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越作戰前夕,劉伯承和粟裕都健在,鄧小平為何欽點許世友挂帥?

在閱讀此文章之前,感謝您點個“關注”,既能有很好的體驗,還能有不一樣的參與感,謝謝您的支援!

前言:

自從1950年開始,大陸就與越南開始建立了友好的關系,中國不管是在經濟,還是軍事等諸多方面,都給予了越南許多的支援,彼此也将對方親密的稱為“同志”、“兄弟”。

對越作戰前夕,劉伯承和粟裕都健在,鄧小平為何欽點許世友挂帥?

本以為兩國會一直保持着良好的關系,但令人沒想到的是,此時越南竟然開始背刺中國,處處與中國作對,其主要原因還是因為蘇聯的支援,和越南本身盲目的自信,試圖迅速發展成為第三大軍事強國。

中國一向都是崇尚和平的國家,秉持的是能不打仗就不打的原則,但越南卻把我們的忍讓大度當成了軟弱可欺的理由,對大陸的挑釁變得更加頻繁且過分。俗話說,忍無可忍無須再忍,最終鄧公直接任命許世友,讓其挂帥上陣,給越南一點教訓看看。對越自衛反擊戰一觸即發!

對越作戰前夕,劉伯承和粟裕都健在,鄧小平為何欽點許世友挂帥?

其實,當鄧公的這個人選剛出來時,很多人都表示不解,畢竟劉伯承和粟裕都還在,鄧公不僅沒有選擇他們,相反而是選擇了戰功不如二人的許世友。那麼,鄧公為何會在衆人之中選擇許世友呢?這背後究竟有何深意?

攻打越南的起因

我們都知道,新中國成立伊始,正值越南抗法鬥争最艱難的時期,盡管我們自身的能力有限,但在面對越方的求助時,我們還是毅然決然的向其伸出了援助之手,從經濟到軍事等諸多方面都給予了越方足夠的幫助。

對越作戰前夕,劉伯承和粟裕都健在,鄧小平為何欽點許世友挂帥?

而在我們的幫助下,越南很快就赢得了這場戰争的勝利,從此之後,中國和越南就一直保持着親密的關系,期間雙方還簽訂了一系列的友好合作條約。可以說,這時候的兩國關系不僅十分的融洽密切,還有着非常深厚的革命友誼。

後來,在越南的抗美戰争中,為了幫助越南擺脫美國的掌控,中國又再次為越方提供了大量的物資和人力支援,此時彼此也将對方親密的稱為“同志”、“兄弟”,二者的關系可謂是好的不能再好了。

對越作戰前夕,劉伯承和粟裕都健在,鄧小平為何欽點許世友挂帥?

然而這一切都在越南的第一任最高上司人胡志明去世後戛然而止了,新的上司人黎筍正式上台。當時的越南高層對自身軍事實力的認知有了極大的偏差,他們盲目的自信,認為曾經打敗過美國的他們,此時已經是全球除了美蘇之外的第三大軍事強國了,是以便滋生了侵略周邊國家的野心,同時對大陸的領土也是虎視眈眈,開始頻頻挑釁騷擾大陸。

但他們也不想想,如果沒有中國的幫助,自己能那麼快的打赢這場戰鬥嗎,國家能那麼快的得到恢複和發展嗎,顯然此時的他們已經忘了最國中國對他們的援助,腦海中隻剩下“一方霸主”的思想了。

對越作戰前夕,劉伯承和粟裕都健在,鄧小平為何欽點許世友挂帥?

除了越南本身的盲目自信之外,蘇聯的慫恿和支援也是其迅速膨脹的主要原因。1958年,蘇聯曾提出要和中國組建聯合艦隊,目的就是要占領旅順港口做軍事基地。

而維持國家的領土完整是大陸上司人毛主席一直秉持的原則,又怎麼會同意蘇聯的無理要求?當即便一口回絕了蘇聯,被拒絕的蘇聯瞬間惱羞成怒,不僅将之前給予大陸的援助全部撤走,還在國際社會上處處針對大陸。自此蘇聯和中國正式決裂,關系一度降至冰點。

對越作戰前夕,劉伯承和粟裕都健在,鄧小平為何欽點許世友挂帥?

此時作為蘇聯盟友的越南正好闖進了它的視野中,是以蘇聯打算扶持越南來牽制打壓中國,而越南也甘願做蘇聯的馬前卒,二者一拍即合,随後越南便與大陸上演了一場“農夫與蛇”的戲碼。

欽點許世友挂帥

不得不說,此時的越南上司人已經被利益和欲望蒙住了雙眼,根本看不清自己的真正實力,它想要和中國掰掰手腕,一較高下,那就别怪我們手下不留情了,等待着越南品嘗的滋味必将是失敗!

對越作戰前夕,劉伯承和粟裕都健在,鄧小平為何欽點許世友挂帥?

從1974年開始,越南就開始使用一些上不了台面的手段來針對大陸,從最開始的驅逐越南境内的中國人,到搶劫中國漁船,殘忍殺害中國人,再到越南軍人跨過邊境侵入大陸廣西并用沖鋒槍殺害大陸公民造成流血事件,同時還不顧中國的好心勸告侵占南沙群島,對大陸的領土主權造成了嚴重的威脅。

面對越南的頻頻挑釁,大陸由于惦念着中越之前的情誼,是以便一直對其秉持着寬容忍讓的态度,可越南卻把我們的大度當作軟弱可欺的理由,對中國的挑釁變得更加頻繁且過分。

對越作戰前夕,劉伯承和粟裕都健在,鄧小平為何欽點許世友挂帥?

