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本田的電動化答卷

文 |李浩賢

“這是一部真正的本田嗎?”袁啟聰在試駕完本田e:NS1後提出了該疑問。

e:NS1是自去年本田中國宣布電動化戰略以來,推出的首款純電動汽車,同時也是國内首款懸挂本田标的純電動汽車,被視為本田中國電動戰略的開山之作。

本田的電動化答卷

按照規劃,至2027年本田将在中國市場推出10款純電動車型,2030年後在中國推出的所有新車型均為電動化車型,不再投放新的純燃油車。

是以對于e:NS1,不管你是準備入手,還是失望而歸,本田中國的電動化戰略依然會按部就班地實施下去,沒有回頭路。

本田的電動化答卷

所謂萬事開頭難,在本田宣布電動化轉型一周年之際,高層們便迫不及待地向公衆彙報更多轉型的進展與細節,試圖讓更多人了解Honda的宏大計劃。

4月12日,本田召開汽車電動化業務說明會,本次會議也可以視為本田全球CEO三部敏宏去年4月履新釋出會的補充,相較于去年喊出的“六年五萬億”投資規劃,今年的藍圖補充了不少關鍵資訊。

轉移基本盤

本田透露,截至目前,其全球化車型的派生數量已經較2018年減少了50%。本田的目标是到2025年,将派生車型數量較2018年削減2/3。此外,本田計劃将汽車生産成本較2018年削減10%。

本田的電動化答卷

本田有意通過改善傳統業務基盤,将資金盡可能多地用于電動化及公司未來的發展。本田表示,未來10年,本田在研發方面的預算将達到8萬億日元(約合640億美元),毫無疑問這是一筆龐大的支出,相比之下豐田同期的研發預算也僅為4.4萬億日元(約合350億美元)。

在這8萬億日元當中,3.5萬億日元将用于電動化和軟體領域的研發,1.5萬億日元用于生産設施方面,合計5萬億日元将被投入到電動化方面。相對燃油車的研發費用,已出現了明顯的資源傾斜。

本田的電動化答卷

除了汽車領域的電動化外,本田還計劃在機車、飛機發動機、船舶發動機以及發電機等領域擴大電池、氫能的應用,幫助其在2050年實作碳中和。

值得一提的是,三部敏宏曾多次強調“結盟”的重要性,在他看來,本田不應獨自完成電氣化轉型任務,而是要積極擁抱與通用汽車等夥伴的合作,通過大規模量産來降低成本,并確定業務的更多可行性。

因地制宜,合作共赢

按照先前的計劃,在北美,本田将于2024年推出與通用合作開發的兩款中大型純電動車,一款是本田品牌的SUV,另一款則是讴歌品牌的SUV。(均采用通用Ultium平台)

本田的電動化答卷

而就在今年4月初,本田與通用宣布擴大現有合作夥伴關系,在北美市場推出成本與續航裡程,均可與傳統燃油車同台競争的大衆化車型。據了解,雙方聯合開發的電動車仍基于通用Ultium平台打造,但定價将低于3萬美元,試圖以價格優勢搶占市場。

目前來看,本田在北美市場并未打算使用本田中國的e:N Architecture純電架構,這主要出于提升協同效應,降低邊際成本的考慮。這也意味着,屆時本田再沒有所謂的全球車,而是因地制宜,推出适合本土的“特供車型”。

本田的電動化答卷

除了合作造車,本田還幹起了代工。

上個月,本田與索尼簽署了合作意向書,将于2022年内成立一家合資公司,共同開發和銷售純電動汽車,該公司的首款純電動車型将于2025年開始銷售。根據合作協定,索尼負責軟體開發和提供出行服務平台,本田負責生産制造和銷售。

本田的電動化答卷

換句話說,本田将成為“索尼汽車”的代工方,但直至目前,雙方并未公布新車将采用何種底盤作為基礎。而本田計劃2026年才推出采用“Honda e:Architecture”的産品,這是一個将硬體及軟體組合起來的純電動汽車專用平台。

難道本田會率先使用該平台為索尼打造新車?如果是的話,那這兩位CEO的關系可真是鐵到一定程度了。

本田的電動化答卷

另外在日本本土,本田将在2024年上半年推出價位在100萬日元左右(約合人民币5萬元)的商用微型電動車。随後适時推出面向個人的輕型電動汽車(K-car)和純電動SUV。

能看出來,相對于在海外大刀闊斧,本田在日本大學營反而十分保守,這是因為日本社會對電動化意願始終不高導緻的。看看豐田章男“嘴上”的各種反對就知道了。

本田的電動化答卷

盡管本次釋出會并未提及歐洲方面的部署,但本田強調,到2030年将在全球推出30款純電動車型,并使得純電動汽車年産量超過200萬輛,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的銷售比例提高到40%;到2035年提高到80%;2040年在全球範圍内終止燃油車的銷售。

本田的電動化答卷

“裡應外合”的電池路線圖

基礎上述龐大的電動車計劃,本田此次也披露了電池采購方案。

現階段,本田通過加強與電池供應商的合作,確定每個地區的穩定供應。在北美,将采購通用汽車“Ultium 平台”電池,除此之外,本田還在探索成立一家電池生産合資企業的可能性;在中國,本田購買了甯德時代約1%的股份,進一步加強與甯德時代的合作;在日本,本田從遠景動力采購電池,用于輕型電動汽車。

本田的電動化答卷

當然,以上都是緩兵之計,本田并不打算把未來的核心競争力交托于别人。

本田把全固态電池視為未來的核心競争力,其将投資430億日元為研發中的全固态電池建設示範生産線,目标是在2024年春季投入營運,并應用于2025年以後上市的車型。屆時,本田純電動車的續航與價格将帶來質的變化,傳統燃油車存在的意義将進一步削弱。

本田的電動化答卷

值得留意的是,日産汽車也将2024年作為固态電池試産的時間節點。另外,豐田首席技術官前田正彥也曾表示,豐田看好固态電池,預計在2025年之前将下一代電池投入實際應用。

這樣看,日系品牌一直對電動車“心不在焉”,或許就是在等固态電池走上台面那天。

中國市場迎來利好?

而大家最關心的中國市場,本次釋出會本田則沒有再進行細化,将繼續執行既定的戰略,即2030年之後在中國推出的所有車型均為純電動和混合動力。

本田的電動化答卷

可即便如此,本田中國的電動車計劃實際上已經出現了些許變數。

4月8日,廣汽Acura正式宣布不再生産和銷售廣汽Acura品牌的現有産品,現有經銷商管道将被廣汽本田整合,成為廣汽本田電動化銷售網絡的一員。

本田的電動化答卷

事實上,廣汽Acura退出中國市場早已有迹可循。正如上述提到的,誕生于北美的Acura未來将通過通用的Ultium平台實作電動化,而本田在中國本土則使用自家的e:N Architecture純電架構,兩者完全沒有共通性可言,除非未來交由上汽通用代工或采取進口的形式引入。

本田的電動化答卷

是以廣汽Acura被整合隻是時間問題,繼續拖下去完全沒有意義。從廣汽本田的角度看,将廣汽Acura現有資源轉化為廣汽本田電動管道,可以把長期以來的負累,轉化為推動本田電動化事業的動力。現在就是止損的最佳的節點,不容有失。

作為日系首個宣布全盤電動化的品牌,本田沒有回頭路。現在對自己狠一點,未來的路才會更順暢。而我最想知道的是,這些無聲的本田,還會讓你一生本田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