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1929年說起:蕭條時期,如何逆襲?

作者:格上私募圈
從1929年說起:蕭條時期,如何逆襲?
從1929年說起:蕭條時期,如何逆襲?

作者:icefighter

來源:天玑情報局(ID:qiqilibrary)

我們人類的天性,太習慣線性外推了。過去幾十年全球化的繁榮,讓我們以為曆史中發生過的很多故事已經成為永遠的曆史。

隻可惜,繁榮并不能永遠持續,曆史中發生過的種種故事也終将回歸。

周期才是永恒的。

回顧人類曆史,真正繁榮的時代并不長。曆朝曆代都有若幹盛世。盛世的原因也都很簡單。因為每一個朝代,都是從廢墟中建立的。立朝之初,都是人少地多,資源豐富。即使是無為而治,在人少地多的情況下,經濟也能迅速發展。

隻可惜,繁榮注定是短暫的。經濟發展起來,伴随着一個難以解決的痼疾,貧富分化。很快,土地等資源就集中到少數人手中,貧富差距巨大,經濟就開始舉步維艱了。

之前文章裡提到,可以通過從各個朝代建立到開始改革的時間間隔,來估算一個朝代的貧富分化頂點發生的時間:

漢朝建立(公元前202年)—劉秀“度田“(公元39年):241年

唐朝建立(公元618年)—唐德宗兩稅法(公元780年):162年

明朝建立(公元1368年)—張居正變法(公元1573年):205年

北宋建立(公元960年)—範仲淹上書改革(公元1025年)—慶曆新政(公元1043年)—王安石變法(公元1069年):65年、18年、26年

在上述朝代裡,宋代從朝代建立到改革開始的時間是最短的。當然,這個原因也提到過,因為宋朝先天不足。宋朝開國比較順利,并不是在一片廢墟上重建,而是通過杯酒釋兵權實作的,這也導緻宋朝對土地資源沒有重新洗牌。由于“不抑制兼并”,宋朝的土地資源更快集中,貧富分化迅速達到頂點。

不用懷疑,全球已經面臨了一個巨大轉折點,過去的歲月靜好已經不複存在了。

錢越來越難賺了。Facebook這樣的網際網路巨頭,照樣一天暴跌26%。隻能感慨,沒有誰有諾亞方舟。

普通人怎麼辦?一個辦法是去曆史中尋找答案,看看過去的危機時代,聰明人是怎麼做的。

最近我看到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故事。1929年令人恐怖的經濟大蕭條爆發。

一名美國人在這場經濟危機中也沒能找到工作。這個時候,他毅然做出了一個讓人大跌眼鏡的舉動。

他帶着自己的妹妹和朋友,隐居到了森林裡。

在荒無人煙的森林裡他一待就是五年,沒有工作收入,物質嚴重匮乏。

但是他的精神卻非常輕松。

“在大蕭條期間我給自己制定了日程安排。

在沒有工作或沒有人告訴你該做什麼的時候,你要自己找到該做的事情。

我把一天分成四個時段,每個時段四個小時。

我會在其中三個時段中看書,另外一個時段自由活動。

我每天早上8點起床,9點坐下來開始看書。那意味着我用起床後的第一個小時做早餐,整理房間。

然後用第一個四小時時段中剩餘的三個小時看書。

接下來用一個小時吃午飯,另外三個小時看書。

接下來是可以選擇的部分。

通常情況我用三個小時看書,用一個小時外出吃飯,然後是三個小時的自由時間,再用一個小時收拾上床睡覺。

是以我每天大概12點睡覺。”

連續五年,每天讀書9個小時,他學習了很多學科的知識,橫跨了人類學、生物學、文學、哲學、心理學、宗教學、藝術史等多個領域,搜集了各種文化下的不同神話傳說。

後來,他寫了好幾本關于神話學的著作。美國《時代周刊》将其中一本《千面英雄》評為20世紀最重要的100本書之一。好萊塢著名導演喬治·盧卡斯在創作《星球大戰》時也參照了他的《千面英雄》。

這個人就是約瑟夫·坎貝爾。他在傳記《英雄之旅》中詳細闡述了自己的人生故事。

從1929年說起:蕭條時期,如何逆襲?

