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其實,所有好的婚姻,不過是這一個字

人們說:

“再好的婚姻,一生中也有100次想離婚和50次想掐死對方的想法。”

的确如此。

但重要的不是這100次想離婚和50次想掐死對方的想法,而是為什麼沒有,為什麼沒有離婚,沒有掐死對方?

當我們的關注點從婚姻中的争吵,轉移到怎麼才能解決争吵,在婚姻裡繼續過下去的時候,離好的婚姻就不遠了。

其實,所有好的婚姻,不過是這一個字

其實,所有的婚姻,不過是這一個字——忍。

01忍是成熟

小時候,媽媽總是忍不住把她在家庭關系中受的委屈,一遍一遍地講給我聽,尤其是她受的“婆婆氣”。年幼的我最疼媽媽了,真想馬上沖出來為媽媽撐腰,心裡想為什麼受了這些氣,還要忍着,為什麼不離婚?

媽媽最喜歡對我說的話就說:“要不是為了你,我早離婚了,也早死了,你一定要好好學習。”

對此,我深信不疑。

如今,我35歲,女兒5歲了。雖然和夫妻是相知相戀之後才結婚的,但8年的婚姻生活,也已經有幾次認真考慮過離婚了。

為什麼沒離?

和我的媽媽一樣,為了女兒。

其實,所有好的婚姻,不過是這一個字

我長大後,曾經恨透了媽媽那句“我是為了你才不離婚的”,也讀了一些關于講述“原生家庭”的書,對小時候媽媽這樣向我傾倒“情緒垃圾”,感到很氣憤。

可現在我身為人母,卻切身地體會到作為女人,作為母親在婚姻中的那份無奈與無助。

但我永遠不會和自己的女兒說出同樣的話,更不會把因家庭沖突産生的苦悶,講給女兒聽。

因為,我學會了忍。

我慢慢懂得這是一個成年人的必修課,更是作為媽媽的修為。其實,在婚姻裡,做媽媽比做妻子更難。做妻子,你面對的是丈夫,他是一個成年人,即便一時沖動講了不該說的話,他也有能力消化。但作為媽媽,面對幼小的孩子,有些話永遠不能說,一定要忍住。

如果說夫妻關系沒能使你成熟,更新做父母之後,在親子關系中,一定要明白忍的力量。

慢慢地,你就會明白,人生中,婚姻裡,沒有那麼多需要義憤填膺、動辄失控的事情。

其實,所有好的婚姻,不過是這一個字

尼采說:

“獲得真正自由的方法是要學會自我控制。那些精神自由,保持獨立思考的人也正是擅長于控制自己情緒的人。”

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忍住一時怒火,離好的婚姻、和諧的家庭就不遠了。

02忍是尊重

扪心自問,你們夫妻之間還有尊重嗎?

好友那天非常吃驚地告訴我,說:“原來這世間,真的有舉案齊眉的夫妻,我一個同僚幾代書香門第,她夫妻家也是,他們夫妻之間講話都是客客氣氣的,即便是吵架,也隻抓住問題的本質,說一句,讓對方反思反思。”

我聽後也是“長見識了”。

我們大多數普通人的婚姻可能都不是這樣的吧,而是像熱播劇《親愛的小孩》中那樣,丈夫會失控,妻子會歇斯底裡地指責丈夫,還要毫不客氣的說上一句——屎不臭,你非挑起來!

其實,所有好的婚姻,不過是這一個字

撒潑打滾都呈現過,什麼傷人說什麼!

可這樣過後呢?

對自己,對婚姻有什麼益處嗎?

我們都忘了人與人之間最起碼的尊重,TA在是你夫妻之前,首先是一個人!

好的婚姻不是沒有争吵,隻是沒有羞辱;好的婚姻不是沒有繁瑣,隻是沒有抱怨;好的婚姻不是沒有差錯,隻是沒有指責……

無論已經結婚多久,都不能不把夫妻做為一個最基本的人去尊重!

其實,所有好的婚姻,不過是這一個字

03忍是愛

還是那句經典台詞——喜歡是放縱,愛是克制。

雖說有些文藝,但的确如此。

就像養孩子,誰不喜歡孩子可可愛愛、幹幹淨淨、活潑可愛的小天使模樣。但自己有了孩子就知道了,孩子真的是一會兒是小天使,一會兒又是小魔鬼。一天天在鬥智鬥勇中穿衣、喂飯、洗澡、哄睡,累得精疲力盡。但我們對孩子的愛不會因為累、煩減去絲毫。

其實,世間的感情都是相通的,如果我們拿着母愛或父愛去看待愛情的話,就會明白,無論什麼感情都不可能隻有美好的一面,越深厚的感情,越會伴着焦灼、勞累,甚至痛苦。

而這,就是愛本身。

張愛玲在《半生緣》中寫道:

“也許愛不是熱情,也不是懷念,不過是歲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結婚多年,誰還會提“愛”呢?但因相愛而結婚的夫妻,雖在婚姻的圍城,但又哪一刻不在愛中呢?

其實,所有好的婚姻,不過是這一個字

曉角心語:

看過一句話:

“這個世界上,沒有天生就般配的兩個人,隻不過是一個懂得包容和遷就,另一個懂得适可而止。”

忍,永遠是雙方的;好的婚姻,永遠是夫妻兩人一同努力,互相影響的結果。

願我們都能遷就,也都懂得适可而止,在這個離婚已經并不稀奇的年代,呵護好自己的婚姻,享受家庭生活的美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