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許多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給報了各種各樣的興趣班。
當然,現在的父母都比較理智,選擇興趣班前也會比較尊重孩子的興趣,孩子喜歡了才報。
但結果,很多家長發現,去第一二次的時候,孩子還是歡天喜地的,但第三次,孩子就開始磨蹭,第四次,直接找各種理由不想去……
強迫孩子繼續上吧,擔心過分的逼迫,會讓孩子更加排斥。妥協吧,又擔心孩子養成遇到困難就會放棄的習慣。,而且,大幾千甚至上萬的學費,都已經交了……

明明是孩子自己選擇的興趣班,為什麼卻堅持不下去?孩子不想上了,父母又該如何應對呢?首先,我們先來看看,孩子為什麼不想繼續上興趣班了?
孩子不想繼續上興趣班的原因,一般有三種。
第一種,新鮮感過了。
我們都知道,孩子天生就對各種新鮮的事物充滿好奇。孩子剛接觸各種興趣班時,也是如此。在試聽課階段,有的孩子不管試聽什麼課,都覺得好玩,各種班都想報。但一旦報了名,學沒幾天,新鮮感過了,就不想再上了。
第二種,學習中遇到了困難。
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是難免的。這時,孩子就會産生失敗感,有了畏難情緒。
尤其是對于那些需要孩子反複練習基本功的課程,如舞蹈、樂器等,這種要靠長期的練習才能取得成績上萬,會讓孩子覺得學起來枯燥無味,短期内又看不到成果,孩子自然就會産生放棄的念頭。
第三種,老師過于嚴厲。
有些興趣班的老師為了讓孩子學有所成,會對孩子要求嚴格。但是,這樣一來,不僅會降低孩子的學習熱情,還會因為害怕老師的責罰而不想上興趣班。
對于前兩種原因,我們可以通過與孩子溝通,來引導孩子繼續上興趣班。
而對于最後這種原因,建議家長可以直接跟老師或教育訓練班進行溝通。如果溝通效果不佳,建議直接申請退費。興趣班不是特長班,我們的重點是先幫孩子建立對學科的興趣。當他對這學科感興趣時,孩子真正熱愛這件事了,自然就願意為之努力學習。
那麼,當孩子不想上興趣班時,家長又該如何引導呢?我們先來看看面對這個問題時,家長的哪些做法會适得其反。
孩子不想上興趣班時,家長常見的誤區有哪些?
用“錢都交了”要挾孩子
當孩子說不想上興趣班時,許多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錢都交了,孩子要是不去,錢不就浪費了。
于是,就會以“錢都交了,怎麼能說不去就不去”來要挾孩子。這種做法會讓孩子感覺,自己在爸爸媽媽的心中,沒有錢重要,隻會讓他們更加讨厭上這個興趣班。
批評指責孩子,全盤否定孩子
有些家長一聽到孩子說不想上興趣班時,就會批評、否定孩子。
比如,孩子跟媽媽說:“這幾次的舞蹈動作太難了,我都學不會,我不想去上了。”媽媽如果說:“你怎麼這麼沒用!遇到點困難就退縮,你太讓我失望了!”
這不僅會讓孩子感受到行為得不到認可,還會覺得整個人都被否定了。會讓孩子陷入焦慮的情緒中。孩子一方面想再去嘗試,另一方面又擔心結果會讓家長失望,進而陷入猶豫不決的境地。
立即妥協
還有些家長聽到孩子說不想上興趣班時,會立即妥協。這種做法,會讓孩子形成一遇到困難就逃避的心理。
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當孩子告訴家長,說他不想再上興趣班時,我們可以按以下四個步驟來對他進行引導。
首先,我們要先傾聽孩子不去的原因。同時,要肯定孩子之前的行為。告訴他,課程這麼難,他都能堅持到現在,已經很不錯了。
接着,我們可以和孩子談談他們在之前上課時的趣事,或者是老師對他的一些正向回報。比如說,跟班上哪個小夥伴一起玩了好玩的遊戲;或是上節課老師說他表現好,還獎勵了他小星星等。這樣做,可以幫孩子尋找到能夠繼續堅持的動力。
緊接着,我們再侍機鼓勵孩子,再去一次看看。可以引導孩子去看看這次會不會有什麼好玩的事情,或者有沒有新的小夥伴加入等等。有了前面的鋪墊,再加上我們給的隻是一次的小目标,孩子一般會同意再試一次。
最後,隻要孩子再次去了興趣班,無論結果如何,家長都應該及時鼓勵,肯定孩子肯嘗試,努力堅持的行為。同時,我們可以問孩子,這次課上有沒有什麼新的發現?或者有什麼好玩的事情?幫助孩子積累再次去的動力。
總而言之,當孩子報了興趣班,沒上幾次就不想上時,家長千萬不要試圖通過強迫、要挾等手段,來讓孩子堅持上,也不能立即妥協。而是應該通過适當地鼓勵和贊美,來激發孩子内在動力,引導孩子繼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