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動力與續航不差 但配置不足 底盤更舒适 華晨寶馬i3實拍簡評

說起寶馬i3,不少人會想到8年前寶馬推出小型電動車,不過今天這個名字已經易主,變成一款标準的純電中級轎車。這款車是基于寶馬3系長軸距版“油改電”的産品,目前隻推出了eDrive 35L一款車型,采用後置電機後輪驅動,售價34.99萬元。這台車的零百加速、續航與特斯拉Model 3相差不大,很多使用者也會在兩者間對比選擇。近日我們在寶馬i深圳歡樂港灣店對2022款eDrive 35L進行了實拍,我們一邊給大家介紹新車的特點,一邊對比下兩車的差異。

動力與續航不差 但配置不足 底盤更舒适 華晨寶馬i3實拍簡評

新車特點:

1、基于3系長軸版“油改電”,是目前寶馬品牌最便宜的新能源車型

2、外形小改,采用了封閉式前臉,車身優化了空氣動力學造型

4、搭載寶馬第五代eDrive後置單電機,零百加速6.2秒,CLTC續航526km

5、底盤采用HRS液壓回彈減震器,後軸配備空氣彈簧,适應性更高

動力與續航不差 但配置不足 底盤更舒适 華晨寶馬i3實拍簡評

雖然寶馬做電動車有幾年了,但真正的電動車平台NK1(Neue Klasse平台)的車型據說要到2025年才能推出,在寶馬電動車産品序列看是第三代車型了。為了應對當下市場需要的産品,在現有平台上改進也算是務實之舉,之前的iX3做得就不錯。i3是在3系長軸版(G28底盤)上實作了電動化,是以尺寸和外形都很接近。不過寶馬對底盤重新做了強化與調校,保證安全性與操控性都能達到相應的要求。顔色方面,提供碳黑色、墨爾本紅、礦石白、波爾蒂芒藍和摩天灰共5種配色。

動力與續航不差 但配置不足 底盤更舒适 華晨寶馬i3實拍簡評

前臉主要變化是寶馬标志性“雙腎”格栅改為封閉式,可以降低風阻,增加藍色邊框,右側還有專屬的“i”辨別,提升身份歸屬感。下格栅變化不大,采用主動式格栅,可以根據需要控制開度。

動力與續航不差 但配置不足 底盤更舒适 華晨寶馬i3實拍簡評

頭燈造型變化明顯,“天使眼”得到保留,分體式近遠光燈配備LED光源,但日行燈改為兩道彎折造型,比燃油車辨識度高多了,頭燈底部也變得平直,看起來簡單大方。下格栅兩側通風道造型變得很小,但内部導風槽的面積并不小。

動力與續航不差 但配置不足 底盤更舒适 華晨寶馬i3實拍簡評

側面造型變化不大,主要改變是前翼子闆處增加了魚鰓式出風口,與底裙線進行了自然融合,看起來絲毫不顯違和,它的作用是将前輪拱内部氣流引導至車身側面排出,也是為了降低風阻。保留了經典的短前懸長後懸的車身結構,前機艙長度充分,車身高度比較低,整體姿态依舊比較運動。

車身尺寸長寬高分别為4872/1846/1481mm,軸距為2966mm,尺寸比起燃油長軸版略有增加,甚至連軸距都增加了5mm,說明底盤變化的幅度還是比較大。與特斯拉Model 3相比,軸距和長度都多出不少,看起來更像是大了一圈。

動力與續航不差 但配置不足 底盤更舒适 華晨寶馬i3實拍簡評

黑白雙色拼接的外後視鏡與燃油版基本相同,設有修長的LED側轉燈,并未布置側置攝像頭,360°全景影像需要花費8600元選裝,并不便宜。外後視鏡支援電動調節、折疊、記憶、加熱、倒車自動下翻和鎖車自動折疊,功能上比較齊全。

動力與續航不差 但配置不足 底盤更舒适 華晨寶馬i3實拍簡評

車身同色門把手支援選裝全車無鑰匙進入,特斯拉Model 3為标配。

動力與續航不差 但配置不足 底盤更舒适 華晨寶馬i3實拍簡評

前後輪都是18英寸的輪圈,這種半封閉式造型是為了降低風阻,鋁合金材質也經過輕量化處理,造型非常有設計感。由于後輪驅動,前後輪的胎寬并不相同,前後的輪胎規格分别為225/50 R18和245/45 R18,更寬的後輪提供更足的抓地力。因為電動車瞬間扭矩很大,這台車增加了ARB防滑穩定控制單元,提升濕滑路面起步的穩定性。

