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雙奧女村長!她為何要在村裡築起冰雪“長城”

作者:京報網

每屆奧運會的奧運村都是個名副其實的小“聯合國”,是各國和地區代表團成員、媒體記者的賽時之家,“村民”的好口碑向來是衡量奧運會舉辦是否完美成功的重要标準之一。

對于奧運村大家庭來說,“村長”這個角色不僅需要有豐富的閱曆,出色的外交能力,更考驗着高超的管理水準。

雙奧女村長!她為何要在村裡築起冰雪“長城”

無上的光榮,艱巨的考驗。北京冬奧會期間,一向以幹練、知性形象示人的全國政協常委、北京市政協副主席、全國婦聯副主席程紅,擔綱延慶冬奧村“村長”這一重任。夏奧冬奧盛會的成功舉辦,讓北京成為世界上第一座“雙奧之城”,也讓曾經擔任2008年北京奧運會奧運村殘奧村副村長、2022年北京冬奧會延慶冬奧村冬殘奧村村長的程紅,有了兩次以“奧運村長”的身份參加“雙奧之城”的兩屆盛會,成為首位“雙奧村長”的難得機遇。

風雪中發出冬奧村“最強音”

雙奧女村長!她為何要在村裡築起冰雪“長城”

“獵獵戰旗已經吹響了沖鋒的号角。授旗即授命,誓言即出征。海陀山為證,讓我們的铿锵誓言回蕩山谷。”回想起今年1月20日延慶冬奧村開村誓師大會時帶領大家宣誓時的場景,程紅村長的語氣中依舊透着激昂,仿佛那一刻就在昨日。那一天,延慶剛下了今年的第一場雪,開村前誓師大會上,她飽含深情地說:“無暇開幕式,無緣閉幕式,沒有耀眼的高光,也沒有雷動的喝彩,有的隻是日複一日的平凡工作。厚重的工裝、密實的口罩、匆匆的腳步,我可能都看不清楚你花樣的臉龐,但深深地記住了你堅毅前行的模樣。你是平凡但偉大的冬奧村人,你是傲雪綻放的朵朵蠟梅。”現場年輕的志願者和年過半百的公安老将深受感動,無不潸然淚下。

誓言在耳,在風雪中發出冬奧村“最強音”。和14年前位于市區的奧運村相比,延慶冬奧村的環境要艱苦得多。在所有的團隊之中,冬奧村是運作時間最長、運作連續性要求最高的場館。連續53天的時間裡,村長和她的運作團隊在海拔千米的海陀山腰,每天起早貪黑,披星戴月。延慶冬奧村海拔1000多米,高度相當于兩個香山的“鬼見愁”。開始大夥兒沒什麼概念,但在山上住了幾天後,領教了“高海拔”的厲害。稍微有點感冒就感到頭暈憋悶,呼吸急促。延慶冬奧村所在的地點沒有村民居住,距離延慶城區也有半小時的路程,沒有城鎮依托,進入賽事封閉之前,必須要充分儲備好物資。

雙奧女村長!她為何要在村裡築起冰雪“長城”

延慶冬奧村在山區,冬季嚴寒也是一個重大考驗。因為平均溫度是在-10攝氏度左右,加上風,體感溫度就可能再降10攝氏度。每天24小時不間斷運轉,村長辦公室的燈幾乎一直亮着,正如運作團隊秘書長嚴晗所說:“無論任何時候,都随時随地能聯系到程紅村長,她無處不在。”忙起來顧不上吃飯、喝水都是司空見慣,不大的延慶冬奧村,村長不知道走過多少遍。疫情防控、衣食住行、文化展示……她要操心的事太多,幾乎每天,嗓音都要從清亮變得沙啞,千叮萬囑不嫌多,村長沒喊過一聲累。

每天淩晨四點多,村長辦公室的鬧鐘就響了。頂着星星,村長開始了一天的工作。雖然起得最早,但夜幕降臨時,她總是勸别人早點休息。“讓1300多名運動員有良好的參賽體驗,確定3600名從業人員平平安安、健康高效地工作是我作為村長的責任。”

會議記錄上畫出“神奇創意”

