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瞭望|唐昌布鞋成網紅、蜀繡裝點冠軍服……“非遺”變身國潮

“直播的、拍抖音的、做節目的都愛來,有時一天要來好幾十撥人。”賴淑芳說,“唐昌布鞋坊”現在成了網紅打卡地

據統計,大陸73%以上的非遺項目儲存在鄉村。近年來,随着鄉村振興戰略不斷推進,依托非遺資源,創新非遺産業,傳承民族文化,成為各地農村群衆增收新門路,也為非遺項目傳承開辟了新的空間

2018年以來,四川推進傳統工藝振興與非遺助力鄉村振興,依托傳統工藝項目在全省設立160餘家非遺工坊,認定首批50家省級非遺工坊,帶動兩萬餘名群衆就業,幫助近八千名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惠小勇 葉含勇 李力可

2018年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戰旗村考察鄉村振興工作,與當地基層幹部和村民拉家常、話民生,了解蜀錦、蜀繡、唐昌布鞋制作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承與發展,展望鄉村振興美好圖景。

在戰旗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加快農村發展、改善農民生活、推動城鄉一體化的重大戰略,要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中之重,把生活富裕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中心任務,紮紮實實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好。

4年過去,《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再次走進成都郫都區,當地以“蜀繡”和“唐昌布鞋”為代表的兩項國家級非遺已然在傳承創新中煥發出葳蕤生機。

非物質文化遺産,是大陸各族人民在長期生産生活實踐中創造的智慧與文明的結晶。進入新時代,一系列有關非遺保護的生動實踐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新動力。

瞭望|唐昌布鞋成網紅、蜀繡裝點冠軍服……“非遺”變身國潮

成都市郫都區戰旗村村口商鋪林立(2021年8月8日攝) 郭芯屹攝/本刊

傳統“手藝”變身國潮“非遺”

“看到我的布鞋,總書記就說他在陝北插隊的時候穿過老鄉做的布鞋,很舒服透氣。我鼓足勇氣對總書記說,老百姓很感謝您,我想送您一雙布鞋。”賴淑芳回憶道,“總書記說不能送,要拿錢買。”

在戰旗村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詢問了唐昌布鞋制作技藝傳承人賴淑芳手工布鞋的制作方式,并親手買下了一雙手工布鞋。這一情景,如今再次回想,賴淑芳依然很激動,“通過他說這個布鞋,了解這個布鞋,我就覺得總書記很有農村勞動的經曆,與手工布鞋很親近”。

在傳統手工業發展中形成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是優秀傳統文化中最接地氣的一部分,積澱了一代代勞動人民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精神内涵。而把非遺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結合起來,實作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一直以來都是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的一件大事。

據統計,大陸73%以上的非遺項目儲存在鄉村。近年來,随着鄉村振興戰略不斷推進,依托非遺資源,創新非遺産業,傳承民族文化,成為各地農村群衆增收新門路,也為非遺項目傳承開辟了新的空間。

2018年8月,戰旗村自主建設的仿古街“鄉村十八坊”開街,榨油坊、醬油坊、布鞋坊、竹編坊、郫縣豆瓣坊……一家家傳統手工作坊集體亮相。賴淑芳的布鞋在醒目的位置占據一席之地,取名“唐昌布鞋坊”。同年,唐昌布鞋制作技藝入選了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如今,戰旗村的“唐昌布鞋坊”,“前店後廠”布局不僅滿足了遊客的消費需求,也友善遊客現場觀摩布鞋制作。“我們把整個生産線都搬到了這裡,現在老店和這裡雙店同時營業。”賴淑芳介紹,2019年布鞋坊的銷量有7000多雙,2020年和2021年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銷量也有4000多雙。

“戰旗村接待多少遊客,我這兒就接待多少。不管買或不買,大家都愛到此一遊。直播的、拍抖音的、做節目的都愛來,有時一天要來好幾十撥人。”賴淑芳說,“唐昌布鞋坊”現在成了網紅打卡地。

2008年,郫都區安靖鎮(2019年改為街道)完善了蜀繡産業相關配套設施,建立了蜀繡教育訓練基地。安靖素有“蜀繡之鄉”的美譽,早在明清時期就形成了“家家女紅、戶戶針工”的刺繡規模。“安靖逐漸建成了占地50餘畝,集蜀繡技能教育訓練、生産研發、文化旅遊、市場銷售于一體的居家靈活就業基地。蜀繡成為促進城鄉女性居家靈活就業的重要方式。”郫都區安靖街道蜀繡辦主任楊敏介紹。

蜀繡又名“川繡”,是與蘇繡、湘繡、粵繡齊名的中國四大名繡之一,其風格嚴謹細膩、光亮平整、構圖疏朗、渾厚圓潤、色彩明快,題材繡法豐富程度在四大名繡之中名列前茅。在繡工的巧手下,一根蠶絲可以一分為八,甚至可以在一張繡布兩面繡出顔色、針法、圖案迥異的兩種作品,被稱為“三異繡”。

