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谷雨生氣方盛,一年彈指又春歸

自然、社會和人生一樣,就是不斷地相遇,也是不斷地告别。聚散兩相依,每一次相遇與重逢其實也就在預示着一場離去和告别。

而每一次的離别,都是為了更好地相逢。譬如節氣,由冬入春這一路走來,告别一件件舊日往事,又走入一段段嶄新風景——

當我們還沉浸在清明時節的雨紛紛裡,一步一回頭,痛呼魂兮歸來;末春谷雨就歡快地一步三跳,又生氣方盛地到了;而不遠處,立夏眨巴着眼睛,正在醞釀磅礴之勢,早有點急不可耐了。

習習谷風,以陰以雨;落盡千花飛盡絮,一年彈指又春歸。谷雨,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太陽黃經為30度。它的到來意味着時值暮春,之後便不免令人憐春惜春,要告别這一年的春天了。

谷雨生氣方盛,一年彈指又春歸

谷雨收寒,茶煙飏曉;柳結濃煙,楊飄花雪。正是牡丹時候。有暖意,但熱未至;有涼風,但寒已消。擡望眼,天高地闊,山長水遠,茫茫蕩蕩:冬已衰落,春正強盛,夏待崛起。三國演義,鏖戰猶酣。

清明斷雪,谷雨斷霜。這原本就是春的天下。雖說雨水和冷空氣不時來擾,氣溫起起伏伏,厚裝還沒有徹底退場;但春發動的最強攻勢,步步為營鲸吞着冬的最後疆土,其勢力範圍至此已覆寫大江南北、長城内外。

夏季勢力眼下依舊十分單薄,真正的夏天并未到來;但這時氣溫升高較快,還處于熱身狀态的夏咄咄逼人,在逐漸蠶食春的領地,不時有一些地方出現超前版炎熱,讓人錯覺是否半隻腳已經踏入夏天。

春色将闌,莺聲漸老。物色之動,心亦搖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不剛不柔、不寒不熱、不燥不濕的迎來與送往,竟是兩番風物。

不管怎麼說,谷雨春光曉,山川黛色青。有道是,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最美人間四月天。像極了一幅濃墨相宜的水墨畫。

谷雨生氣方盛,一年彈指又春歸

是月也,春物方蕩,陽氣發洩,雨生百谷。一時間句者畢出萌者盡達,春物芳草似天台,飄香野花遍地開,草木曲的直的都冒出地面,勃勃生長。

落絮遊絲三月候,風吹雨洗一城花。最是一年春好處的如酥谷雨,又有哪些鳥語花香呢?

——泛水浮萍随處滿,舞風輕絮霎時狂。谷雨一候萍始生。萍者,與水相平故曰萍。漂浮植物,成群生長;靜以承陽,全草入藥。此候雖單言萍,亦泛指陽春三月水生植物集體春生也。萍水相逢,遂成知己;轉身錯過,又相見恨晚。有愛有恨,故有詞曰,留春住,笑幾許浮萍,舊夢迷殘絮。

——鳴鸠拂其羽,四海皆陽春。再五日,谷雨二候鳴鸠拂其羽。布谷布谷,磨鐮扛鋤。緊接着獨來獨往的春神布谷鳥翩翩起舞,開始催耕。鳴叫四聲一度,凄厲宏亮、圓潤空靈。由于朝催夜促,千叮萬囑,常常啼出血來,滴下的血就化成了火紅杜鵑。故亦名紫鵑、子規、伯勞是也。

——星點花冠道士衣,紫陽宮女化身飛。又五日,谷雨三候戴勝降于桑。戴勝,又叫雞冠鳥,屬少數鳥族。其羽冠高聳,鳴叫時更起起伏伏,形狀色彩奪目,酷似女子用彩色布條剪裁出的頭飾玉勝,故名。暮春蠶事既登,桑葉繁盛。開始有戴勝在桑樹上築巢孵育雛鳥了。

谷雨生氣方盛,一年彈指又春歸

世界存在了幾十億年。人呢,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隻能算是初來乍到。

百年三萬日,一别幾千秋。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之始終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無論你來了多久,是黃發還是垂髫,既然降臨人間一趟,就得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因為人這一生,最重要的就是有一副好身體。一場肆虐的疫情,更讓人們明白了健康的難得。

節氣是人生存的時間和背景,也是生産生活的指南。人生自然中,陽光雨露風。理當跟太陽走,随季節養,按時辰調。順時而生,得時而為;雖偶爾逆時而動,但一定不可失時。春三月夜卧晚起;夏三月夜卧早起;秋三月早卧早起;冬三月早卧晚起。起居有常,養其神也。這是最值得養成的一個極好習慣,也是人生在世最好的富養。

谷雨生氣方盛,一年彈指又春歸

大地因有綠色,而生機勃勃;天空因有雲朵,而神采奕奕。在時雨乃降,土膏脈動,萬物逢時,五谷百果乃登的時節,最該做的,就是形式不拘,取己所好;運動起來,持之以恒。或穿行于和風中,或奔跑在陽光下,登高望遠,遊目騁懷,使春氣升發有序,令陽氣增長有路,讓精神、情志、氣血和萬物一起恣意勃發,生機盎然。

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然時光流轉,四季輪回,留是留不住的。物競天擇,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與其傷春傷懷,莫若從運動開始,努力積攢起足夠做人做事的真正實力本錢,潇灑活出自己的春天。

來源:七一網 七一用戶端

作者:郝安

制圖:鄧雪松

編輯:石俊豪 冉開梅 全麗

谷雨生氣方盛,一年彈指又春歸
谷雨生氣方盛,一年彈指又春歸

你“在看”我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