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線上”到“鍊上”——對加密藝術身份屬性的思考

作者:美術觀察

文 / 王之綱、久子

内容摘要:數字時代下,加密藝術可以說是藝術與科技融合的代表性産物之一。事實證明,藝術品的傳播媒介從傳統的“線下”到數字時代的“線上”再發展至區塊鍊的“鍊上”,其所展現的不僅僅是展覽空間的轉換。在加密技術的支援下,藝術作品所凸顯出來的身份變革,更加值得關注與研究。文章首先梳理加密藝術的概念,然後重點讨論加密藝術的身份屬性,最終展望加密藝術的未來發展:随着技術血液不斷輸入,加密藝術的未來一定不僅限于數字貨币玩家圈層,它會融入人類的日常生活,與人類的生存發展息息相關。

關鍵詞:加密藝術 NFT 區塊鍊 元宇宙

藝術與科技自二者誕生之日起就已經孕育了融合基因,允許它們之間可以進行創造性的互相作用進而産生新的面貌形态。從古希臘時期畢達哥拉斯學派的“黃金分割”,到20世紀末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使用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創世之柱”〔1〕,再發展至數字時代下形形色色的數字藝術品。這些事實告訴我們,藝術與科技已經越來越難舍難分。

加密藝術,無疑是藝術與科技融合的代表性産物之一。從1993年哈爾·芬妮提出“加密交易卡”的概念,到2021年邁克·溫克爾曼(昵稱:Beeple)的《每一天:前5000天》以6930萬美元的高昂價格成交,加密藝術在藝術領域聲名鵲起,引起了國際和國内藝術界的高度關注。加密藝術用事實告訴我們,它已經切切實實引發全球藝術圈的變革。目前,各種各樣的加密藝術交易市場已經出現,如Nifty Gateway、Rarible、SuperRare等,這些線上平台,已經實作了拍賣行、畫廊和策展人的功能。

藝術品的傳播媒介從傳統的“線下”到數字時代的“線上”再發展至區塊鍊的“鍊上”,所展現的不僅僅是展覽空間的轉換,其身份屬性的變革,更加需要思考和讨論。

一、當科技注入藝術:加密藝術的誕生

想要厘清加密藝術的概念,首先需要厘清區塊鍊技術和NFT(Non-fungible Token)的概念。

區塊鍊技術作為各種加密貨币的基礎,出現在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從本質上來講,它是一個共享資料庫,存儲于其中的資料或者資訊,具有“不可僞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開透明”“集體維護”等特征。是以,區塊鍊一直在增長,且沒有中間人。

NFT是基于區塊鍊技術的非同質化代币,與同質化代币相對應。例如我們熟知的比特币,就屬于同質化代币的一種。同質化代币是可以替換的,兩枚比特币之間沒有差別,持有者究竟擁有哪一枚并不重要,因為它們具有相同的特征、價值和權利,NFT則不同,每一枚NFT具有不同的價值,不能進行替換。〔2〕基于NFT的非同質化特征,可以為數字資産或數字藝術品提供其獨一無二的價值屬性,而這種“獨一無二”與藝術品的“獨創性”,尤其是傳統藝術品的“不可複制性”特征不謀而合,加密藝術無疑成為當下最火爆的NFT應用之一。

由此,可以厘清區塊鍊、NFT、加密藝術三者之間的關系:區塊鍊為NFT提供了技術基礎,而加密藝術是NFT的應用之一。區塊鍊最近以多種方式塑造了文化産品的供應和消費。而加密藝術,是将傳統藝術品或數字藝術品通過區塊鍊技術進行著作權或所有權确權的一種方式。加密藝術背後的時代精神源于“非物質化藝術”的概念,拒絕傳統的藝術市場和規則。〔3〕加密藝術可以看作是“限量版數字藝術”,在區塊鍊上以令牌的方式進行加密注冊,并進行流通和交易。

二、利用區塊鍊進行确權:加密藝術的身份屬性

對于藝術作品來說,“身份”至關重要,它代表着藝術作品的來源和歸宿。加密藝術比之傳統藝術,其最有代表性的身份變革可以歸納為疊代與社交。

1. 疊代屬性

傳統的藝術作品,其身份決定于作品的所有者,在未流通售賣之前,它屬于藝術家,售賣之後,它屬于收藏家或買家。其根源在于傳統藝術品的創作、收藏、觀看及交易分屬不同的個體或機構。加密藝術則打破了這種各個部門分别獨立的狀态。在區塊鍊技術的支援下,一方面,加密藝術破除了傳統交易市場的中心化特征,允許藝術家和其他中介的民主化。在加密藝術領域,藝術品的歸屬遵從“先到先得”原則,不對稱資訊正在減少,中介名氣的影響力逐漸喪失,在這種情況下,每一個人都有創作、支援和收藏加密藝術品的高度内在動機。是以,往複定位是比較常見的:藝術家可以成為觀衆、成為收藏家,觀衆在進行藝術欣賞的同時也可以進行藝術創作和收藏,而收藏家亦可以成為藝術家,所有參與藝術活動的群體最終會産生更為廣泛、更加緊密的聯系,且其身份可以互轉和交叉,所有人将會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共同打造藝術傳播的多元生态。

