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用3A技術做泥地打滾,競速手遊《越野模拟器》畫質感人,好玩麼?

用3A技術做泥地打滾,競速手遊《越野模拟器》畫質感人,好玩麼?

誕生至今已有40年之久的競速遊戲,作為最經典、最古老的大品類之一,其早以各種各樣的遊戲形式聞名天下。近日,一款名為《Mudness Offroad Car Simulator》(以下簡稱《越野模拟器》)的遊戲引起了 Gamelook 的注意。

《越野模拟器》玩家實機視訊

該作品是由 MIDNIGHT GAMES S.R.L. 開發的越野競速類多人遊戲,于今年2月7日上架 iOS 端,據官方公布,稱這是一款專為 ipad 設計的 3A 級遊戲。就實機視訊來看,作品以寫實的越野風格抓人眼球,不過相對于市面上常見的“精緻”而言,《越野模拟器》絕對稱得上是“熊”派——野蠻又粗魯。那麼這樣一款在泥地打滾的遊戲,是如何诠釋競速核心樂趣的呢?

競速遊戲,我們玩什麼?

隻要将飚速擺上常駐席,不管你畫面Q彈可愛、真實性感,抑或誇張如同變形金剛,最終打造出的作品都被會稱為競速遊戲,不過即便是屬于競速大類别的遊戲,它們的核心樂趣卻不盡相同。

用3A技術做泥地打滾,競速手遊《越野模拟器》畫質感人,好玩麼?

《地平線5》

作為 3A 級大作的《地平線》系列、《極品飛車》系列可以說幾乎涵蓋了所有競速類遊戲的核心樂趣。此類遊戲的競速飙車均取材于現實,那麼開發商對于車輛模型的刻畫是否細緻、整體環境的搭建是否真實、互動間産生的實體邏輯是否妥洽将成為作品能否具備緻命吸引力的關鍵之匙。

換言之,遊戲中的酷炫超跑在現實生活中并不常見,這使得遊戲中車輛的模型、環境與實體效果與現實生活越相似,當玩家切身駕馭這些鋼鐵機械時,也就越能感受到一種刺激與欲望得到滿足帶來的興奮感。

是以,競速賽車遊戲是否有極緻的真實感往往會成為小到玩家使用者,大至知名行媒的優先評價标準,同樣地,這也反向展現出了品類閱聽人對于該類遊戲最真實的體驗訴求。而遠遠的欣賞過這些耀眼野獸後,玩家一定會迫不及待的鑽進駕駛室,狠狠地踩下油門,全神貫注的傾聽着它們的低語。于是,競速遊戲的第一種樂趣出現了,真實的視聽體驗。

用3A技術做泥地打滾,競速手遊《越野模拟器》畫質感人,好玩麼?

任天堂《馬車8》

想想看,在鴨腸般的秋名山旋轉跳躍後,那些後備箱裡可憐的豆腐居然還能完整如初,此情此景便是所有競速人心中那求而不得的白月光,技術提升帶來的成就感——競速遊戲的第二種樂趣呼之欲出。

除去上述提及的 3A 大作外,很多優秀的遊戲會将此作為開發着力點,比如《跑跑》《QQ飛車》以及任天堂的《馬車》,它們雖然沒有為玩家獻上一出精彩的視覺盛宴,但玩家依舊視它如初戀。需要注意的是,這種遊戲樂趣的形式并不直覺,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強如多姆,也一定不願意自己在一條曲折的賽道上孤獨地飄上一整天。

日行千裡的白馬需要有眼光的伯樂,出自米其林大廚手下的飯菜需要大衆味蕾的品鑒。顯然,這種技術提升帶來的成就感全權基于一個良性且龐大的社群,也就是社會認同感。

常言道,“彎道快才是真的快”,這是玩家車手們在技術層面的比拼,不過既然是車手,車子的性能往往會成為對抗競賽最直覺且最基礎的勝負手。

用3A技術做泥地打滾,競速手遊《越野模拟器》畫質感人,好玩麼?

左為《CSR賽車2》

《CSR賽車》作為一款不比彎道比直線的競速遊戲,雖然在比賽中也需要玩家具備一定手法——在恰當的時機進行恰當的換擋,但其核心樂趣仍在于速度數值上的飙升。換言之,數值飙升帶來車輛的高速運動将在感官上較為直覺的刺激着玩家的心弦,一種成瘾的、腎上腺導向的遊戲體驗便呼之欲出,這也就是競速類遊戲的第三種樂趣點,數值與飙車帶來的雙向刺激。

不過同第二種樂趣的産生方式類似,除了加速帶來的感官刺激外,這種強烈的數值刺激并非橫空出世,絕大多數賽車競速遊戲都會将改裝系統設定的明明白白,同時還會設計很多性能各異的賽車供玩家挑選。

用3A技術做泥地打滾,競速手遊《越野模拟器》畫質感人,好玩麼?