已成長為四川省省級工藝美術大師的魯莉是安靖最早接受蜀繡技能教育訓練的繡娘之一。魯莉曾于1992年高中畢業後短暫學習蜀繡,在安靖本地開始發展蜀繡産業後,她參加了政府組織的蜀繡技能免費教育訓練,潛心學習蜀繡技藝,“不僅全面地學習了蜀繡技藝,還通過參加美術、藝術鑒賞等素質教育訓練課,提高了自己的綜合素質”。

2011年,四川省工藝美術大師邬學強來到了安靖,并建了自己的大師工作室。魯莉作為首批進階繡娘培養人才,一年就掌握了蜀繡中最為複雜的全異繡,還通過參加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藝術專業的美術進修課程,學習了繪畫、色彩以及構圖等美術知識。她和其他幾位技術過硬的年輕繡工還被基地抽調成立了安靖鎮進階蜀繡工作室,專門制作高精藝術品。

2019年,安靖蜀繡文化創意公園開園,是一個集蜀繡創意中心、蜀繡教育訓練學院、線下體驗店和線上營銷平台于一體的蜀繡産業創意基地。同時,為破解蜀繡企業曾經難尋銷路、無法保證持續下單的發展難題,安靖街道還成立集體企業,與京東雲創合作成立公司,共同推動蜀繡文創産品的研發設計、生産和營銷。“我們與京東、天貓等電商平台建立起境内和跨境電商銷售管道,目前有8家企業參與,上架蜀繡産品100餘種。”楊敏說。

近年來,在國家大力支援下,各地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找到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的連接配接點,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走進安靖蜀繡文化創意公園展廳,各類新式蜀繡産品已經出現:為《王者榮耀》比賽冠軍定制的蜀繡冠軍服、現代簡約設計的蜀繡擺件……各式新式蜀繡産品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喜愛和追捧。據統計,安靖蜀繡企業的年産值已有數千萬元,在成都蜀繡産業中的占比約七成。

記者從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獲悉,2018年以來,四川推進傳統工藝振興與非遺助力鄉村振興,依托傳統工藝項目在全省設立160餘家非遺工坊,認定首批50家省級非遺工坊,帶動兩萬餘名群衆就業,幫助近八千名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

瞭望|唐昌布鞋成網紅、蜀繡裝點冠軍服……“非遺”變身國潮

2020年4月17日,成都市郫都區唐昌鎮戰旗村,賴淑芳整理擺放制作完成的布鞋鞋底 王曦攝/本刊

幾番浮沉仍堅韌 紮根鄉土續傳承

在2017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讓活态的鄉土文化傳下去,深入挖掘民間藝術、戲曲曲藝、手工技藝、民族服飾、民俗活動等非物質文化遺産。要把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有機結合起來,把大陸農耕文明優秀遺産和現代文明要素結合起來,賦予新的時代内涵,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生不息,讓大陸曆史悠久的農耕文明在新時代展現其魅力和風采。”

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與傳承,凝聚着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帶着一代代人的回憶與鄉愁。薪火相傳從來不易,代代守護更需耐得住寂寞,才能讓堅守的價值在漫長的歲月中慢慢發轫。

早在改革開放初期,蜀繡便作為高檔工藝品成為成都出口創彙的主要産品之一,“當時每月廠裡創彙折合人民币300多萬,繡工一個月能掙1000塊錢。”作為成都蜀繡廠的老員工,邬學強16歲進廠,師從新中國第一代“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彭永新。

但經曆了“黃金十年”的輝煌,産品老舊、材料單一、營銷滞後、體制落後的國營大廠在市場經濟的大浪淘沙中漸漸衰落。20世紀90年代,邬學強和廠裡所有繡工一樣回家待崗。

直到進入新世紀,過去以外銷為主的蜀繡在國内也有了一定市場,邬學強和不少蜀繡傳承人才再次以個人工作室形式重開繡坊。

唐昌布鞋也有着相似經曆。1958年,賴淑芳出生時,父親賴學成已是郫都唐昌當地擁有20年制鞋經驗的老師傅了。1980年,賴淑芳進入原郫縣制鞋廠成為一名鞋工。

打布殼、包蓋闆、托裡托面、剪幫、納底、浸口、捶底、楦鞋、砂邊、剪邊……一雙成品布鞋總計需要完成32道大工序100餘道小工藝,每個環節都要緊密銜接。

“就拿砂邊來說,相較于北方包邊布鞋,毛邊布鞋恰恰是川西布鞋的特點,鞋烘幹後要在特制的砂輪上砂邊,避免鞋子穿着掉線,要反複地砂、反複地剪、反複地刷,前後總計6次才能完工。鞋底的材料都裸露在外,顧客一眼就能看到,穿上也特别舒服。”賴淑芳說,“這也導緻手工布鞋生産成本高,難與工業化的産品競争。”

但在賴淑芳心中,布鞋不隻是生意,也是從父輩手裡傳下來的手藝。“當時閑在家裡的那一年多,趕場的時候,遇到熟人就會有人問‘賴大姐,還在做鞋子嗎,現在到哪兒買布鞋哦’。”在衆多老顧客的支援下,賴淑芳和娘家姐妹,以及廠裡的師哥、師姐們一起重操舊業,幾個人開起了一家用傳統手工技藝制作布鞋的工坊。

