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腦科學日報:預防中風導緻的神經元死亡有了新途徑

作者:腦科學世界

1,Neuron:新技術為預防中風導緻的神經元死亡提供了新途徑

來源:生物通

腦科學日報:預防中風導緻的神經元死亡有了新途徑

盡管中風影響廣泛,但仍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近日,來自康州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Neuron 上發表了一篇新研究。中風損傷是在氧化應激條件下,一種叫做TRPM2的離子通道與NMDA受體互相作用時發生的。研究人員在TRPM2上發現了一個短(16個氨基酸長)的序列,它負責導緻神經元死亡的互相作用。研究人員制造了一種肽,它模仿TRPM2序列,與NMDA受體結合,進而破壞了TRPM2和NMDA受體之間的互相作用。這種幹擾肽可以在中風後立即使用。在腦卒中小鼠模型中注射肽後,小鼠腦損傷從37%降低到18-19%。

閱讀連接配接:

《Neuron》新技術為預防中風導緻的神經元死亡提供了新途徑

2,颞葉癫痫老年患者的腦萎縮和認知特征與輕度認知障礙者相似

來源:精神障礙AI診療山西省重點實驗室

腦科學日報:預防中風導緻的神經元死亡有了新途徑

颞葉癫痫(TLE)患者常有病理性腦老化,表現出明顯的記憶缺陷,其與阿爾茨海默病前期階段的輕度認知障礙(MCI)類似。然而,目前尚不清楚遺忘型輕度認知障礙和老年颞葉癫痫患者相同的認知功能障礙是否有着相似的皮質和海馬萎縮。早發型TLE(EO-TLE)患者更容易發生颞葉硬化。晚發型TLE(LO-TLE)的病因包括隐匿性腦血管疾病,中風、頭部創傷和進行性神經退行性疾病,其中很大一部分病因尚不清楚。

近日發表在Brain 上的一篇研究首次使用定量成像和神經心理學資料,直接比較EO-TLE和LO-TLE患者與遺忘型MCI患者的萎縮和認知模式。該研究結果表明,颞葉癫痫患者與遺忘型MCI患者有着相似的MTL皮層變薄模式。此外,這種減薄模式并不直接與癫痫發作時間有關。了解颞葉癫痫、衰老、認知和神經退行性變過程之間的交叉可以促進早期診斷或指導新治療方法的開發。

閱讀連結:

颞葉癫痫老年患者的腦萎縮和認知特征與輕度認知障礙者相似

3,Nature子刊|科學家發現了一種防止破壞性癫痫發作的新方法!

來源:iNature Life

近日,來自都柏林聖三一大學的研究人員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線上發表了研究論文,發現了一種防止破壞性癫痫發作的潛在方法。過往研究表明,大腦微血管系統的破壞是每種情況的共同特征,特别是所謂的血腦屏障(BBB)完整性的破壞似乎是一個關鍵驅動因素的病理學。Claudin蛋白是關鍵結構成分,其中claudin-5是主要成分。該研究首次展示了人類癫痫與BBB中claudin-5水準之間的直接相關性。Claudin-5的局竈性和全腦消耗會導緻小鼠癫痫發作,claudin-5水準的恢複可以減輕癫痫發作和神經發炎。由于緊密連接配接調節局部離子環境,假設通過 claudin-5靶向的緊密連接配接穩定可能代表一種控制癫痫活動的獨特方式,特别是在治療抵抗的患者中。

閱讀連結:

Nature子刊|科學家發現了一種防止破壞性癫痫發作的新方法!

