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了,又到了釣魚的季節。
河邊、湖邊、池塘邊、水庫邊、水溝邊……凡是有水的地方,都能見到一個個目光炯炯、穩如泰山的中年男人。
他們隻有一個目的——釣魚!
南京有一列地鐵,甚至被譽為“釣魚專列”。

(來源:微網誌)
(來源:微網誌@江甯婆婆)
在年輕人看來,頂着大太陽忍受蚊子臭蟲的叮咬一坐一整天,簡直是世界上最無聊的活動。
動圖來源:soogif
但無欲無求的中年男性垂釣者們卻能廢寝忘食,把釣魚玩成了集定向越野、河流勘測、力學分析、心理戰、拉力賽于一身的極限挑戰運動。
動圖來源:soogif
當魚鈎、魚線甩入水中的那一刻,他們的精神獲得了極緻的愉悅感,足以擊退世界上任何一種苦痛。
動圖來源:soogif
釣魚修身養性、陶冶情操,還能給晚餐增加一道葷菜,幫着家裡跑赢上漲的菜價。
動圖來源:soogif
當然,如果修養不夠,也可能适得其反。
動圖來源:soogif
釣魚、釣更多的魚、釣更大的魚,是他們永恒不變的追求。
當然,世上任何事物都有正反兩面。
釣魚也可能有些意外收獲。
除了意外收獲,還可能收獲意外:
釣到地老天荒,不慎睡了過去。
動圖來源:soogif
最怕手腳一滑,落個兩手空空。
動圖來源:soogif
經曆大魚咬鈎,卻賠了夫人又折兵的人生起伏。
動圖來源:soogif
世界也總會懲罰那些三心二意的人。
這些意外畢竟還算事小,有時手一抖,釣魚會把男人傷得很深……
來看幾個悲慘的案例吧。
王先生,大晚上不回家睡覺,非要和朋友一起釣魚。
看到魚漂在動,以為魚兒上鈎,迅速收線。怎料魚兒沒咬鈎,魚鈎反而“咬”在了自己眉梢上。
王先生和朋友嘗試扯下未果,隻好到醫院看急診。
醫生檢查發現,魚鈎刺入眉梢皮下,萬幸沒有傷到眼球。
切開皮膚擴大傷道,把魚鈎的倒刺暴露出來後,醫生成功取下傷人的魚鈎,并對傷口進行清創縫合處理。
劉先生,同樣喜歡夜釣,收線時魚鈎紮在了眼球上,眼睛劇痛無比,立即來到眼科就診。
檢查發現,魚鈎從眼角膜的邊緣刺入,從角膜的中央區穿出。
醫生馬上為他進行了全麻手術,嘗試将魚鈎尖端的倒刺夾斷,再取出魚鈎,但沒有成功。最終隻好切開角膜,才将魚鈎取出。
李先生,還是夜釣,但裝備更新,用錨魚鈎捕魚。結果魚兒沒錨上,反而錨住自己的眼睛。
到了醫院,把醫生都吓了一大跳:一個碩大的錨魚鈎穿破眼球,導緻大量出血,視力明顯下降。
急診醫生趕緊為他取出了魚鈎,縫合眼球傷口。
但以後還需要做好幾次手術,分階段處理眼睛裡的積血、感染、白内障和視網膜脫離。但即便醫生積極救治了,李先生受傷的眼睛也無法恢複以前的視力了。
看到這裡,你還敢潇灑地揮舞魚竿嗎?
其實釣魚挺好的,能呼吸新鮮空氣,放松緊繃的心情。但一定要注意下面5點:
1.白天釣魚,需防紫外線
戴釣魚帽,防止陽光直射眼睛;光線強烈時,建議佩戴釣魚眼鏡,既能護眼,也能減少眼睛疲勞。
夏天釣魚還要注意防暑降溫,随身帶着太陽傘和水。
2.多多休息眼睛
釣魚需要長時間盯着浮漂,白天水面反光晃眼,加上河道、湖面通常風大,時間一長容易眼睛幹澀、迎風流淚、看不清東西等。
此時要閉眼休息,也可熱敷或使用人工淚液滋潤眼睛。
3.夜晚釣魚,更要注意安全
夜晚光線不足,影響判斷能力,甩竿和收線時注意魚鈎的軌迹,避免傷害自己或他人。
當然,最好也不要在複雜的水系邊上亂跑。
4.注意手衛生
抓魚、抓餌的手,洗幹淨前不要揉眼睛,以避免出現眼内感染。
5.發生意外千萬别自己處理
魚鈎尖端有倒刺,一旦被勾住眼睛或其他部位,千萬不要用力往外拔,以免造成更嚴重的損傷、感染甚至失明。
及時到醫院就診,由醫生進行專業檢查和處理。
記住這幾點,開心釣魚吧!
審稿專家:熊思齊|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眼科中心副主任醫師
*本文内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将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