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敏用四部動畫電影成為大師級的人物。
如果沒有因病去世,他将成為繼宮崎駿、大友克洋、押井守之後,第四位享譽世界的日本動畫大師。

在他的四部動畫電影中,最不像今敏作品的作品是《東京教父》,但這卻是一部最像今敏本人的今敏作品。
今敏曾說過:“在我至今為止的作品中,我認為《東京教父》的創作品質最高。就這點來說,這部影片是我最喜歡的作品。”
《東京教父》的故事節奏讓人看起來很舒暢。
阿金是一個總喜歡逃避責任的中年大叔,沉迷于賭博和酗酒,導緻債主上門,自己卻抛棄妻女,成了流浪漢。
少女美由紀有些任性,不了解父母,在身為警察的父親送走了她的寵物貓後,沖動之下刺傷了父親,離家出走。
阿花是個男身女心的人妖,他内心溫柔,積極樂觀,以前在基吧工作,後因打人而離開,夫妻意外去世後,一直在街頭流浪。
流浪漢、人妖、離家少女組成了一個奇怪的臨時家庭。
聖誕夜,阿花為了給美由紀送禮物,他們一起在垃圾堆撿書時意外發現了棄嬰。
阿花母性大發帶着嬰兒回紙闆房并為她取名清子,經過一夜的思想鬥争,他們決定找到清子的父母。
根據已有的線索,一對年輕夫婦的照片,背後隐約可見某高樓,幾張夜總會的名片,上面署名幸子,他們馬不停蹄。
尋親過程中,他們解救了被困車底的黑幫老大,而即将成為他女婿的人則是夜總會的老闆,從他口中得知幸子早已離職。
之後在婚宴上,外籍男子刺殺黑幫老大,失敗後挾持了美由紀和清子。
阿花拼命追趕,阿金拒絕跟随,分開後,阿花找到了美由紀和清子,阿金遇到了流浪老漢,從他那裡得知了幸子的位址。
三人再次重聚卻發現幸子的住處早已人去樓空,阿花急到吐血,在醫院卻遇到了阿金的護士女兒。
阿花和美由紀選擇離開,在橋邊救了一個想要跳水自殺的女子。
原來她就是幸子,幸子告訴他們是男友瞞着自己把孩子丢掉的,聽罷他們把清子交給了她。
但事實并非如此,阿金跑過來說出了真相,清子是幸子從醫院偷的,三人在樓頂追上了幸子。
幸子想要抱着孩子跳樓,美由紀拉住了她,可清子卻從懷中滑落,阿花一躍而下接住清子,幸好抓住了條幅,幸免于難。
最後,清子回到了親生父母身邊。
在清子父母的強烈要求下,一名警察帶着他們前來看望躺在病床上的阿花、金和美由紀,門開了,帶頭的警察竟然是美由紀的父親,被抱在懷裡的清子笑了。
這就是《東京教父》的概述,看起來很簡單,實則今敏将非線性叙事玩出了花。
片中有一條主線,即尋找被遺棄的嬰兒清子的父母,這條主線分成了阿花、阿金、美由紀的過去故事的三條分線。
這三條分線又成為次主線,各自分成了一條支線。
阿金遇到了流浪漢老頭,連起了找出清子母親幸子這條線,也連起了阿花過去的那條線。
阿花串聯起了阿金與護士女兒的相遇,美由紀被外籍男子綁架,有了美由紀通過他們了解了父母的不容易的一條線。
同時《東京教父》還有一條暗線,那就是美由紀的父親負責調查嬰兒(清子)偷竊案。
最後将清子送還到親生父母手中後,她的父母為表感謝想讓阿花當孩子的義夫或義母,卻意外與自己的女兒美由紀相見。
這些線加起來一共有八條,但看起來一點也不雜亂無章。
因為今敏用清子将他們一一聯系了起來,年輕的編劇們都跟今敏學學怎麼玩故事線的交集吧。
此外,在叙事方式上導演今敏用到了插叙和平叙。
插叙不難,并不值得展開,在平叙的使用上,今敏簡直達到了教科書級别。
片中時而說美由紀,時而說阿花,時而說阿金,根據情節發展的需要輪番叙述,讓觀衆對他們的命運都處于關心的狀态。