動力與續航不差 但配置不足 底盤更舒适 華晨寶馬i3實拍簡評

車尾變化主要是底部保險杠,去掉排氣管,兩側加入藍色擾流闆結構,對于底部氣流進行梳理,同樣能降低風阻。3D立體尾燈得到保留,燈帶有懸浮式視覺效果,其餘部分采用熏黑裝飾,看起來更顯深邃。

動力與續航不差 但配置不足 底盤更舒适 華晨寶馬i3實拍簡評

車廂的變化比較明顯,中控台基本沒有變化,采用12.3英寸+14.9英寸的一體式曲面屏取代了分體式的數字互動通道,整塊聯屏通過支架布置在中控台上,右側螢幕向駕駛員一側傾斜6°,便于觀察。中央的出風口由兩段改為整體式,還取消了一部分實體按鍵。擋杆台取消了高聳的擋杆頭,顯得平整很多。

動力與續航不差 但配置不足 底盤更舒适 華晨寶馬i3實拍簡評

采用M運動套裝的三輻式多功能方向盤,直徑小、握感飽滿、觸感舒适,不過取消了後方的換擋撥片。橫幅多功能控制采用按鍵+滾輪組合,非常順手,左側用來控制駕駛輔助系統,但隻提供定速巡航和主動刹車,連L1級都達不到,全速自适應巡航和車道保持等L2級輔助功能需要選裝,費用為5900元選裝,這點是遠不如特斯拉Model 3。

動力與續航不差 但配置不足 底盤更舒适 華晨寶馬i3實拍簡評

聯屏左側為12.3英寸全液晶儀表,UI界面采用寶馬M風格的綠藍紅,看起來既時尚又不乏運動感,右側可顯示電腦調節界面,還支援選裝HUD擡頭顯示。相比之下,特斯拉Model 3是無儀表布局,寶馬i3對于傳統使用者照顧更周到。

動力與續航不差 但配置不足 底盤更舒适 華晨寶馬i3實拍簡評
動力與續航不差 但配置不足 底盤更舒适 華晨寶馬i3實拍簡評

中央出風口變成一體式,而且将燃油版出風口下方一排空調快捷鍵都取消了,隻是保留了前後除霧鍵布置于下方,因為空調可以用螢幕或語音來調節。下方少數按鍵也全部改為平面化的觸控鍵,隻有音量鍵還固執地保留了旋鈕,畢竟這樣的操作最為便捷。

動力與續航不差 但配置不足 底盤更舒适 華晨寶馬i3實拍簡評

擋杆台造型基本沒變化,但将“小雞腿”電子擋杆改為小尺寸電子擋位撥杆,操作更簡單,而且讓整個擋杆台變得尤為平整,看起來非常舒服。周圍布置的實體按鍵還比較多,也依然保留了iDrive控制旋鈕,這些按鍵包括ESP開關、駐車雷達、啟動鍵、駕駛模式、自動駐車、“P”駐車擋、電子手刹按鍵。前方可翻折蓋闆下方是儲物空間,包含雙杯架、12V電源、Type-C接口和手機儲物格,可選裝無線充電功能。

動力與續航不差 但配置不足 底盤更舒适 華晨寶馬i3實拍簡評

中央扶手箱開口方正,有一定深度,容積比較可觀,内置一個Type-C接口,勉強滿足日常用電需求。

動力與續航不差 但配置不足 底盤更舒适 華晨寶馬i3實拍簡評

采用黑+火山紅組成的Sensatec 2.0雙色内飾,中控台和門闆頂部是黑色軟質塑膠,門闆上紅色部分是仿皮材質,觸感舒适。并且嵌入多色氛圍燈帶,這點可以讓Model 3車主羨慕了。追求高品質音樂體驗的朋友還可以選裝帶17喇叭的哈曼卡頓音響,費用是8000元(含手機無線充電)。