4,每年超過50%的人類受到這種疾病困擾,女性更容易成為受害者

來源:科研圈

一支由挪威科技大學流行病學家組成的團隊總結了從1961年至2020年底頭痛的流行病學研究,資料包括一般性頭痛、偏頭痛和緊張性頭痛,結果表明,每年全球有52%的人患有某種形式的頭痛疾病。全球範圍内,偏頭痛的患病率為14%,而緊張性頭痛的患病率則為26%。研究人員還發現,與男性相比,所有頭痛類型都更常見于女性群體。該研究結果于近日發表在Journal of Headache and Pain 上。

閱讀連結:

每年超過50%的人類受到這種疾病困擾,女性更容易成為受害者

5,自動語言分析在精神分裂症和精神病臨床高危綜合征中的應用

來源:神經疾病與精神衛生

精神分裂症發病率高,具有高自殺率和高緻殘率。近年來,對于精神分裂症的臨床研究熱點前移至精神病臨床高危綜合征(CHR-P)。語言分析常被用來研究患者的思維障礙。較早的語言分析常采用手動語言分析,費時費力,主觀性較強且準确度低。随着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自動語言分析(AAL)在精神疾病領域的應用也愈加廣泛,研究證明其效果可能優于手動語言分析。

近日發表在《神經疾病與精神衛生》上的一篇文章就語言采集方法、常見的名額及應用對AAL進行了介紹。AAL技術如同“顯微鏡”般可快速、準确地識别語言的細微特征,并探測出語言和精神分裂症的隐秘聯系。這不僅是了解精神分裂症風險及發作的有效途徑,也有助于促進精神分裂症防治關口前移。

閱讀連結:

自動語言分析在精神分裂症和精神病臨床高危綜合征中的應用

6,JEP|人與人互相了解的本質源自誤解

來源:SelfMindnSocialBrain

在當代社會生活中,算法決策已經被廣泛應用于諸多領域,甚至成為了某些重要決策的關鍵參考依據。算法具有“黑箱”性質,其決策的原理難以得到足夠清晰和充分的解釋,因而不被許多人所了解。我們對人類決策透明度的要求似乎遠遠沒有達到對算法的高度。是什麼讓人們覺得應該“差別對待”算法和人類呢?

近日發表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上的一篇研究認為,這種“差別對待”可能是出于一種解釋性深度錯覺 (IOED)——誤以為自己已經了解了事物的原理,但實際上根本沒懂。研究者指出,對于人腦還是算法的決策過程,都有可能存在IOED效應。當決策者是人類而不是算法時,人們對決策過程的IOED更強,這是由于投射的作用。

閱讀連結:

JEP|人與人互相了解的本質源自誤解

7,首次證明!那種“心動的感覺”,動物也有

來源:中國科學報

無論是腿上的狼蛛,還是戀人的短信,都會讓你心跳加速。其實,猴子也是這樣。近日發表在PNAS 上的一篇研究首次發現了非人類動物感覺自己心跳的證據——這一結果可能有助于在細胞水準上研究人類情緒。感覺内心世界的能力被稱為内感受。但内感受很難研究,主要是因為相關的大腦結構(如島葉皮層)位于“禁區”,如果不通過侵入性手術就無法進入。研究人員在恒河猴上的實驗表明猴子和人類使用相同的内感受線索,研究人員可以此研究心髒和腦島之間的聯系。

閱讀連結:

首次證明!那種“心動的感覺”,動物也有

8,抗抑郁藥的療效有多大呢?

來源:丁香園精神時間

迄今為止,抗抑郁藥和安慰劑在抗抑郁上的療效差異究竟多大仍有許多争議。研究人員注意到,将來自人内部變化分數的度量标準應用于治療間的差異比較存在許多問題,其中很少受到關注的是,如此程度的治療-安慰劑差異在抗抑郁試驗中是否都可以實作。研究結果表明,當安慰劑反應大且多變,退出率高,評分标準的下限妨礙了大的改善時,大的效應值實際上是難以獲得的。即使是理論上近乎完美的慢效抗抑郁治療,也無法達到某些作者推崇的抗抑郁藥治療的療效界限。我們應當重新考慮對平均差異或效應值界限的依賴,以判定重度抑郁中幹預的臨床意義。

閱讀連結:

抗抑郁藥的療效有多大呢?

審校:Simon

題圖:攝圖網

前 文 閱 讀

1,腦科學日報:運動可保護大腦,降低癡呆風險

2,腦科學日報:可以轉移到大腦的癌細胞有什麼不一樣?

腦科學日報:預防中風導緻的神經元死亡有了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