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兒媳,你不把陪嫁房給小叔子,我就病死也不去醫院”“聽你的”

01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當下越來越多的女孩子,在選擇婚姻對象的時候,都不願意嫁給家裡有兩個兄弟的家庭。尤其是嫁給老大。

她們大多擔心兩個兄弟的家庭,婆媳妯娌關系要比獨子家庭更複雜、更難處理。

都說,老大是草,老二是寶。

在許多兩兄弟家庭裡,父母偏心是常有的現象。

“兒媳,你不把陪嫁房給小叔子,我就病死也不去醫院”“聽你的”

而在大多數中國父母的心裡,都會不自覺地偏心小的那一個。反觀大的那個,爹不疼娘不愛,卻要承擔起更多贍養父母的責任和義務。有些父母看到小兒子生活過得拮據,還會私下裡幫着補貼一些,甚至要求老大也要一起幫襯老二。

這就容易造成很多沖突的出現。

成年人的生活大家都不容易,每天在外辛苦打拼養活一家老小,已經夠讓人心力交瘁。

倘若每天還要花大部分精力去處理家庭沖突,被婆婆要求無下限補貼小叔子。這樣的婚姻,任誰遇見了都會害怕。

許妍(化名)就嫁給了這樣的家庭,好在夫妻倆都是明事理的人,才沒被婆婆攪散婚姻。

“兒媳,你不把陪嫁房給小叔子,我就病死也不去醫院”“聽你的”

02

許妍和丈夫結婚兩年,平日裡夫妻倆夫唱婦随,很是恩愛。

除了婆婆和小叔子時不時做個妖外,許妍對自己的婚姻還是挺滿意的。

丈夫為人踏實上進又有能力,在公司很受上司器重,薪資待遇還算不錯。許妍自己做文職工作,收入一般,但朝九晚五時間很是固定。家裡和工作,兩頭都能顧得上。

丈夫有個弟弟,也就是許妍的小叔子,從小就是公婆的心肝寶貝。

尤其是婆婆,對他溺愛到不行。隻要不是偷奸耍滑的勾當,小叔子平日裡想怎麼樣就怎麼樣,事事都順着他的心意來辦,很是放縱。

也正因為如此,造就了小叔子好逸惡勞的性格。快三十歲的人了,正經工作沒一個,長期靠打牌和啃老度日。

打牌赢錢了,整個人容光煥發,吃喝玩樂兩天就霍霍光。輸了,就連吃好幾天快餐泡面,整個人頹廢的不成人樣。

在婆婆的心裡,絲毫意識不到小叔子混成如今這樣,全是他自己不作為導緻的。

她隻覺得,小叔子還是個孩子,條件又比許妍夫妻倆差太多。作為哥嫂,她們有責任扶持小叔子的生活。

“兒媳,你不把陪嫁房給小叔子,我就病死也不去醫院”“聽你的”

許妍和丈夫都是心軟的人,而且非常孝順。每次婆婆來要錢,許妍雖然明白老這麼給錢補貼小叔子不是辦法,但看婆婆一把鼻涕一把淚,小叔子又确實挺可憐,就都心軟一一同意了。

但婆婆這個人吧,思想很老舊,沒事總愛端婆婆架子。夫妻倆越是孝順她、事事遷就她,她就越是蹬鼻子上臉,越愛作。

平日裡不僅把夫妻倆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還總是在鄰裡吹噓,說她才是一家之主,兒子兒媳婦不敢輕易違背她的意思。還說許妍除了娘家有錢,其他條件根本配不上她兒子。

她還總愛對夫妻倆的生活指手畫腳。隻要沒按她說的辦,就一哭二鬧三上吊,各種胡攪蠻纏。夫妻倆無奈,很多事情都隻能妥協忍讓,息事甯人。

然而前不久發生的一件事情,讓許妍忍無可忍,提出了反抗。

大概三個月前小叔子突然談了個對象,沒處多久就吵着嚷着要結婚。

婆婆早就盼這一天好久了,高興地逢人就炫耀這天大的好事。對于女方家提出來的婚嫁條件,更是毫不猶豫答應。

可小叔子這麼多年根本沒有存款,公婆掏空老本也隻能勉強湊夠彩禮錢,女方要的婚房上哪兒張羅去?

