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過五十,再善良,也要在這幾個方面“狠”一點,硬心腸才是王道

人過五十,再善良,也要在這幾個方面“狠”一點,硬心腸才是王道

01

民間有句俗話:“人不狠,站不穩。”

一個人,如果他的内心不夠狠,相信他很難站得穩。尤其在如今這個複雜難測的世道當中,綿羊不會有好的結果,唯有猛獸,方能更長久地生存下去。

其實,叢林法則一直存在于我們的生活當中,優勝劣汰,殘酷篩選,這是誰都沒有辦法的事兒。我們唯一能夠做到的,隻能是練就一顆冷漠的心,冷眼看待這個殘酷的世道。

人過分熱情,會被人當成軟弱可欺;人過分心軟,會惹來别人的針對和打壓;人過分善良,會成為别人眼中的背鍋俠。

對此,有些人會特别疑惑,人類社會,又不是動物世界,為什麼非要搞“弱肉強食”那一套呢?

隻能說,人類本身,就是動物。隻要是生物,就一定要競争。隻不過某些人競争失敗了,隻能郁郁寡歡。而某些人競争成功了,便瓜分資源。

人,要想笑到最後,就得“狠”下心來。特别是中年人,上了年紀了,就不要有小孩子的僥幸心理了。

人過五十,再善良,也要在這幾個地方“狠”一點,别過分心軟了。

人過五十,再善良,也要在這幾個方面“狠”一點,硬心腸才是王道

02

人過五十,要在“拒絕”這件事上狠心。

自古以來,人們都存在一個缺陷——不懂得拒絕。

别人求你辦事,你自己不想做,但你不懂得拒絕。這個時候,你就會被人拿捏,根本不敢反抗。

别人找你借錢,你根本就不想借給他,但你礙于人情,最後還是把錢借給了對方。結果,不過是你用錢财換來了仇人罷了。

為什麼不懂“拒絕”,會惹來那麼多的麻煩呢?

因為我們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了,大部分心思都放在别人的請求上,一點也沒有考慮過自己。這,不就是做人的悲哀嗎?

學會“拒絕”,看似沒有人情味,可實際上,這對于我們來說有百利而無一害。試想,就算你幫了别人,别人就會念你的好嗎?

别天真了,在今時今日,别人不得寸進尺就不錯了。

是以說,在“拒絕”這件事上狠心決絕,那才是王道。

人過五十,再善良,也要在這幾個方面“狠”一點,硬心腸才是王道

03

人過五十,要在“斷交”這件事上狠心。

人到中年,朋友隻會越來越少,而不會越來越多。

首先是因為我們看透了,知道朋友再多,也不過是些過客而已,沒任何的價值。其次是因為我們感受到,與其把精力放在沒必要的過客身上,不如把精力放在家人身上。

在你看來,自己有沒有跟他人“斷交”的勇氣呢?

80%以上的人都沒有斷交的勇氣。在他們看來,朋友遍天下最好,多個朋友多條路才是真理,又何必得罪别人呢?

像這種想法,其實害慘了不少人。試想,對于某些關系,倘若我們該斷不斷,那最後不就必受其亂嗎?

有些人跟我們的關系比較好,那我們可以與之多往來;有些人跟我們的關系一般,那我們需要與之保持一定的距離;而有些人跟我們的關系特别差,那斷交就是最好的結果。

斷交,并非是絕情,恰恰是“你好我也好”的開始,做不成朋友,那就做陌生人。

人過五十,再善良,也要在這幾個方面“狠”一點,硬心腸才是王道

04

人過五十,要在“寬容”這件事上狠心。

現如今,不論是在網上,還是線上下,都存在一種“老好人”的觀點——做人還是寬容一點比較好。

寬容,一直被人當作是“善良”的行為準則。是以,我們甯可傷害自己,也要寬容别人,不再計較,就跟老好人差不多。

隻能說,老好人,永遠都隻能倒黴。因為你的寬容,隻會助長某些人的氣焰,讓别人更肆無忌憚地傷害你,這就是“自讨苦吃”的愚蠢做法。

不要認為自己的好可以換來别人的真心相待,不要認為自己的寬容能夠拯救一個人,更不要認為自己的善心能夠得到好報。

要知道,雷劈真孝子,财發狠心人。

有些人沒必要寬容,那我們要一輩子記在心上。而有些人不值得原諒,那我們就得表現出強硬的态度。至少,不要讓别人覺得我們沒有原則,軟弱可欺。

人過五十,再善良,也要在這幾個方面“狠”一點,硬心腸才是王道

05

人過五十,要在“少管閑事”這個問題上狠心。

有道是“是非隻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

這世間的是是非非,都是因為我們嘴巴太多而惹來的。這世間的煩惱,都跟我們強出頭的行為息息相關。

不論是嘴巴太多也好,還是強出頭也罷,其本質,終究還是“多管閑事”。

看到别人遇到了什麼問題,自己就一廂情願地去幫忙,生怕别人不知道我們好心一般。這樣的行為,又能有什麼好的結果呢?

看到别人遭遇到什麼不幸,自己就随随便便地伸出援助之手,還以為能夠得到别人的感恩。這,就很容易被白眼狼盯上,沒有好果子吃。

人到中年,有些事兒不該我們管,那我們就不要管太多了。做人狠心點,冷漠點,淡然點,多顧及自己,明哲保身。這,才是正道。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