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雷射雷達大規模上車還有待商榷

禾賽、速騰聚創、圖通達、華為、大疆……

在自動駕駛的熱潮下,近年來國内誕生了一大批雷射雷達初創企業,甚至吸引了一些行業巨頭跨界進入。如今,這些國産雷射雷達企業的産品已經開始上車,或者是正在走向量産的道路上。

就在雷射雷達上車即将大規模爆發前夜,外國雷射雷達廠商也開始進入中國市場,試圖分得一杯羹。近日,以色列雷射雷達上市企業Innoviz與國内雷射雷達系統供應商亮道智能簽署戰略合作,推動雷射雷達産品在中國市場的量産應用。

攜手亮道智能,Innoviz打入中國市場

Innoviz總部位于以色列,按相關機構資料,其在全球雷射雷達市場中占據4%的份額。2018年,寶馬公司選擇了Innoviz的固态LiDAR傳感器InnovizOne,由麥格納國際公司采購和制造,用于開發其LiDAR的系列化生産。

在2022年的CES上,Innoviz釋出了其新一代LiDAR的B樣件InnovizTwo,與第一代産品相比,性能提高了30倍,成本降低了70%。

作為量産車載雷射雷達系統全棧式服務的供應商,亮道智能定位為Tier 1,其核心技術團隊曾帶領軟體量産開發團隊參與Scala全球首款雷射雷達在奧迪A8車型的量産落地。2019年,亮道智能又赢得了全球首個純固态雷射雷達的量産項目合作。

雷射雷達大規模上車還有待商榷

此次Innoviz和亮道智能“牽手”,雙方将探索為中國地區的汽車廠商定制Innoviz LiDAR産品的可能性,開發感覺解決方案,并進行系統驗證和資料收集,以加快推出基于InnovizTwo的高分辨率LiDAR的系列化生産解決方案。

就在上個月,Innoviz在中國營運3.5年之後,已經正式在中國成立了子公司(應諾維思(上海)科技貿易有限公司)。不過,Innoviz中國區總經理蘇淑萍透露,Innoviz在國内的團隊比較小,不管是對客戶的支援,還是資料的采集以及測試,能力都有欠缺。

而Innoviz與亮道智能的合作更是由來已久,兩家公司的緣分早在2018年的德國便已開始。在Innoviz的首個車載量産項目上,雙方就一直保持緊密的技術合作。下一步,雙方将探索在中國本土搭建完備的雷射雷達硬體生産線和供應鍊體系,加速進階别自動駕駛的商業化程序。

雷射雷達上車,還未跨過0到1

作為實作自動駕駛功能的一種感覺傳感器,雷射雷達本身存在着多種技術路線,各自都有優缺點,有些技術路線适合做中長距甚至超長距,有的技術路線就偏向于做中短距甚至短距。

亮道智能CEO劇學銘認為,雷射雷達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還是會存在多種技術路線,其中有一些技術路線上限很高,但是目前成熟度還不夠,可能在未來也會占據一定的市場空間。簡單來說,雷射雷達技術路線目前還沒有到收斂的時候,而且會并存。

雷射雷達大規模上車還有待商榷

2021年,搭載雷射雷達的小鵬P5車型開始量産傳遞,拉開了大陸車企雷射雷達上車的序幕。蔚來ET7在3月份實作了量産傳遞,而在不久的将來,一大波搭載雷射雷達的新車型将量産傳遞。這是否意味着,雷射雷達已經到了大規模量産上車的時候了?

“如果要說(雷射雷達)大規模上車,現在還不是時候,我隻能說到今年還在0到1的階段,能不能邁過1的這個門檻還有待商榷。”

蘇淑萍認為,至少是年産50萬台以上雷射雷達才能叫大規模,她判斷這個時間段是在2024年到2025年之後的一個時間段。

劇學銘也表示,真正帶着雷射雷達在更多場景性能以及量産的落地,可能要從2024年真正上量,2025年真正有一個相對大幅度的提升。

高階自動駕駛,雷射雷達不可或缺

近日,豐田旗下子公司Woven Planet(編織星球)宣布使用視覺方案開發自動駕駛,意味着豐田也開始“倒戈”到了特斯拉的純視覺路線陣營中來。

這讓包含雷射雷達的融合感覺路線再一次受到外界質疑,作為一種感覺來源,雷射雷達是實作自動駕駛必不可少的傳感器嗎?

“我可以這麼說,至少到目前為止,走純視覺道路的都還是在L2的階段,也就是輔助駕駛系統。”

蘇淑萍認為,車企做輔助駕駛系統走純視覺道路可能是基于對價格更加敏感,另一方面到目前為止雷射雷達還沒完全成熟進入大規模量産。

是以,車企在打造自己的輔助駕駛方案的時候,會考慮增加一個雷射雷達對整個性能是不是有很大的改善,是不是要付出非常高的代價去接納一個對系統沒有太多提升的一個産品。

但是,對于高階自動駕駛來說,蘇淑萍認為雷射雷達到目前為止是必不可缺的傳感器。她表示,高階的自動駕駛對于傳感的要求非常的高,如果能夠提供一個完整的傳感器的組合,在性能和價格方面達到一個平衡,是最好的一種路徑。

雷射雷達大規模上車還有待商榷

“在高階的自動駕駛,從整個車廠架構來講,安全備援是一定要考慮的,是以我認為雷射雷達不可或缺。”劇學銘表示,随着雷射雷達的進一步發展,在未來上量以後,成本大幅度下降,甚至雷射雷達傳感器未來在一定程度上跟攝像頭的界定也會變得模糊。

他解釋道,未來的雷射雷達有可能同時兼具現在毫米波雷達和雷射雷達的一些性能表現,或者是雷射雷達本身也可以輸出圖像。在這種情況下,雷射雷達本身是一個低成本的新型傳感器,同時又具備現在有明确分類傳感器的一些屬性,是以他認為OEM沒有理由不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