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餘承東自稱汽車發燒友,華為智能車業務一定做到“世界第一”

萬博 發自 副駕寺

智能車參考 | 公衆号 AI4Auto

“華為問界M5年銷30萬輛太難,今年能賣10萬輛就是奇迹了。”

“原價10塊20塊的晶片炒到2500元一顆,華為不慣着這個毛病,我甯可少賣也不接受這個價格。”

最近在接受汽車部落客@吳佩的訪談時,餘承東對華為汽車業務現狀、銷量目标,以及最近纏繞自己的種種負面争議,一一作出回應。

最後,盡管自己誇下的30萬輛海口被打臉,但餘承東對華為汽車業務樂觀依舊:

要做就做世界第一,我們一定能做到!

餘承東自稱汽車發燒友,華為智能車業務一定做到“世界第一”

餘承東怎麼說?

從手機跨界到汽車,能不能行?

在手機行業取得的經驗,如何平移到汽車領域?

餘承東:汽車和手機有很多共性,首先他們都是消費品,體驗、品質和品牌這三個要素,你看我們這輛車的設計,我們有一個beta使用者群,來找車的問題,我是群裡提問題很踴躍的人,我不讓司機開車,都是我自己開,因為我得發現車的問題。

汽車行業是一個非常封閉的生态,華為如何去改變這個行業?

餘承東:過去是機械工業時代,底盤發動機波箱三大件是核心要素,今天這個時代,這三大件不是核心要素,底盤越來越标準化了,過去傳統的機械部分,被電池、電機、電控和電源管理代替。

餘承東自稱汽車發燒友,華為智能車業務一定做到“世界第一”

然後智能化是差異化的核心,是以這個時候行業發生改變了,而且恰好撞到了華為優勢的地方:

電池、電機、電控、電源管理,對大家都是新的,我們在這方面的積累不比别人差,高速油冷的這種電機,我們還是領先的水準,電機CPU從IGBT走向了高壓碳化矽、化合物半導體,這是華為擅長的地方。電池這一塊我們不做,國内甯德時代,和其他幾個企業,也是全球領先的。

但這裡面,自動駕駛和智能座艙,是整個智能化的核心,這一塊是華為最最擅長的。

自動駕駛方面,車的毫米波雷達,是我在華為無線,早期的商用産品,我建立的,做毫米波雷達是我們最擅長的。

餘承東自稱汽車發燒友,華為智能車業務一定做到“世界第一”

第二個我們在光網絡裡,我們是領先的,然後我們做雷射雷達,又是領先的,數字座艙就更是了。

然後我們做自動駕駛需要AI訓練,AI叢集訓練、人工智能處理器、算法 ,這方面更是華為擅長的了。

這個人機互動、生态的聯通貫通、鴻蒙生态、這就是我們的優勢,是以汽車從機械工業走向電動化、智能化和網聯化,正好就撞到了我們的優勢。

餘承東自稱汽車發燒友,華為智能車業務一定做到“世界第一”

我小時候打架過程中悟了:必須第一

之前聽到一個小故事,說您小時候打架,打架也要打第一?

餘承東:是的,我從打架的過程中總結出一個規律,拼搏精神很重要,大孩子欺負我們,隻要我們團隊敢戰鬥,打得滿臉是血,起來繼續戰鬥,打得他們聞風喪膽。

我給團隊提的要求比較高,團隊的各個項目,每個人都要對标這個領域做到世界第一,但大家一看我們的水準,連中國第一都可能沒做到,但大家不斷的去做,很快就達到了預期水準。

我們在汽車領域,剛剛進入這個領域,我相信我們不斷的追求下,一定可以幫我們合作的車廠做到世界第一。

這既是信念又是願景,我們一定會做到的,因為沒人會記得第二是誰,所有人都知道珠穆朗瑪峰。

餘承東自稱汽車發燒友,華為智能車業務一定做到“世界第一”

30萬輛的年銷目标,現在看能否實作?

餘承東:30萬輛很難,現在中國汽車行業,全球汽車行業,缺少晶片的情況下,30萬輛根本做不到,因為供應不出來。

但是30萬輛這個願景,我們每個月銷量都往上走,一年12個月,每個月銷量達到3萬輛的時候,一年下來就可以跑到30萬輛,

問界M5從3月份開始傳遞,傳遞3000多台,比如4月份傳遞5000多台,5月份傳遞6000多台,這第一年,銷量如果能達到10萬輛20萬輛就是很奇迹了。

餘承東自稱汽車發燒友,華為智能車業務一定做到“世界第一”

缺芯是不是一個借口?