俗話說,忍無可忍無須再忍,最終鄧公決定出兵越南,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既然要打仗,那麼接下來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從衆多人中挑選出一個可以指揮全局的人,鄧公在深思熟慮後最終敲定了這個人選,而這個人選正是73歲的許世友。

當鄧公的這個決定剛出來時,很多人都表示不解,畢竟此時被稱為“軍神”的劉伯承元帥,和“戰神”粟裕将軍還都在,且他們不管是在打仗經驗上,還是謀略上都是新中國首屈一指的将領,最重要的是,二人指揮大兵團作戰的水準也在許世友之上,為何鄧公不選擇他們兩人,而是選擇許世友呢?

對越作戰前夕,劉伯承和粟裕都健在,鄧小平為何欽點許世友挂帥?

其實,鄧公選擇許世友挂帥也是有着自己的考量的。1979年爆發戰争的時候,劉伯承元帥已經是87歲的高齡了,而且由于多年的積勞成疾,他的身體狀況已經是非常差了,尤其是視力上的損傷非常嚴重,幾乎到了失明的狀态,平時行動都需要有人攙扶,是以在這種情況下,劉伯承元帥肯定是不适合,也是沒辦法指揮作戰的。

既然劉伯承元帥年紀大了,再加上身體狀況不好,是以鄧公才沒有選擇他的話,那麼“戰神”粟裕呢?要知道當時的他比許世友還要小一歲,為何鄧公也沒有選擇他,讓他去上前線呢?

對越作戰前夕,劉伯承和粟裕都健在,鄧小平為何欽點許世友挂帥?

粟裕不僅身經百戰,而且尤其擅長指揮大兵團作戰,很顯然他應該是對越自衛反擊戰指揮官的不二人員,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的身體情況比劉伯承元帥的還要糟糕。

在早期革命中,粟裕将軍就曾受過重傷,頭顱中留有3塊彈片一直無法取出,這導緻他常年被頭痛所侵擾,嚴重時甚至連最簡單的轉頭都做不到,更不要說去指揮作戰了。當年抗美援朝的時候,毛主席本來希望粟裕能夠領兵,但由于擔心他的身體狀況,最終還是作罷了。

對越作戰前夕,劉伯承和粟裕都健在,鄧小平為何欽點許世友挂帥?

除了頭痛外,粟裕将軍還有心髒病,另外他還突發過一次腦溢血,切除過部分脾胃,可以說是百病纏身,其身體狀況是相當的不理想,是以他也不是指揮對于自衛反擊戰的最佳人選。

對越自衛反擊戰

而與二人不同的是,許世友的身體素質就要好得多,從國小習國術的他很少生病,體魄是比較強健的。而且粟裕和劉伯承當時已經離開一線部隊許久了,對部隊的真實情況實際上是比較陌生的,但許世友一直擔任着廣州軍區的司令員,對軍隊的訓練和實戰能力還是較為熟悉的。

對越作戰前夕,劉伯承和粟裕都健在,鄧小平為何欽點許世友挂帥?

除此之外,廣州的天氣和越南還是極為相似的,都屬于是潮濕燥熱的,是以環境的影響對許世友來說并不大。再加上許世友打仗風格很勇猛,而打仗需要的就是他這種不怕死,敢于犧牲的态度。另外,雖然許世友的戰功不如劉伯承元帥和粟裕将軍,但也是戰功赫赫。是以,在綜合資曆、身體狀況、經驗、能力等各方面情況來看,許世友成為對越的總指揮是非常合适的。

随後,許世友便帶着五十八萬的解放軍戰士遠赴到了中越邊境,拉開了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序幕。其中,考慮到各國之間戰局的因素,許世友還采取了一個大膽的決定:由新兵作為攻打越南的主力軍。

對越作戰前夕,劉伯承和粟裕都健在,鄧小平為何欽點許世友挂帥?

“老将新兵”的搭配在現在看來,似乎有一些奇怪,但當你結合當時的情況來看的話,就會發現這是一個絕佳的謀略。一旦老兵全部派出的話,當蘇聯知曉後,很難保證它不會趁虛而入,在邊界挑起戰事,是以為了杜絕這種事情發生的可能,我們不得不這樣做。

當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入越作戰後便一路高歌猛進,勢如破竹,而越軍則是被打的落花流水,僅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越南就全線潰敗。此時我軍距離越南首都河内隻有一百多公裡,隻要軍委一聲令下,攻克河内最多隻需要三天的時間,正當所有将士們做好了進攻的準備時,卻接到了一個令人出乎意料的指令:撤軍。

對越作戰前夕,劉伯承和粟裕都健在,鄧小平為何欽點許世友挂帥?

為何此時會選擇撤軍呢?這是當時萦繞在很多人心頭的一個問題。主要是因為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重在自衛,而不是侵略,目的是為了懲戒越南,粉碎它稱霸的野心,同時也向蘇聯彰顯了我們的決心和毅力,如果此時繼續進攻,那麼戰争的性質就發生了改變,是以中國軍隊才鳴金收兵,傳回了國内。

對越自衛反擊戰,雖然隻有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可對越南“幼小心靈”的創傷,和其國内經濟的損傷是極大的。保守估計,越方的損失高達10億美元,其經濟水準至少後退了将近二十年,這是他們咎由自取的。

對越作戰前夕,劉伯承和粟裕都健在,鄧小平為何欽點許世友挂帥?

最後,讓我們向老一輩革命家和将士們緻敬!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現在如此美好的生活,是他們的付出,才有了如今繁華昌盛的國家現狀,曆史将會銘記他們,人民也将會永遠銘記他們!

對此,螢幕前的您又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