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兒子對不起,父母做錯了,不應該奪走屬于你的苦和累

上一篇文章釋出後,有很多朋友給我留下了發自内心的評論。是以,我今早用了幾個小時的時間,對大家的評論,逐一進行了回複。

留言的朋友裡,有教育孩子成功的,也有和我一樣失敗的。

是以,我仔細地看了每一位網友的留言,得到了一些啟發和經驗。我漸漸明白了,我到底錯在了哪裡。希望我總結的東西,能夠對年輕的父母們,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一些啟發。

兒子對不起,父母做錯了,不應該奪走屬于你的苦和累

老話講得好,“3歲看小,10歲看老”。現在想想,真的太有道理了。

我來解釋一下原因,先講一下,我們失敗的地方。也是我們夫妻因為孩子問題,分歧最大、争吵最多的地方。

以前我工作比較忙,家裡的父母也指望不上。是以,從孩子出生到國小四年級,幾乎都是我媳婦一個人帶着。可以說,這些年我媳婦受了不少的罪。我以前工作太忙,照顧家裡的重擔都壓到她一個人身上,照顧我們父子的飲食起居,可以說是照顧得無微不至。

現在她最不願聽到的,就是我說她“對孩子照顧得太好了”,每次聽到這句話,她都要和我急。

咱們就從國小一年到四年級的學習生活說起吧。

兒子對不起,父母做錯了,不應該奪走屬于你的苦和累

先說說學習上的過錯吧。

回想起一年級開始入學的時候,和很多父母一樣,心裡真的很緊張,看着那麼小的個頭,慢慢第一次走進校園,心裡真的太激動了。

從這天開始,就是早接,晚送。要說現在的孩子真的幸福,天天的車接車送的,走路都很少。

一年級學的東西也簡單,認字,認數,簡單的加減法。 那時有不會的我們都會認真地講解。孩子也能跟上學習的步伐。

二年級開始學習乘法口訣。 我特意給他做了一款手機小遊戲,他用了不到2個小時的時間學會了,乘法口訣。他是他們班裡最先學會的一個。被老師一誇獎,當時高興得不行。

三年級、四年級,開始學習的内容開始加深了,每次做作業就開始拖拉。每次看到他做題有些吃力,開始時我們耐心地給他講解。後來時間長了,有的時候遇到比較複雜的問題,就直接告訴他怎麼答。時間一長就發現,他不會的問題越來越多。

當時以為可能是孩子小,老師的教學方法有問題。是以,我們夫妻就開始看書,再給他講解知識點,也不知道他聽沒聽進去,我們卻累得不行。那時我們也在想,現在才上國小,時間還有很多,是以就沒太在意。現在想想,可能那時他的思想就開始變化了。他做題時就出現了,不愛思考,開始依賴我們幫他做。這時就已經缺少了學習的主動性。

兒子對不起,父母做錯了,不應該奪走屬于你的苦和累

再說說生活上的過錯吧。

我們就是照顧得太周到了,從一年到四年級基本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更不用說幫着父母撿碗做飯,洗衣服襪子了。毫不誇張地說,他的臉有些時候,都不一定是自己洗的。每天的書包,都是他在前面走着,我媳婦在後面幫他背着書包。有時候還要背着他上樓。後來我就勸我媳婦,應該讓他受點苦。我媳婦總說,他太小了,拿不動。吵了幾次,也沒辦法。偶爾我去接他,他就知道自己背書包,都是我在前面走,他在後面背書包。

這裡引用國文課文中的一句話,“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古人留下的經典語句是非常有道理的,看看我們都做了什麼。

對于現在的孩子來說,他們所要受的就是學習和生活兩種苦。學習的苦,就是養成愛學習、愛學習、愛專研的鍛煉過程。生活的苦,就是讓他能夠自食其力,能照顧好自己的飲食起居的鍛煉過程。

兒子對不起,父母做錯了,不應該奪走屬于你的苦和累

孩子學習的苦,該看的書,我們幫着看了。以為都傳給他們了,卻忘記了看書的過程,本身就是鍛煉學習的過程,也是讓他愛上學習的過程。

孩子生活的苦,我們幫他受了,他卻缺少了“由繭化蝶”的過程,隻有經曆過痛苦,他才知道,很多東西都來之不易。

是以,是我們害了孩子,把他們培養成了懶惰、不愛用腦、做事不能堅持的孩子。

最後引用一位網友的評論“你們都掰開揉碎喂流食,怎麼能指望他徒手捉鷹烤了吃?”

在這裡,向我的兒子表達一下,我深深的歉意。對不起,兒子!爸媽不應該奪走本該屬于你的苦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