“當時的生産‘工廠中的房間’就在我家裡,師哥、師姐們在家做鞋,逢趕場天我們就用闆車把鞋子拉到市場去賣。另外,成都人民南路有個姓廖的老闆還在堅持賣布鞋,我們也給他供貨。把做好的鞋裝在布口袋裡,趕公共汽車送到城裡,來回都非常辛苦。”

“到2008年前後師哥師姐年齡也大了,我也有退休工資,就打算不做了。但一些老買主說:賴大姐如果你不做了要提前給我說,我多買幾雙。”老顧客們對布鞋質樸的感情感動了賴淑芳,她打定主意要将布鞋制作堅持下去。

大學畢業、在國企上班的兒子艾鵬用實際行動支援了母親的決定。此前,賴淑芳的作坊産量一直維持在每年1000多雙,艾鵬回到布鞋店,幫助母親通過優化制作流程、加強創意設計、産品重新分級等手段,将産量提升到了每年4000雙以上。

培養“手”創新“藝”

這裡吸引着更多年輕人

要讓非物質文化遺産綻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就要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和傳承,積極培養傳承人。在四川,通過實施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程,全省現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項目7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53項、省級611項,有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107人、省級764人。

記者在采訪中看到,越來越多年輕人正走進農村,走進非遺工坊,學習非遺技藝。在賴淑芳、邬學強、魯莉們看來,自己的手藝不僅要毫無保留地傳承給下一代,更希望有更多具備專業知識的年輕人,能夠參與進來,幫助非遺走向市場。

2021年,“郫都手工制鞋技藝”成為全國僅有的兩個布鞋品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已經年逾古稀的賴淑芳依然堅守在制作一線,手把手地教徒弟們熟練掌握每一道工序和工藝。

“除了納底用機器以外,浸泡、剪裁、托裡托面……32道工序100多道工藝都要靠人手工做。”賴淑芳告訴記者,小小的布鞋能成為“非遺”并不簡單,因為發計件工資,收入和技術熟練程度直接挂鈎,新人的收入并不太高。為了培養傳承人,她選擇給他們補貼,讓新手帶薪學習,“隻有這樣,讓他們能夠堅持一道一道工序學下來,才能掌握整個技藝”。

培養“手”更需創新“藝”。賴淑芳告訴記者,他們将鞋面設計引入蜀繡、棕編等元素後,有更多的年輕人開始關注手工布鞋。同時也希望有更多的社會力量進入到“非遺”行業中,讓包括唐昌布鞋在内的“非遺”産品能夠借助市場化營運呈現更多發展路徑。

作為同樣需要大量時間累積的傳統技藝,盡管産業正在逐漸做大,蜀繡也面臨着未來傳承與創新的突破。“學員剛出來收入低,年輕人很難熬過從事蜀繡工作的最初幾年。還有,我們的産品還是傳統圖案太多,要想辦法吸引更多大專院校的年輕人進來,解決市場營銷和設計落後的問題。”邬學強坦言。

“近年來,我們與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建立合作,培養能夠參與創意化設計和市場化營銷的新人。”楊敏說。

在安靖蜀繡文化創意公園的蜀繡學院中,這樣一場關于蜀繡傳承的可喜變革正在發生。記者來到這裡時,23歲的秦寅君和十多位蜀繡班的同學正迎來開學第一課。

秦寅君大學畢業後本在廣東工作,但出于對傳統文化的喜愛,她回到了成都想找一份與傳統文化相關的工作,看到蜀繡學院有免費的教育訓練課程,她“想也沒想”就報了名,“每天都要上課,老師也很嚴格,感覺在這裡能夠系統學到蜀繡的知識,結業後可以從事相關工作。”

“不能一邊多一邊少,下午就要學習繡法了,大家一定要盡快學會上繃。”針法教師吳小紅在教室中不停地檢視着每位學員的學習進度,“過去培養一位繡工至少要3年,現在通過集中教育訓練,我們用3個月的時間,達到了比過去3年更好的效果。”

吳小紅是安靖街道高橋村村民,5年前,她加入了蜀繡學院在蜀繡教育訓練班當老師,“現在不僅在家門口有了工作,還能為蜀繡傳承貢獻力量。”吳小紅自創了一套蜀繡針法教材,把常見的針法操作步驟與相應圖案結合在一起印在白布上,既是教材也是練習本,如今已經成為所有學員使用的标準教材。

“看着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其中,繼承和發展這一傳統技藝,我對未來充滿了信心。”吳小紅說。自2009年建立以來,基地已教育訓練學員7000多人,其中2000多人在經過教育訓練後從事了蜀繡相關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對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深厚情結,展現了人民領袖與普通勞動者的心心相印,讓我們堅定要用心、用情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産,挖掘其豐富内涵,使之綻放出更加迷人的時代光彩。”楊敏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