《越野模拟器》改裝前後對比

通過赢得比賽、達标任務或是氪金擷取資源,購買更好的賽車、進行更貼近自己口味的改裝,以此擊敗勁敵及挑戰前人留下的記錄,這種 RPG 元素催生的養成體驗将較為抽象的更新換代具象化,可以說極大地推動了數值提升的體驗,進而更直覺地刺激玩家、催化玩家成就感生成。

是以,就上述三種樂趣點而言,大部分競速類遊戲往往都占有其二,這也是玩家借助遊戲這一媒介擷取到的精神滿足。競速遊戲,玩的就是心跳。

3A 畫質助力真實

相信所有玩家在上手《越野車模拟器》之前,都有被該遊戲的畫質所吸引到,該作開發團隊稱,“這是下一代 3A 多人競速遊戲”。與上述的《CSR賽車》的遊戲方向類似,也是主打畫質加配改裝的競速類遊戲。

用3A技術做泥地打滾,競速手遊《越野模拟器》畫質感人,好玩麼?

可以看到,玩家駕駛着愛車在路面上前進時,由于環境因素,輪胎快速旋轉帶起的泥土或是灰塵與現實中的實體邏輯相比還要更誇張。飛揚的泥土也會将車身、車床等部位染成相應的顔色,這方面的表現絕對稱得上逼真異常,這也更容易滿足玩家們對真實感的訴求。

不過在城市中不斷為自己車子打蠟保養的人們可能不太好了解這種粗犷的藝術,但“越野人”似乎很吃這一套——就像牛仔褲一樣,穿的越久,也就越有質感。

用3A技術做泥地打滾,競速手遊《越野模拟器》畫質感人,好玩麼?

這樣說起來,該遊戲的體驗似乎很挑人,而據資料調查,《越野車模拟器》下載下傳地區排名中,美國以45%的占比位居榜首,而有趣的是,以2014年美國汽車型号銷量 TOP 50 為例:福特F-150、Chevrolet Silverado 和道奇公羊分别位居前三,而他們都同屬于大型、超大型皮卡類别。

同時,縱觀整個榜單,美國汽車市場的特點更傾向于中型車與中大型車之間,轎車也是三廂轎車居多。筆者應用的資料雖然不新,但我們依舊能從中看出一些端倪:《越野車模拟器》備受其主推使用者們的喜愛,這與上述提及的真實感及“粗犷的藝術”似乎有着某種有趣的關聯。

失去速度,還好玩嗎?

以飙車、競速為遊戲核心對抗點的競速遊戲,當失去了速度時,是不是就像失去了自愈能力的“小賤賤”一樣,靈魂不在了呢?

《越野車模拟器》中,玩家駕駛着自己的大輪子,在潮濕泥濘的道路上艱難爬行,毫不誇張的說,在遊戲中,玩家不可能收獲到那種在墨西哥踩上300邁帶來的腎上腺激素飙升。但有趣的是,這種并不刺激的速度體驗依舊能讓玩家為之上頭。

用3A技術做泥地打滾,競速手遊《越野模拟器》畫質感人,好玩麼?

作為一種力量的象征,越野車車主之間比的并不是極速,而是馬力;不是過彎技術,而是車子性能的操縱性。如此看來,遊戲的核心樂趣似乎更傾向于玩家對于車輛培養的養成體驗,通過不斷地通關地圖、完成任務擷取資源,為愛車提升性能、購買并安裝更多的裝置,進而在對抗中搶占先機,奪得主動權,助力玩家赢得比賽。

購買車輛、比賽對抗、擷取資源、改裝更新,這四種流程也将随着玩家駕齡的逐漸變長發生不可言說的獨特閉環,而在不斷地對抗中,這種養成體驗也将随經驗的積累愈發深厚,在肯定玩家汗水付出的同時,為數值提升帶來的成就感體驗帶來極大地提升。

用3A技術做泥地打滾,競速手遊《越野模拟器》畫質感人,好玩麼?

當然,這并不是說這款遊戲不需要技術,隻是說技術門檻不像常見的競速類遊戲那般高。《越野車模拟器》遊戲中,雖然不考驗過彎,但“彎”卻是時時刻刻存在。因為路面的泥濘濕滑,玩家就像在冰上跳舞一般,難以控制車輛前進的方向,而随着對車輛操控性的不斷更新,在道路上前行也将肉眼可見的絲滑。

如此看來,遊戲失去了速度,但相對速度的概念依舊存在。雖然不能讓玩家獲得直覺的飙車感受,不過對抗元素的存在會成為養成體驗發生的養料,養成體驗又與數值互相挂鈎,也就是說,開發團隊巧妙地将方方面面的抽象體驗具象為數值變化,進而直覺地展現越野競速的魅力。

····· End ·····

GameLook每日遊戲産業報道

全球視野 / 深度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