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靖邊旅遊|濃濃民俗 悠悠鄉愁《三邊民俗文化體驗園》紀實(上)

三秦文學微刊ID:sanqinwenxue

不忘初心 夢在三秦

靖邊旅遊|濃濃民俗 悠悠鄉愁《三邊民俗文化體驗園》紀實(上)

悠悠鄉愁 時代記憶

——《三邊民俗文化體驗園》記實

作者: 蘇亞忠

靖邊旅遊|濃濃民俗 悠悠鄉愁《三邊民俗文化體驗園》紀實(上)

在陝北三邊地區的靖邊鎮靖古鎮,有一座以展示六、七十年代農耕生活的民俗體驗園。體驗園坐落在古鎮的西山腳下,建築風格以黃土高原窯洞為主,雖然規模不是很大,但展示的物品門類齊全,數量較多。有農耕工具、日常用品、文化舊物、民俗遺迹等,較全面的展示了三邊地區當時的生産生活狀況,為人們了解和體驗那個時代的生活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鎮靖鎮位于白于山北麓,無定河上遊,靖邊縣城南8公裡處,屬典型的黃土高原地區。30年代鎮靖曾是靖邊縣城所在地,現留有古長城、中山台、北城門等遺址。鎮靖堡城最初為唐夏州節度使李佑所築,鎮靖城又名烏延城,唐長安至夏州的通道經城而過。城東有蘆靖湖生态旅遊區、水上旅遊、生态農業種植園、山野度假村,城西有靖邊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白文煥紀念館、惠中權舊居。鎮靖古城是靖邊曆史文化、生态旅遊的重要之地。

走進園内,首先進入眼簾的是具有标志意義的《趕牲靈》馱隊的群體塑像,使人不由的想起那首脍炙人口的陝北民歌: 走頭頭的那個騾子喲三盞盞的那個燈 ,帶上的那個鈴子喲哇哇得那個聲……

展室以實物陳列和圖文說明為主,附有音視訊場景再現展示,給人以穿越時空和身臨其境的感覺。

這是一片備受矚目充滿神奇的土地,也是一片生生不息滿載希望的土地。統萬城的蕭鼓胡茄,三邊營(靖邊營、安邊營、定邊營)的狼煙鐵馬;一碗剁荞面揉合着塞外(草原)與中原的味道,一曲高亢的信天遊從古唱到今,唱着三邊人的喜怒哀愁,唱出了三邊人對美好生活的期盼與追求。從守邊到戍邊,從治邊到興邊,今日三邊,山河不聞煙鼓,百姓不再貧苦,盡是一派富庶與繁華的景象。

這裡,留住了一方水土生生不息的過往;這裡,記錄了一種文明綿延千年的變遷;這裡,一幅塞外農耕文明的真實畫卷,一個時代鄉村歲月的生活再現。這裡,記載了先輩曆經的征程,折射了前人智慧的光芒,啟迪着後世創造的靈感,連通着文明傳承的血脈。

靖邊旅遊|濃濃民俗 悠悠鄉愁《三邊民俗文化體驗園》紀實(上)

農耕工具——艱難生存的記憶

“一道道水來一道道山,趕上那騾子走三邊。三邊那地方有三寶,食鹽皮毛喲甜甘草”。三邊(靖邊、定邊、安邊)屬陝北黃土高原與毛烏素沙漠過度地帶。榆林(延綏)自古就為九邊十一鎮中的軍機重地,而三邊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成為邊關要沖,可謂重中之重。曆史上不同民族的文化在這裡交彙融合,進而形成了别具一格、多姿多彩的三邊地域文化景觀。一年四季,從春耕、夏耘到秋收、冬藏,日出而作,日落而歇,艱難的生存生活。古時候,三邊主要以農耕遊牧為主,創造出了許許多多生産生活工具與方式,綻放出三邊人民智慧的火花。

農耕工具實物展示分春、夏、秋、冬四季。春耕有步犁、耩子、耱排、抓糞鬥子、镢頭、鐵鍁、夥耕等;夏耘有耧、鋤頭、土車子、剪羊毛;秋收有鐮刀、谷釺子、砍鐮、碌碡、連枷、木鍁、鬥、風車等;冬藏有麻袋、石碾子、石磨、木櫃、柳編洞子、紙缸缸等。全面展示了三邊地區農耕生産勞作的基本用具。

日常用品——美好生活的追求

衣食住行的變革和進步,将人類文明的曆史裝點的色彩斑斓。從原始的草衣獸皮到絢麗多姿的霓裳羽衣,從茹毛飲血到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從鑿穴築巢到雕梁畫棟的現代建築,從肩扛背負到日新月異的車馬舟橋。這裡,見證着黃土高原蒼桑的曆史,訴說着三邊人的生活變遷。

日出日落,春種秋收,在這片民族聚居的土地上,漢、蒙、回幾個民族人民不停地繁衍、生息、勞作、創造,留下了許多珍貴的生活記憶,通過認識和了解,促使觀者追尋着新的美好生活。

日常用品展示按衣、食、住、行分類。

三邊屬陝北黃土高原地區。解放前,人們的衣物大都是粗糙的土布制作。男人夏天穿對襟粗布短衫,冬天穿棉衣棉襖或用羊皮縫制的皮襖皮褲。婦女冬、夏都穿帶着大襟、鈕扣留在右腋上下。男女都講求衣服寬大松散,不受束縛。男子頭上挽着白羊肚子手巾或戴着氈帽,女子頭戴手帕或毛巾,腳穿線遍納硬布鞋,一年四季,除了冬天穿着毛線襪或棉布襪子外,平時基本上都不穿襪子。60年代初,衣料多以市布、咔叽、華達尼、條絨為主。70年代以後,滌确良、滌卡、滌綸等化纖衣料開始普及,人們的衣物有了較大變化。從保暖向講究美觀漂亮轉變,各類時髦服裝廣為流行。