在這個臨時建立起來的小“聯合國”裡,語言不同、信仰不同、生活習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諸多的差異,村長不僅要全權負責村裡内部的一切後勤事務,還要讓運動員、教練員、官員和奧林匹克大家庭成員度過一段難忘的時光,滿意而歸,絕非一件易事。

想要打造一個有效率、有溫度、有品質的冬奧村,隻有堅強的意志力遠遠不夠,還需要創意和巧思。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期間,延慶村裡最為人稱道的“神奇創意”就出自這位蘭心蕙質的村長之手。沒人能想到,這份巧思誕生在一張會議記錄稿紙上。稿紙一側,是一段用黑色簽字筆勾勒的長城,城磚、城垛清晰可見,還有圈點标注的參數。有一天,村長在外開會,忽然靈機一動,當即就把這個圖案畫下來了。

村長為什麼在開會時突然想起畫“長城”呢?原來,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媒體和運動員在混采區要間隔2米距離。測試賽期間,隔開這2米的是鐵馬護欄,程紅看了幾次,雖然起到了隔離分區的作用,總是覺得有些生硬。“我們一直希望把它變得漂亮一點,有特色一點,當時沒有什麼好辦法,這個事就一直在我心裡。”

雙奧女村長!她為何要在村裡築起冰雪“長城”

靈感來自不經意,村長沒有讓它跑掉。“這裡是長城腳下的冬奧會,何不用上長城這個文化标志?” 抄起筆來一揮而就,“冰長城”就此誕生。程紅把創意發給了村裡的從業人員,僅僅用了三天三夜,勞工師傅就用玉渡山晶瑩剔透的冰,把“冰長城”築起來了。作為混采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均高80厘米的“冰長城”成為“網紅”出現在各個媒體的影像中。晚上,“冰長城”還會亮起淡黃色的燈光,成為運動員們拍照打卡的不二選擇。

更為默契有趣的是,冬殘奧會期間,各項設施要适應輪椅運動員的需要,降低高度。此時正好天氣轉熱,“冰長城”漸漸消融後“身高”慢慢下降了幾十厘米,懂事地自動完成了轉換,成了運作團隊的意外的收獲。

雙奧女村長!她為何要在村裡築起冰雪“長城”

“‘冰長城’既實作了隔離的功能,又非常美觀,效果非常好。”村長的創意得到了國際奧委會場館和賽事傳遞部負責人澤維爾·貝克爾的肯定。看着晶瑩剔透的“冰長城”澤維爾贊不絕口,連聲說:“這真是神奇的創意!延慶冬奧村是我見過所有夏奧會和冬奧會中最美麗的奧運村。”

賽時運動員之家不“打烊”

細節處見巧思,細節處亦見溫情。女村長親和力和細緻入微的特質,更加細心、更有耐心,為運動員、志願者們打造了一個溫暖的,“不打烊”的家。

雙奧女村長!她為何要在村裡築起冰雪“長城”

當年的北京奧運村曾服務來自204個國家和地區的2.4萬多“村民”,為舉辦此次北京冬奧盛會積累了寶貴經驗。借用2008年奧運會的經驗,村長缜密地考慮到把延慶冬奧村的五環辨別做結實,以免運動員爬上去拍照發生意外。可是跨越14年,她也要面對更多沒有遇到過的新問題,最為重要和棘手的當屬疫情防控。

為了防控萬無一失,運作團隊采取了很多措施,包括劃分三區兩通道、及時開展消殺、從業人員和運動員每日檢測核酸、針對相關人員及時開展隔離工作等等。在三個冬奧村中,延慶冬奧村是第一個實作全面動态清零的。

成績的背後,有女村長獨特的視角和方法。按照規定,密接人員可以參加訓練和比賽,除餐廳不允許進入外,跑步、走動、購物都是允許的。可這給疫情防控帶來了巨大挑戰。需要把密接人員辨識出來。但是怎麼做标記,着實費了一番功夫。

雙奧女村長!她為何要在村裡築起冰雪“長城”

村中日常例會時,有人提出,幹脆直接貼上黃色辨別,簡單明了。“如果在密接者證件上直接貼标,有可能讓他們被其他人歧視。”想到這,村長啟發大家,琢磨一個“體貼”的好辦法。原則就是,既能有效标注,又不讓密接者感到别扭。