餘承東:這不是一個借口,這是我給大家提的一個高的目标,因為剛剛進入這個領域,可能也不熟悉,不知道這個行業的供應情況,剛一進來也不知道這個行業缺芯缺到這個地步。

我們一顆晶片,10塊20塊的,被炒到2500元人民币一顆,一輛車上用9顆,太貴了。我說我不能接受這麼高昂的炒貨價,甯可少賣一點,也不慣着(這種風氣)。

餘承東自稱汽車發燒友,華為智能車業務一定做到“世界第一”

華為怎麼挑選合作夥伴的?

餘承東:車企有意願跟華為進行深入合作的,小康這家公司是個民企,拼搏精神很足,這一點跟華為早期很像。

跟小康賽力斯這個團隊合作,迅速改款以後,營運一年的時間推出M5,一個大的更新,全面用華為的智能座艙,用了之後口碑不錯,而且這個智能座艙還不是最終版本,之後還要ota更新。車的硬體能力,傳統車廠還可以 ,但弱點在于智能化電子化,正好是華為擅長的,優勢互補。

賽力斯這個企業雖然是個民企,但學習能力很強,很拼搏,和早期華為很像。

餘承東自稱汽車發燒友,華為智能車業務一定做到“世界第一”

在汽車領域,客戶和利潤之間,您怎麼選擇?

餘承東:我甯可舍棄利潤,也要給客戶好的體驗,華為也考核利潤,沒有利潤我們活不下來,但是可能先舍棄利潤,我們先把體驗和品質做好以後,消費者會慢慢認可這個東西,産品就會産生溢價,甯可吃眼前虧。

我是汽車發燒友,20年前18萬巨資買捷達王

是不是汽車行業門外漢?

餘承東:實際上我是一個汽車發燒友,真正的發燒友。我在很窮的時候買了第一輛捷達王,1998年買的,買下來18萬多,加上各種東西20萬多一點。第二台車是本田雅閣,2.3L排量最高配的,後來寶馬530i,Chris Bangle設計的那一款,羅馬武士造型,短軸距的,長軸距駕駛感受不好。

之後就是寶馬5、7系,保時捷……

餘承東自稱汽車發燒友,華為智能車業務一定做到“世界第一”

為什麼在華為工作?

餘承東:我80年代上大學就出來了,如果說在農村出不來,那就當農民了,我家裡弟弟妹妹都在上學,是以家裡還是比較窮,上學的時候基本不用花家裡的錢,因為有獎學金,讀研究所學生,後來就出來工作,後來到了假期在華為做項目,在華為深圳,80年代深圳改革開放,後來92年南巡講話之後,就留在了華為,沒有走。

今年是我在華為的第30年,親身經曆了華為從一個小公司成長壯大的過程,任總當時給員工很好的待遇,很好的食堂,很好的住宿。

餘承東自稱汽車發燒友,華為智能車業務一定做到“世界第一”

關鍵是一群年輕人,在公司的文化氛圍比較好,大家都很拼搏,都是一群年輕人,從内地過來的年輕人,大家在一起拼搏奮鬥,一起在這裡奮鬥,是以也就喜歡上這家公司。

我在華為後來建立過無線通信部門,我們第一代走向商用的無線産品,ETS就是我跟另外一個同僚建立的,後來從大哥大到手機,一路看到華為的成長。

餘承東自稱汽車發燒友,華為智能車業務一定做到“世界第一”

介不介意被叫「餘大嘴」?

餘承東:我不生氣,我這個人過去給人的風格也是感覺有點吹牛,但是我想我過去吹的牛基本上都實作了,很多還都是提前超額完成的,一周從周一幹到周日,一天睡6、7個小時,剩下全部在工作。

總結手機這個行業,過去裂變公式是4的n次方,你産品體驗好,品質好,一個人就會影響4個人,是以在汽車領域,隻要品質做起來,我們一定能跑赢。

訪談直通車: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Y4y1a7FU?spm_id_from=333.999.0.0

—完—

【智能車參考】原創内容,未經賬号授權,禁止随意轉載。

點這裡關注我,記得标星,麼麼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