婆婆來找許妍,讓她把租出去的那套陪嫁房收回來送給小叔子,當作她這嫂子送小叔子的新婚禮物。

她的口氣不是商量,而是通知。

許妍當然不同意,她還沒有大方無私到可以送人一套房的地步。

婆婆見她拒絕立馬改變政策,讓丈夫把現在住的這套房賣掉,然後拿出一半的錢給小叔子付首付、裝修。

“兒媳,你不把陪嫁房給小叔子,我就病死也不去醫院”“聽你的”

不得不說,婆婆的如意算盤打得實在是精。

許妍和丈夫現在住的這套房是因為當初丈夫不想住陪嫁房,夫妻倆又另外湊錢按揭買的。婆婆如今要求賣房,這不就等于是變相讓夫妻倆給小叔子買房嗎?

還好丈夫是明白事理的人,表示這房子許妍也有一份,他說了不算。

這下婆婆不樂意了。一番争執後突然坐在地上捂着胸口“哎喲哎喲”地呻吟着,一副很難受的樣子說:“兒媳,你不把陪嫁房給小叔子,我就病死也不去醫院。”

許妍雖然不知道婆婆是真的心髒不舒服還是裝病,但她知道婆婆向來是惜命的人,平時打個噴嚏都恨不得上醫院做全身體檢,不可能真那麼做。

是以她就大膽賭了一把,在一旁冷冷地答道:“聽你的,不去就不去。”

丈夫也是一言不發,靜觀其變。

婆婆見他們如此堅定,隻好作罷,灰溜溜地又回去了。

不過經曆了這次他們的“見死不救”後,婆婆倒是沒了之前的氣焰,收斂了不少。

“兒媳,你不把陪嫁房給小叔子,我就病死也不去醫院”“聽你的”

03

生活中,有太多像許妍婆婆這種拎不清的老人,把年輕人的婚姻攪和得雞犬不甯。慶幸的是,許妍夫妻倆都是明事理的人,沒有被婆婆的行為影響到夫妻感情。

而通過她的故事,也告訴我們以下兩個道理。

一:有原則的順從,才是最好的孝。

為人子女,承父母養育教導之恩,在生活中尊重父母、為父母養老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但孝順應該是有原則的,而不是一味順從。

當下很多人打着孝道的名義推廣愚孝。認為做子女的就該對父母百依百順,不得輕易違背忤逆他們的意願。否則,就是沒良心、是不孝子。

如此巨大的一頂帽子扣下來,逼得一些年輕人不得不迫于壓力,對父母進行無條件無原則的順從。

可是這麼做,真的有利于家庭和諧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縱觀我們身邊,多的是因為丈夫愚孝,不管大事小事都對父母絕對服從,導緻妻子受盡委屈最終感情破裂的慘痛教訓。

即便有些妻子忍下來了,沒有提出離婚,但其實夫妻、婆媳間的關系早就在一次次的失望之中消磨殆盡。等到父母需要養老之時,你讓女人如何發自内心去孝順他們?

一旦孝順變成為了應付世俗的不得已而為之,而不是發自内心,孝順也就失去了它應有的溫度,讓人感受不到溫暖。

從長遠來看,有原則的順從,不偏不倚,不以犧牲妻子的利益和感受的孝順,才是對父母最好的孝。

二:家有拎得清的老,才叫如有一寶。

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父母雖然是婚姻小家裡的“外人”,但其在婚姻裡的作用和影響卻不容小觑。

一位明事理、遇事拎得清的老人,平時不争不鬧,關鍵時候又能駕馭家庭輪轉,給小輩指點迷津。

這樣的老人,才算得上是一個惹人疼愛的“老寶貝”, 是一個家庭的福氣。

可要是攤上一個不明事理、老愛給子女無端制造沖突麻煩的老人,隻會讓人倍感無奈和頭疼。

正如許妍的婆婆那樣。小事上偏心也就算了,房子這樣的大事也拎不清、老糊塗,讓人怎麼能夠愛戴得起來?

不過,許妍夫妻倒是給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小事遷就,大事不将就。對于不合理的要求,絕不違心盲從妥協。

而這也正是他們的婚姻能夠不受婆婆幹擾,一直幸福和諧的秘訣。

是以,在日常的婚姻經營中,我們都應該學會尊重伴侶的感受,遇事有商量、有原則,不要讓愚孝吞噬我們的婚姻。

同時,做長輩的也要學會盡量不幹預子女的生活,該孩子自己走的路,不管多難他們都得學會自己面對。

到了該享福的年紀,不妨“少說、少聽、少看”,做個安安靜靜惹人疼的老寶貝。

文/無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