希望這句話能激勵我不斷前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