另一方面,任何藝術家都可以為他所創作的藝術作品鑄造一個NFT,那麼這個作品的屬性将被編碼到區塊鍊的智能合同中,藝術家可享受可持續性财務收入,并且這些加密藝術資産可以被通路者觀賞,進行二次、三次、甚至N次創作,而這些數字資産的産生、确權、定價、流轉、溯源等過程将全部被區塊鍊技術記錄、運作,并無限期地延續,形成不斷流動的藝術作品。每一個初始作品都可以形成一個宇宙。并且,當今許多加密藝術都可以捆綁更複雜的程式,比如鍛造、制作、贖回、随機生成等,讓加密藝術的展現形式充滿了各種可能性。〔4〕例如,NFT項目《謎戀貓》(CryptoKitties),藝術家會在作品中程式設計寫入貓咪的繁育機制代碼,通過代碼程式可繁育出具有個體特征的寵物貓咪。而這些所有繁育生成的貓咪,共同構成了“謎戀貓宇宙”。這種身份的不斷疊代和擴張,是傳統藝術無法比拟的。

從“線上”到“鍊上”——對加密藝術身份屬性的思考

NFT項目謎戀貓(CryptoKitties)的安全性及獨一無二性 圖檔來源:https://www.cryptokitties.co/

2. 社交屬性

傳統藝術作品,往往是精英階層的象征和展現。比如大陸古代的青銅器、玉器、瓷器等藝術品,平民階層難以接觸。比起這些被束之高閣的傳統藝術,加密藝術根植于網際網路,天然地包含了屬于網際網路的社交屬性。一方面,從藝術家的角度看,由于中間市場的消失,藝術家需要在網絡平台建立品牌和粉絲社群,形成社交生态;另一方面,從加密藝術本身來說,目前很多加密藝術往往是一套可以分成多份,并且每一份都進行了編号加密。那麼擁有其中一份的所有人就形成了在同一件作品收藏上共同的社交關聯,進而形成潛在的收藏社會網絡。而加密藝術的投資價值,則很大一部分在于它的社交屬性。“是否有群體認可并願意收藏他”成為一個衡量标準,這就與傳統藝術的收藏具有明顯的差别。例如,加密藝術圈的代表作品《加密朋克》(CryptoPunks)的誕生之初,任何擁有以太坊錢包的人都可以免費領取,但當10000個像素朋克全部被領取之後,再想擁有它的人隻能通過購買和競價擷取。但是,很多第一批擁有者并不願意将其進行出售。這就意味着,《加密朋克》已經呈現出一種由于加密藝術圈層化和社群感以及稀缺性和低流動性所創造出來的收藏價值。截止到2022年初,最貴的朋克價值已經達到758萬美元。

從“線上”到“鍊上”——對加密藝術身份屬性的思考

加密朋克(CryptoPunks)銷售排行榜 圖檔來源:larvalabs.com

三、元宇宙背景下對加密藝術未來的展望與思考

從曆史的角度來看,任何新技術從誕生到真正被大家接受,最終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都需要一個過程。目前加密藝術正處在誕生之初的階段,關于加密藝術的應用還停留于數字貨币玩家圈層,但随着元宇宙土壤的不斷肥沃以及加密藝術自身的不斷發展,相信其未來一定能打破圈層,融入人類的現實生活。下面分别從加密藝術的創作、加密藝術的市場兩方面展望加密藝術的未來。

1. 藝術創作的多元化與日常化轉向

加密藝術是真正根植于網際網路的藝術,它有着巨大的包容性,既拓展藝術家的創意空間,又歡迎各種學科職業背景的人進行藝術創作。加密藝術并不拘泥于傳統的圖檔形式,它的表現形式可以是像素、可以是動圖,可以是影像,甚至是利用程式設計技術自動生成的藝術品形态。随着元宇宙土壤的不斷肥沃,在未來會為加密藝術提供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在元宇宙的虛拟環境中,創作者可以徹底擺脫材料、裝置對自身的限制,利用自己在元宇宙中的“化身”充分使用各種工具直接創造加密藝術資産,并且這些作品可以被通路者觀賞和創作疊代,形成充滿網際網路印記的流動作品。在此種背景下,加密藝術的創作會徹底擺脫傳統藝術單一的身份屬性,形成一種多元的創作生态。