動力與續航不差 但配置不足 底盤更舒适 華晨寶馬i3實拍簡評

前排座椅采用仿皮包裹,雙色搭配與車廂風格統一,皮面加入了菱形紋路點綴,顯得更進階。坐墊增加了手動調節的腿托,适應性更高,靠背的側向支撐也足夠,頭枕也支援前翻,填充物軟硬适中,人體工程做得非常成熟,舒适性很高。主副駕座椅均支援前後、靠背、高低(4向)電動調節,駕駛位帶記憶功能,腰部支撐和座椅加熱都需要選裝,這點也不如Model 3實在了。

動力與續航不差 但配置不足 底盤更舒适 華晨寶馬i3實拍簡評

後排座椅材質與前排相同,但坐墊和靠背的填充物比前排更飽滿,還提供了軟質頭枕,靠起來很舒服,坐墊的長度和靠背的側向支撐都不錯,舒适性同樣較高。空間方面,侃弟身高175cm,腿部兩拳三指,頭頂一拳兩指,足夠所需,隻是中央地台隆起較高,對于中間乘客腿部活動影響較大。配置方面,提供帶雙杯架和儲物闆的中央扶手,地台式出風口,雙Type-C接口,車頂還加入了可開啟全景天窗。

動力與續航不差 但配置不足 底盤更舒适 華晨寶馬i3實拍簡評

尾廂空間與燃油車相當,容積較小是3系長期的通病,這裡也同樣繼承過來。尾廂的縱深不算短,但寬度較窄、高度也不夠,是以正常隻有410L。這台車的好處是尾廂并沒有被電池或電機侵占,壞處是後排座椅不支援放倒,不能拓展空間。地闆下方後端還有儲物暗格,能夠放置充電槍等裝置,未提供備胎。

動力與續航不差 但配置不足 底盤更舒适 華晨寶馬i3實拍簡評

動力方面,它搭載寶馬第五代eDrive的單勵磁同步電機,後置後驅。與永磁同步電機不同,它的轉子并非永磁體,而是由線圈繞組構成。優勢是扭矩大,轉速高,控制的精度更好,不需要依賴永磁體,減少了對稀土的依賴,成本可控。缺點是能耗更高一些,帶有碳刷結構,風險是耐久性和長期使用的噪音。電機最大功率為210kW(286Ps),最大扭矩為400Nm,賬面資料比起特斯拉Model 3單電機高了不少,不過它的零百加速是6.2秒,比特斯拉Model 3還是慢了0.1秒,這是因為它的車身重量為2029kg,比Model 3單電機多了268kg。從上圖可以看到,前機艙内隻安置了電機控制器、空調壓縮機等少數機械部件,顯得比較空曠,增加了橫向鋁合金闆,提升前車架部分的橫向剛性。

動力與續航不差 但配置不足 底盤更舒适 華晨寶馬i3實拍簡評

電池方面,采用70kWh的三元锂電池,CLTC綜合續航為526km。相比之下,特斯拉Model 3後驅采用60kWh的磷酸鐵锂電池,CLTC續航為556km。因為i3的車重更大,電機能耗也高一些,官方公布的能耗是14.3kWh/100km,實際肯定要更高些。

動力與續航不差 但配置不足 底盤更舒适 華晨寶馬i3實拍簡評

底盤采用前雙球節彈簧減振支柱+多連杆獨立式的懸挂組合,與燃油版相同。不過,i3采用HRS液壓回彈減震器,後軸還配備空氣彈簧,可以自适應調節懸挂的軟硬和高低,并增加後防傾杆。這些都是在車重增加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改進,保證底盤依舊有不錯的舒适性,這點要勝于特斯拉Model 3。

侃弟點評:

雖然我們并不贊成“油改電”這種行為,但也不得不承認寶馬的産品是真的做得很用心。它并不隻是簡單地在燃油車架裝上三電,而是會根據車重變化重新調整底盤和車身剛性,保證安全性與操控性是寶馬應有的水準。當然,對比下來,大家都感受到,i3與特斯拉Model 3在續航和加速上相差不大,但配置上卻相差較遠,加上價格高了不少,顯然不會撼動後者的銷量。不過,考慮它可能會有價格優惠,底盤的适應更高,乘坐舒适性好一些,相信也會有一些忠實的寶馬粉絲會選擇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