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今日谷雨,雨生百谷,開落淡然

今日谷雨。

每個節氣,

都有其最具标志性和特征化的天氣。

谷雨時節,風和則暖,風勁則寒。

《詩經》有雲:“習習谷風,以陰以雨。”

谷風,即溫潤的東風,可以善解人意地送來及時雨。“谷得雨而生”,是以稱之為谷雨。

每年的4月19日~21日時,太陽到達黃經30°時為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說。

今日谷雨,雨生百谷,開落淡然

谷雨,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六個節氣,也是春天的最後一個節氣。作為春天最後的一抹春色,值得珍惜。

谷雨分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鳴鸠拂其羽;第三候為戴勝降于桑。”是說谷雨後降雨量增多,浮萍開始生長,接着布谷鳥便開始提醒人們播種了,然後是桑樹上開始見到戴勝鳥。

俗話說得好,“清明斷雪,谷雨斷霜”。

谷雨節氣,意味着寒潮天氣基本結束,是播種移苗、埯瓜點豆的最佳時節。此時氣溫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類農作物的生長。

今日谷雨,雨生百谷,開落淡然

清明谷雨,正值暮春季節,可謂一年中非常重要的節氣時段。春光明媚,萬物複蘇,不僅适合人們踏青尋芳,同時也是大家着重養生的關鍵時間,即采天地之氣、借草本之力,喚醒沉睡一冬的肌膚和身體。

“谷雨前,好種棉”,又雲:“谷雨不種花,心頭像蟹爬”。自古以來,棉農把谷雨節作為棉花播種名額,編成諺語,世代相傳。

今日谷雨,雨生百谷,開落淡然

谷雨節氣還有豐富多彩的習俗,展現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祭海、禁蠍、摘茶喝谷雨茶、食香椿、祭祀文祖倉颉、桃花水洗浴、賞牡丹等習俗。

今日谷雨,雨生百谷,開落淡然

雨生百谷 春意盎然

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谷雨,三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于水也。”谷雨将“谷”和“雨”相聯系,有着“雨生百谷”之意。正如農諺所言,“谷雨種棉花,能長好疙瘩”,這時候降水增多、光照充足,利于水稻、玉米、棉花等農作物的種植與生長。

以五天為一候,古人将谷雨分為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鳴鸠拂其羽;三候戴勝降于桑。”谷雨時節,點點浮萍開始在水面上蔓延開片片春綠;田野四下回蕩着布谷鳥“家家種谷,勿誤農時”的啼鳴呼喚;桑樹枝頭,高聳羽冠的戴勝鳥迫不及待開始築造新巢、孵育雛鳥。

今日谷雨,雨生百谷,開落淡然

忙裡偷閑 采茶品茶

谷雨時節雖正是農忙之時,但人們也會“忙裡偷閑”,進行各式各樣的春事活動,留住最後一抹春色。

俗話說,“谷雨三朝看牡丹”,此時,正值牡丹盛開之際,賞牡丹便成為谷雨時節人們欣賞大好春光的一大樂事。時至今日,這項活動仍然被保留了下來。每年四月,山東、河南等地都會舉辦大型的牡丹花會。

“正好清明連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間”,在南方地區,人們還有在谷雨時節采茶品茶的習俗。此時的茶葉色澤翠綠,葉質柔軟,即雨前茶,又叫二春茶。

在北方地區,因氣溫稍低于南方,此時正是香椿新鮮上市的時令,民間便有“三月八,吃椿芽”的習俗。俗語有雲,“雨前椿芽嫩如絲,雨後椿芽如木質”,谷雨食香椿不僅營養價值豐富,還可以将春的美好轉化成味蕾的記憶。

今日谷雨,雨生百谷,開落淡然

谷雨時節,春盡,春意卻不盡。

經曆才知珍貴,解封不是解防。

時下的沈陽,滿目清翠,生機盎然。

有序的複工複産,久違的車水馬龍,

城市的喧嚣繁華,來之不易的抗疫戰果,

戴好口罩,做好防護,守好綠碼。

所有人都要珍惜這最後的一抹春意。

疫情磨砺過的我們,

更加懂得生命就是一場經曆。

讓我們一起期許花開的絢爛,

也靜賞花落的淡然。

天地萬物依舊明媚可愛,

即将到來的夏日時光,更值得期待。

今日谷雨,雨生百谷,開落淡然
今日谷雨,雨生百谷,開落淡然

谷雨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下個節氣是立夏。

你準備好擁抱夏天了嗎?

今日谷雨,雨生百谷,開落淡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