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稿/熱血哥
2012年3月7日晚,亞冠聯賽小組賽H組展開一場中韓對決。新晉中超冠軍廣州恒大面對K聯賽王者全北現代。這是恒大的亞冠首秀,本以為菜鳥會在尖子生身上交點學費,結果卻是一場5-1的碾壓。恒大是前者。
那一晚,還有一組數字同樣刺激眼球:1400萬。這是單單那一場的赢球獎。那個數字,配得上一句“史無前例”。
那一晚過後,很多球迷粉上了這支寓意“恒久遠大”的中超球會,更有甚至在疾呼,“中國足球的春天,來了。”
恒大沒有辜負他們,在那之後不久,他們兩度把亞冠獎杯舉過頭頂。那種三軍笑開顔的場景,像極慶功晚宴上腰間大H、腕上勞力士的許老闆,高高端起酒杯時談笑風生的神情。
十年後的今天,一個尋常的夜晚,還是亞冠小組賽,還是恒大出戰的場次。這一次比分是8-0,恒大成了後者。
與曾經的單場1400萬相對照的,是如今隊内的封頂年薪,首位數提高了6倍,而尾巴卻拿掉了兩個零。而經曆着這一場慘案的青年隊小球員,月收入可能不過萬元。
曾經被視作财富密碼的職業, 如今就像走進了一個遭所有人鄙夷的空間。一切的一切,就如夢一場。
這十年的經曆,一兩句話說不清,但歸根結底,是恒大和中國足球自己,一點點把自己推向萬劫不複的境地。
對于0-8這個比分,其實所有人早已做好了心理建設。三天前的首秀,恒大已經淨吞了五彈,對手還隻是一支馬來西亞球隊。這份”大禮“讓現亞足聯秘書長、馬拉西亞人達圖克-溫莎約翰的面子都着實挂不住,表态要進行徹查。
查啥呢?查中國足球為什麼願意丢得起這個人。
疫情,這是沒有人能逾越的坎兒,尤其在中國實施着全球最嚴格的防控政策下。是以長春亞泰和上海海港都選擇了主動退出。這樣的選擇無可厚非,沒有人可指摘什麼,生命至上的理念下,足球不可能高過生死。
但是恒大和魯能,卻做了不同選擇:亞冠還得踢。怎麼踢?讓年輕人去踢。隻是,對于如今青訓體系建設已滿目瘡痍的中國足球而言,這一次出去拉練,不像是求學和更新,更像是遭受酷刑。
0-5,0-7,0-8,0-5,兩輪4場,恒大和魯能輸到毫無尊嚴。對于中國足球而言,就像烈日灼心, 對于球員本人而言更是如此。這樣的比賽沒有任何鍛煉價值,而是足以毀滅自信心的煎熬煉獄。
别人可不管你的陣容和用意,是以日本媒體在嘲諷,南韓媒體在嘲諷,連越南媒體、馬來西亞媒體也可以肆無忌憚的嘲笑。這已經超脫了“慘案”的範疇,你的對手們在張牙舞爪,恨不得在你臉上刻上“東亞病夫”幾個大字。仔細想想,是不是49年後的新中國都沒有受過這等屈辱?
在亞足聯看來,派遣由年輕球員征戰的做法降低了賽事聲望,也缺乏對對手的尊重,背離了足球的本質。但是,我聽到的還有一種未經權威證明的說法,聽來更加諷刺:恒大此行的目的隻是掙夠出場費。折合人民币不過百十萬的費用,過去許老闆可能都沒有正眼瞧,如今卻能讓恒大忍着天大的屈辱去領取。
歌伎尚知賣藝不賣身,中國足球卻是賣身不賣藝。也沒轍,對于退潮後的恒大,這筆錢已不是小數目。昔日的王者一年的營運費,抵不上十年前一場赢球獎。
也許,作為當事人的他們或許已經麻木了,因為這樣的慘案也已經不是第一次。上賽季的恒大、國安在小組賽階段總計1平11負,得失球資料為進4球丢40球。更令人無語的是,加上感染病毒等意外,一批隊員經曆了150多天才輾轉回到國内。為了一個早已注定的恥辱結局,耗費近半年,值得嗎?
這樣的問題,總是要被拿來問一遍又一遍:值得嗎?可能俱樂部自己并沒有意識到,他們吞下的一個又一個重新整理曆史的慘敗,對于整個行業的信心摧毀,并不會比大年初一國足對陣越南時的那場1-3少多少。
中國足球已經輸得沒有底線。歸化,是徹頭徹尾的失敗;中超,已剩如今的一毛雞毛;青訓留洋,幾乎也是完敗的結局。即便放眼到整個留洋大軍,也隻有武磊在苦苦支撐着最後一絲的希望和顔面。中國足球已經輸到沒有什麼可害怕失去的境地。
烏龍球,滑稽的失誤, 還有有違職業道德的紅牌,這是踢到現在,兩支中超球隊留下的為數不多的印記。首輪過後恒大便第一時間開除了紅牌肇事者關浩津。最有意思的事是。在恒大經曆了0-8後,一個ID為”關浩津“的賬号在兩分鐘内連續發博,并點贊了同一個話題,話題的名稱叫#廣州隊重新整理中超球隊亞冠丢球紀錄#。
這速度,比恒大開除關浩津的速度,還要快。事實證明,那隻是網友私自修改了ID的惡搞,讓無數人信以為真。但這也就是中國足球的真實作狀:所有人都在消遣和消費,都在尋求娛樂價值的最大化, 是以能瘋狂地炒作所謂“馮鞏大戰”,也容得下董路這種人興風作浪。
恒大依舊走在他們“恒久遠大”的偉大征程中,我們隻能祝它走的長一點,久一點。我們眼見它起高樓,我們不希望它就倒在我們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