衣有老皮襖、皮褲、氈鞋、步鞋、羊毛襪子、二毛裘皮大衣、羊肚子手巾。

80年代之前,三邊人主食以黃米(即黍米)、小米、荞面為主,輔之以玉米、白面、大米和豆類。副食以洋芋、白菜為主(白菜冬儲靠腌制)。肉食以豬肉、羊肉居多。飲食習慣:一日三餐,早飯多為小米稀飯,煮洋芋。中午多吃黃米撈飯,洋芋熬白菜。晚飯多為米湯拌炒面或和菜稀飯。烹調不求精細,整碗吃肉。地方小吃有油炸糕、荞面饸饹、荞剁面、荞面煎餅、涼粉、黃米馍馍、雜面等。

三邊人曆來喜歡飲酒,每逢親朋好友相聚或遇紅白事,都要擺席飲酒,猜拳唱歌,以醉為快。是以有“喝酒圖醉”的說法。

食有剁荞面、荞面饸饹、荞面疙饦、雜面、凉粉、油炸糕、腌酸菜、八大碗、洋芋擦擦、攪團等。

住有土窯洞、磚木結構房、土炕。

70年代以前,陝北三邊地區人們居住簡陋,澗灘地多住土木結構平頂房,多以3間為一單元幢。室内砌土炕,炕上鋪席、氈等。山區人家則依山鑿穴,居住窯洞。一般以3孔為一院,留一門,為一進三開,安木質方格窗戶,是三邊及陝北黃土高原一帶生土建築。

三邊地理位置獨特,古為邊塞,山高路險,沙漠綿亘,交通出行很不友善。古時候南北有秦直道和夏州道。秦直道南起鹹陽,沿子午嶺北行,由安塞入靖邊,穿橫山全境,直抵内蒙古標頭。夏州道是唐代從長安到夏州的重要軍事通道。南起長安,經延安、安塞入境,過蘆子關,穿四大崾蚬到鎮靖,出塞門直抵統萬城。東西有綏靖路,東起綏德,經青陽岔、老虎腦、鎮靖、檸條梁入定邊縣境内,直通甯夏。主要交通工具長途運輸靠畜力馱運或馬車,短途靠人背或牛車拉運。人們出行距離較遠的一般為騎驢、騎馬、騎騾子。

靖邊旅遊|濃濃民俗 悠悠鄉愁《三邊民俗文化體驗園》紀實(上)

文化舊物——公德心的向往

文化是一條長河,源遠流長。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魂,永不熄滅。

陝北文化有着黃土高原地域的獨特性,是中華民族優秀曆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三邊文化更是陝北邊塞文化的典型代表。漫長的歲月裡,一輩輩三邊人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把地域文化一代代傳承,把難以割舍的鄉愁留在心中。

文化舊物有陝北民歌信天遊、傳統小調、革命民歌、秧歌曲、酒曲兒、陝北說書、三邊童謠;傳統樂器陝北唢呐、三弦;民間藝術有剪紙、秧歌、紙工藝品、柳編。

靖邊旅遊|濃濃民俗 悠悠鄉愁《三邊民俗文化體驗園》紀實(上)

民俗遺迹——地域文化的源頭

在浩如煙海、燦若星辰的中華民俗文化寶庫中, 陝北民俗文化如一朵紮根在黃土高原的山丹丹花兒,豔而不俗,媚而不妖 ,獨自綻放。千百年來,先人們在這片土地上,形成了各式各樣的風俗習慣,形成了陝北民族文化的靈魂,創造出具有陝北黃土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 ,不斷傳承發揚光大。

傳統民俗有跑驢、霸王鞭、二貴摔跤。紅事民俗說媒、看家、訂婚、迎娶、聽門。白事民俗有送終、報喪、入殓、戴孝、上祭、出殡、複三、祭七。民間匠人有稱匠、石匠、木匠、鐵匠、骟匠、神匠、油匠、畫匠、氈匠、泥瓦匠。

整個展室猶如一部三邊民俗史書,記載着三邊地區民俗文化生活的一段過往,告訴着人們黃土高原曾經的艱苦歲月,不忘曆史,珍惜今天。

鄉愁是一碗水,鄉愁是一杯酒,鄉愁是一朵雲,鄉愁是一生情。鄉愁是黃土地上生生不息的繁衍勞作,鄉愁是先人們遺失在三邊大地上用智慧創造的一件件家什。留住鄉愁,留住那一抹遠去的記憶……

憶農耕賞珍藏穿越時光道,觀民俗看非遺感受鄉土情。

走過歲月,走過曆史,走過這片深情的黃土地。從遠古遺迹到現代文明,事物的價值不在于其本身,而是它所承載的民族曆史文化。

願我們從此收獲,敬畏生活,熱愛生活。

(文中插圖來自網絡)

END

作 者 簡 介

靖邊旅遊|濃濃民俗 悠悠鄉愁《三邊民俗文化體驗園》紀實(上)

蘇亞忠

,陝西靖邊人,當過教師,當過兵,現為新聞工作者。喜歡看書寫作攝影。先後在《解放軍報》《甘肅日報》《陝西農村報》《榆林日報》《陝北》《無定河》《中華散文網》《中國詩歌網》《西部散文選刊》等報刊網絡發表大量新聞稿件和文學作品。榆林市三邊攝影家協會理事,榆林市詩詞協會會員,中國西部散文學會會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