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海清是兒子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吧,深刻诠釋啥叫生孩子就是用來玩的

文丨福林媽咪

很多觀衆對演員海清的印象都停留在電視劇中“唠叨的媽媽”這個形象上,尤其是《小歡喜》當中訓兒子方一凡的那句:“我為什麼要生你,我吃飽了撐的”,簡直把很多人心目中的媽媽演的入木三分。

海清是兒子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吧,深刻诠釋啥叫生孩子就是用來玩的

你以為她演得這麼好,生活中一定也是這樣的媽媽?

不是的,他兒子蛋妞優秀得不行,而她完全不是電視劇中那種雞娃的虎媽……

甚至,她經常調侃自己是兒子前進路上的絆腳石。

海清是兒子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吧,深刻诠釋啥叫生孩子就是用來玩的

兒子要寫作業,她苦勸兒子出去玩;

兒子比賽全力準備,他拼命讓兒子放松,總之她和兒子之間的角力完全和一般的親子角力相反。

海清的兒子英文名叫Daniel,因為小區阿姨大媽們總是把他的名字喊成蛋妞,于是便有了這麼個小名。

海清是兒子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吧,深刻诠釋啥叫生孩子就是用來玩的

從海清以前曬出的日常來看,蛋妞優秀得讓人直呼是“别人家孩子”。

他十幾歲寫出來的英文作文,讓很多大學生都自愧不如;

海清是兒子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吧,深刻诠釋啥叫生孩子就是用來玩的

十歲畫的一幅鉛筆畫獲獎,還被人出3萬塊高價收購;

海清是兒子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吧,深刻诠釋啥叫生孩子就是用來玩的

書法上也很有天賦;

海清是兒子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吧,深刻诠釋啥叫生孩子就是用來玩的

還喜歡遊泳,拿過美國洛杉矶遊泳大賽的3枚金牌;

海清是兒子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吧,深刻诠釋啥叫生孩子就是用來玩的

平時喜歡做手工,經常做一些有意思的小玩意兒……

海清是兒子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吧,深刻诠釋啥叫生孩子就是用來玩的

更讓人羨慕的是,蛋妞從來不是被家長壓着做這些,而是因為自己喜歡,非常有自制力,而且非常刻苦。

坐高鐵也要寫作業;

空調壞了,脫掉上衣也要練大提琴;

海清是兒子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吧,深刻诠釋啥叫生孩子就是用來玩的

你說,這樣的神仙孩子誰不喜歡!!!

兒子這麼自覺,還請每天要做的就是:

勸兒子休息、勸兒子玩、勸兒子别那麼努力……

海清是兒子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吧,深刻诠釋啥叫生孩子就是用來玩的

然後兒子還對媽媽說:

“我一會兒做完作業再陪你玩,你先休息一下”;

“媽媽,你要有耐心,不要對作業有反面情緒”……

成熟到不像個孩子。

海清是兒子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吧,深刻诠釋啥叫生孩子就是用來玩的

那麼,這麼自覺的兒子,到底是怎樣養出來了?

最近很多人翻出來海清之前在采訪中提到兒子的一些片段,我們似乎找到了答案。

海清是兒子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吧,深刻诠釋啥叫生孩子就是用來玩的

吳越說,海清懷孕的時候,有一次她們在公園停車場,海清暢想說,“我這個孩子生出來了,我是不是要讓他站那兒說,诶,給我鞠個躬”……

海清是兒子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吧,深刻诠釋啥叫生孩子就是用來玩的

不記得孩子的年齡

“我兒子現在應該十二,十三,十四歲了……”

講完自己都覺得離譜,兒子到底幾歲了來着?

海清是兒子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吧,深刻诠釋啥叫生孩子就是用來玩的
海清是兒子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吧,深刻诠釋啥叫生孩子就是用來玩的

主持人:“會不會是十五歲了?”

海清是兒子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吧,深刻诠釋啥叫生孩子就是用來玩的

拿孩子做實驗

在《金星秀》節目中,海清對金星說,她有時候會實驗孩子對她很多态度的反應。

金星不解:“試什麼?他是你兒子,有什麼可試的呀?”

海清:“好奇啊,沒當過媽呀……”

果然,生孩子就是用來“玩兒”的……

海清是兒子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吧,深刻诠釋啥叫生孩子就是用來玩的

孩子哭得越大聲媽媽笑得越大聲

海清第一次送孩子上幼稚園,别的家長經曆這樣的分離焦慮,心理都難受得不行,有的爸爸還會在送完孩子以後偷偷地哭。

海清就不一樣了,她偷偷跑到孩子窗戶那一邊,看見孩子拿着餅幹一邊哭一邊吃,她差點樂瘋了……瘋了……了……

海清是兒子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吧,深刻诠釋啥叫生孩子就是用來玩的

訓孩子沒發揮好,重來一條

當然,海清也有批評孩子的時候。

有次兒子不小心跟着陌生人走了,海清認為這件事情非常嚴重,于是非常嚴厲地吵了孩子一通。結果吵完之後覺得情緒發揮得不好,于是對孩子說到:“媽媽重來一條!”

兒子:“?”

為什麼嚴肅的畫風最後是這個走向?大概是演員的本能?

海清是兒子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吧,深刻诠釋啥叫生孩子就是用來玩的

老師表揚孩子,海清非常清醒并且還能親手補刀

蛋妞學遊泳,老師給她發來孩子遊泳的消息,還誇她的孩子:

“蛋妞特别聰明,遊得特别快!總能遊第一!“

海清:“就倆人比賽,他不遊第一還能遊倒數第一?”

“蛋妞遊泳在小組中拿了第一!”

海清:“我一看照片,邊上6個全是女的他不遊第一誰遊第一?”

……

哈哈哈,這可真是親媽啊~

海清是兒子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吧,深刻诠釋啥叫生孩子就是用來玩的

或許,正是因為海清養孩子的這種輕松、自由的氛圍,才能培養出一個自立、清醒的孩子。

而我們很多家長越用力,孩子反而越叛逆,失去了對學習本身的興趣,也把努力當成了一件痛苦的事。

《家有兒女》當中有這麼一集。

劉星他們班搞了一個活動,讓班裡的孩子互換,找一個同學到他家裡去生活幾天,體會一下不同家庭的教育方式,也讓家長們互相交流一下教育方式。

劉星和他的好朋友滑鼠互換家庭。

海清是兒子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吧,深刻诠釋啥叫生孩子就是用來玩的

在滑鼠父母眼裡,劉星的爸爸對孩子太過放縱,導緻孩子行為散漫,必須嚴格教育。

而經常被父母嚴加管教的滑鼠來到劉星家之後,就不想回去了。

周末早上起床後,沒有人會去管他要做什麼,夏東海不會給他安排任務,要求他必須幾點幾點完成作業,他一個人在客廳晃來晃去。

想要約小雪出去玩,小雪有自己的計劃,想要喊小雨出去玩,小雨也有自己要玩的。

海清是兒子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吧,深刻诠釋啥叫生孩子就是用來玩的

夏東海就問他,有沒有自己的計劃,他說沒有,

因為平時都是爸爸媽媽幫他安排計劃,是以當他自由之後,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

海清是兒子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吧,深刻诠釋啥叫生孩子就是用來玩的

這就是很多家庭中的問題吧,父母管得太多,孩子就失去了自我管理的能力,父母對孩子的人生期望太過,孩子就對自己的人生,沒有了期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