除了多元的創作生态,加密藝術在未來更為明朗的趨勢是其應用領域的拓展,它不再僅僅是單純的藝術品,還會逐漸融入人類的日常生活,與人類的生存發展息息相關。根據上文,加密藝術具有傳統藝術不可比拟的社交屬性,擁有某一系列中的一份加密藝術産品的所有人就形成了在同一件作品收藏上共同的社交關聯。基于此,如果将現實生活中展覽館、博物館的數字票根利用程式設計自動生成圖像,并為每一張票根鑄造NFT,觀衆每進行一次參觀,都将獲得一個獨一無二的加密藝術作品,這些票根可以被收藏、欣賞甚至流通,而一切都将被記錄,形成每個人的個人印記,而同一場次的人還可以形成同一個社交群體。在未來或許會出現這樣一種場景:兩個新結交的朋友,通過加密藝術的收藏,竟然發現10年前兩個人看過同一場演唱會。

2. 藝術市場的部落化與元宇宙轉向

加密藝術交易市場SuperRare的創始人喬納森·帕金斯(Jonathan Perkins)認為,加密藝術是“古老領域的新想法”。這個看似沖突的命題給予我們很多啟發。麥克盧漢曾将人類曆史分為四個時期——部落時代、文字時代、印刷時代和電子時代。在四個時代中,麥克盧漢尤其偏愛部落時代。在他看來,部落時代依賴于口語的傳達,而口語是即時且具有現場感的,它僅僅存在于它被聽到的那一瞬間,人們必須不斷地分享、複述和傳遞。是以,“原始人”的生活比他們識字的後代更加豐富、複雜。“原始人”對社群也有着更深的感情。但是,文字和印刷術的發明卻從根本上改變了這種符号環境。文字和印刷術雖然帶來了理性,但卻導緻人類從集體主義到個人主義的轉變。同時,大規模生産的文本制造了知識的權威,建立起中心與邊緣的差異,而這些理性的、個人的、中心的文化,肇始了現代社會的種種弊端。

元宇宙的到來打破了“脫部落化”的桎梏,在元宇宙中,人們可以通過各自的數字化身彼此交流和交往,并在元宇宙中休閑娛樂、賺錢消費、藝術創作。這就讓人類重回部落時代,人類可以即時地與任何人、任何地域保持聯系,重新走向整體化。但需要強調的是,元宇宙并不是恢複了部落文化,而是發展了部落文化,“部落”的概念已經從當初彼此獨立的小群落發展為整個“元宇宙部落”,雖“重返”,但通向“未來”。在此種背景下,可以預見加密藝術未來的流通市場會轉向元宇宙,加密藝術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自由度在元宇宙空間中流動。例如,在元宇宙中舉辦VR的加密藝術展覽,全球的愛好者都可以通過化身在其中觀賞交流,形成生态族群。

結語

雖然加密藝術具有很大的發展前景,但需要注意,加密藝術的核心仍舊是“藝術”,其價值取決于藝術家的創作思維和創作追求。藝術從誕生之初就離不開人類的生産勞動實踐,藝術家仍舊需要觀察生活、提煉生活。尤其加密藝術根植于網際網路,依托于區塊鍊技術,藝術家更應該聚焦于人類在網際網路,甚至是在元宇宙中的生存和發展,創作藝術作品。如果本末倒置,将加密藝術作為一種技術噱頭,它勢必會成為“皇帝的新衣”。正如當代藝術批評家羅傑·金堡在其《藝術的災難》中的批評——“我們已經忍受任何東西都可以是藝術這種令人眩暈的事實的後果很多年了”。由此,人們在接受加密藝術的同時,仍舊需要不斷用一種審視和反思的眼光去看待它。

注釋:

〔1〕“創世之柱”本是一張鷹狀星雲中星際氣體和灰塵的照片。但由于它達到了一定的審美價值,頗似浪漫主義風景畫,喚起了人們的迷戀和驚奇,吸引非專業人士參與科學,并提高了公衆對科學的興趣和支援。Fausto Fraisopi, From Aesthetic to Epistemic Structures and back: Complex Dynamics between Art and Science. Aisthesis. Pratiche, linguaggi e saperi dell’estetico 12.1 (2019): 41-54.

〔2〕楊嘎《加密藝術:數字藝術向元宇宙遷移的“擺渡人”》,《美術觀察》2021年第11期。

〔3〕Sheila Bsteh, From Painting to Pixel: Understanding NFT artworks. Rotterdam: Universidad Erasmo. Disponible en formato digital aquí (2021).

〔4〕季濤《NFT加密藝術市場的未來》,《藝術市場》2021年第7期。

王之綱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資訊藝術設計系主任、副教授

久子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資訊藝術設計系博士後

(本文原載《美術觀察》202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