經過一番讨論,村長的目光落到了吉祥物“冰墩墩”上,看着可愛的熊貓造型,她有了好主意。在密接人員證件上貼可愛的‘冰墩墩’彩色貼紙!這樣在裝飾的同時可以起到區分作用。為了最大程度照顧密接者情緒,運作團隊承諾隻把貼紙的“秘密”告訴餐廳服務人員。

如此巧妙的方法,很多運動員愉快地接受了。密接期結束的時候,就是揭标的時候,團隊特意準備了小老虎玩偶,鼓勵他們用貼紙換玩偶。

雙奧女村長!她為何要在村裡築起冰雪“長城”

女村長的柔性管理展現在延慶冬奧村的方方面面。冬殘奧會開幕當天恰逢“二月二龍擡頭”,從業人員沒有像正常那樣“挨家”敲門通知大家在樓下集合,而是用熱鬧的“舞獅舞龍”替代通知,鑼鼓一敲起來,人們樂呵呵地都下樓了。

雙奧女村長!她為何要在村裡築起冰雪“長城”

喜慶的中國結、六角宮燈、景泰藍物件兒、中醫藥展示……在充滿人文氣息的延慶冬奧村各處,不時有各國冰雪健兒興奮地打卡,記錄自己在北京冬奧會的美好瞬間。

雙奧女村長!她為何要在村裡築起冰雪“長城”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期間,延慶冬奧村運作團隊給66位運動員過生日、做蛋糕、送祝福。一位加拿大運動員由于訓練受傷,提前結束了冬殘奧之旅。臨走前,她有個心願,想和“雪容融”見上一面,聽到這個消息的程紅随即撥通了電話。女孩很激動,滿意地離開了冬殘奧村。

14年“雙奧村長”百煉成鋼

3月13日,随着北京冬殘奧會勝利閉幕,北京履行了申辦時的莊嚴承諾。一屆既簡約、安全,又精彩、非凡、卓越的冰雪盛宴,成為向世界交出的最好答卷。

雙奧女村長!她為何要在村裡築起冰雪“長城”

從開村笑迎八方客,到揮手送别四海友,程紅出色地完成了“雙奧村長”的使命。延慶冬奧村(冬殘奧村)雖小,卻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期間,接待代表團最多的非競賽場館,在連續53天不間斷運作中,累計接待124個代表團,1850名成員。運動員有了困難,她親自過問;志願者要離開了,她組織溫馨送别;國際奧委會的官員來訪,她忙前忙後,談心叙舊,盡顯風采。

有這樣一位剛毅、細心、巧思的女村長,延慶冬奧村果然赢得“村民”們的交口稱贊。自延慶冬奧村開村以來,寫滿美好祝願的心願球鋪成了一道靓麗風景線。英文、法文、俄文……各國文字不同,但相同的是字裡行間表達的對北京冬奧會的贊賞和支援。

雙奧女村長!她為何要在村裡築起冰雪“長城”

在和國際奧委會北京冬奧會協調委員會主席小薩馬蘭奇交流過程中,程紅村長回憶了2008年在奧運村與其父薩馬蘭奇見面的場景。小薩馬蘭奇激動地說:“感謝您依然記得與我父親交往的經曆,中國人民對我父親和我的國家抱有極大的善意。就像愛情故事裡,兩情相悅才會帶來美好的結局。”真誠的話語讓程紅的眼睛濕潤了。“中國經過14年的飛速發展,國家富強進入新階段,民族複興踏入新征程,大家的精氣神又不一樣了。成功舉辦冬奧會,不僅自豪,也更加自信了。”

14年,從夏奧到冬奧,“雙奧村長”早已百煉成鋼。如果說2008年自信中更多的是積極和昂揚,那麼2022年的自信更顯雍容和大度。就像程紅村長自己說的,中國用14年的時間讓世界看到了奇迹。北京成為全球首座也是唯一的“雙奧城市”,彰顯出新時代大國首都風範。有幸直接參與冬奧籌辦,在冬奧村一線為世界各地的運動員和官員服務,我深感無上光榮、無比自豪。

來源:北京日報用戶端 | 記者 張骜

流程編輯:U016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