當然,聰明的你可能發現一個問題,他在森林裡過5年隐居生活,不上班,錢哪裡來的呢?

約瑟夫·坎貝爾解釋過這個問題:

“我爸爸的錢都虧了,我在學生時期常随爵士樂隊演出,在那幾年裡攢了一些錢。在這些錢的支撐下,我隐退到樹林小屋裡。”

約瑟夫·坎貝爾的人生故事會給我們很多啟發。

《千面英雄》成為喬治·盧卡斯《星球大戰》的重要靈感來源,坎貝爾成為盧卡斯終生追随的精神導師。

美國橋水投資公司創始人瑞·達利歐的著作《原則》裡提到,他給身邊很多認識的”英雄“贈送約瑟夫·坎貝爾的《千面英雄》一書。

約瑟夫·坎貝爾的故事,對我最大的啟發是,越是危機時刻,越是要保持内心平靜。

Stillness Is The Key。

法國著名的數學家、實體學家帕斯卡(Blaise Pascal),16歲以圓錐曲線研究而聞名,發明了射影幾何,創立了機率論和積分,研究二項式展開發現了帕斯卡三角,證明了真空的存在,發現了關于流體壓強傳遞的帕斯卡定律。

帕斯卡有一句名言:

"All of humanity's problems stem from man's inability to sit quietly in a room alone."

“人類的所有問題,都源于他們不能孤身一人在房間裡靜坐。”

當我們内心平靜,我們可以更加從容的應對外界的環境變化。

我們可以停下來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究竟是什麼?

有的人可能開始考慮,不再單純的以賺錢為人生的首要目标。畢竟上海已經告訴我們,即使你住在幾千萬,上億的豪宅裡,照樣可能需要搶菜吃。

那麼,你甚至可以考慮離開大城市,去小鎮買地蓋房子,裝上屋頂光伏,儲備更多的物資,反脆弱能力隻會勝過在大城市裡蝸居在電梯樓裡的大部分人。

有的人可能開始考慮,要更加積極的賺錢。畢竟同樣的疫情,有人被稱作最辛苦的打勞工,每天打工到淩晨,有時一天要到四五個地方工作。也有的人,也是天天在忙,忙于不同的酒店和會所之間。

每一次危機,并不完全是危,也有機,照樣有人能夠從中崛起逆襲。但是,這種逆襲的機會注定非常稀少。

要能抓住這種機會,需要刻苦的準備,也需要平靜的心态。心态不好,容易被賬戶的金額漲跌影響,即使有這種逆襲的機會,也很可能會錯過。

當然,你可能說,我想去小鎮生活,但是我沒錢,小鎮又沒有工作機會,怎麼辦?你可能想不到,股神巴菲特就住在小鎮奧馬哈。當然,這個小鎮比我們想象的其實要大一點,目前人口接近50萬。

他在遠離華爾街的小鎮,内心可以更加平靜,反而有助于他抵擋誘惑,做出更好的投資決策。

“在華爾街的話,我父親就會有完全不同的生活。”巴菲特的兒子彼得說,“他可能也會去追逐那些别人想要的東西。”

你可能說,這些人是牛人,在小鎮可以生活。普通人怎麼辦?其實也是可以的。有些工作,例如程式設計式,拍攝産品圖檔,寫文章,拍短視訊等等,其實都可以遠端發生。

美國現在有一些小鎮,政府在掏錢提供補助,吸引一些在大城市工作的人過來生活。他們在小鎮可以遠端工作,收入照樣不少,而生活成本很低,何樂而不為?

版權聲明: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