但使用平叙的方式,需要特别注意交代時間起訖的時間,時間一亂,全局皆亂。
這時今敏的能力就展現出來了,他用兩天一夜的時間理清了所有線索,讓所有角色按部就班地在這條時間線上完成所有劇情要求。
這不是忘乎是以的炫技,而是今敏借助絲滑的巧合相遇重塑了複雜版的《麥琪的禮物》,沒有了光怪陸離,卻處處充滿人文關懷。
在攝影構圖和色彩方面,《東京教父》也堪稱完美。
《東京教父》的攝影構圖沒有追求美輪美奂的形式主義,畫面結構主題明确、布局适宜,多樣而統一、鮮明而簡練。
如阿花、阿金、美由紀組成的拾荒三人組,聖誕夜在垃圾堆裡發現了哭泣的嬰兒清子。
在阿花的強烈要求下,阿金和美由紀被阿花身上散發的母愛所感動,于是決定将清子帶回他們居住的紙闆房。
他們吃苦受累沒有關系,但是不能讓清子跟着他們一起喝自來水,阿花便讓美由紀出門給清子買吃的。
傳回途中,美由紀撞到了帶着許多書的幾個人,看到散落在地面的書中有育兒大全,美由紀用吃的交換了這本書。
她一邊走一邊看,路過了一個遊樂場,美由紀沒有過多注意,繼續低頭看書,這時形成的構圖就突出了兩個字——專業。
畫面中的布局看似有很多東西,但突出的重點隻有四樣,冬雪、鲸魚、育兒書、美由紀,雜而不亂、和諧得體、主次分明。
而且鲸魚在笑突出童趣,美由紀走路看育兒書反應關心,冬雪如鵝毛展現祥瑞,結合起來便是同一個主題,愛與希望。
這麼出色的影像語言,片中不止一處。
如外籍男子在黑幫老大女兒的婚宴上刺殺失敗,挾持了美由紀和清子,阿花拼命追了出去,而阿金則以接下來是警察的事為由拒絕前往。
阿花是以痛罵阿金是廢物,獨自一人繼續追趕,剩下阿金傷心至極,借酒澆愁,還準備把自己當垃圾丢給資源回收筒。
這本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但今敏的構圖緩解了這種情緒,阿金頹喪地站在陰暗處,不遠是燈火通明的東京鐵塔,一明一暗之下反而有了種溫馨的感覺。
相較于畫面,《東京教父》的色彩也不遑多讓。
今敏用多彩的色彩不僅成功塑造了無數美妙的畫面,還增添了影片獨特的觀賞性和審美性。
片中通過色彩帶給觀衆最真實的視覺和情緒感受,對故事的發展、沖突沖突的營造和解決等起着叙述性的作用。
如片尾最後一幕,阿花舍身救清子,随後鏡頭一轉給到了初生的太陽。
畫面中主要有兩種色彩,黑色和黃色,黑色的高樓大廈有着冰冷、黑暗、迷茫的意思,而且極易引發低沉、憂愁的情緒。
但朝陽的出現帶來了黃色,可以驅散黑暗,因為黃色的明度較高,能帶給人明亮和歡樂的感覺 ,也象征着幸福和溫馨。
雖然片中運用了不同的色彩,但這些色彩并不是随意地拼湊,反而展現了導演今敏的用心。
無論是暖色調,還是冷色調,觀衆看到拾荒者、人妖、棄嬰、刺父的少女這樣的悲慘的組合時,内心會有憐憫,但心理上卻是溫暖、平靜的。
這就是色彩的合理搭配對人的心理促進作用,讓人看起來很舒服,因為導向是積極的,有希望的。
當然,片中的主題思想同樣出彩。
《東京教父》的故事像一場人類的起源,而這是一場新生,在時間的長河中尋找屬于自己的碼頭,直至抛錨停泊永久定居。
盡管阿花、阿金、美由紀他們是底層人士,但他們有高尚的德行,博愛的心态,至高的善念。
正是基于此,他們才能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阿花得到了愛,阿金回歸家庭,美由紀與父親和解,這就是好電影的魅力,總能在不經意間讓人學會積極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