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通過“智選”,華為手機找到了重生之路

說到華為手機,Mate系列和P系列肯定是大家最為熟知的兩大旗艦系列。特别是華為Mate系列,作為華為旗下的最強旗艦機型,憑借着出色的外觀設計、強勁的續航能力、獨有的麒麟晶片,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曆代産品的出貨量更是屢破千萬級别。直到今天,華為Mate系列依然是最成功的國産旗艦手機系列。

遺憾的是,受到制裁和缺芯潮的影響,如今華為的手機業務舉步維艱。掐指一算,距離上一次華為釋出Mate系列正代産品,已經快一年半了。雖然過去一年時間裡,華為陸陸續續釋出了Mate X2、Mate40E、Mate40E Pro等機型,但大家真正期待那一台産品,卻一直遲遲未有動靜。

“華為Mate50系列到底什麼時候能出來?”成為了無數華為粉絲心心念念的問題。

通過“智選”,華為手機找到了重生之路

近日,一款來自杭州太力無線通信裝置有限公司的新機TAI-M01正式通過了工信部認證,該機的整體配置和華為前代旗艦産品十分類似,成功吸引到不少華為粉絲的目光。有微網誌數位部落客表示,就像中國郵電推出的Hi nova系列一樣,這次入網的産品很可能是華為智選的Hi Mate系列機型。

這款新品手機的入網,無疑給很多喜歡Mate系列機型的消費者帶來了一絲希望。問題來了,所謂杭州太力無線通信究竟是什麼公司,這樣一家名不見經傳的獨幕喜劇牌,憑什麼能夠接下華為的旗艦産品系列?華為選擇在這個時間段和杭州太力合作推出智選商品又有什麼意義呢?

以“Hi Mate”之名重生

在開始前,我們不妨了解一下北京普天太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的背景故事。北京普天太力成立于1992年,主要負責華為Mate系列、P系列産品、IOT産品分銷,是華為經銷管道中的重要一環。這次注冊“Hi Mate”産品的杭州太力,其實就是北京普天太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的杭州分公司。

通過“智選”,華為手機找到了重生之路

從以上資料不難看出,普天太力其實并不算是一家“半路出道”的小公司,你甚至可以認為它是華為旗艦手機這麼多年能夠持續熱銷的背後功臣之一。這樣看來,華為願意與其合作,攜手推出“Hi Mate”系列産品似乎是件順理成章的事情,隻是我們普通消費者對于手機産業鍊裡面的分銷公司、設計公司基本不熟罷了。

值得一提的是,和此前遭到曝光的鼎橋通信不同,普天太力并非一家面向政企内部業務的定制商,而是一家幫助華為制定分銷方案,管理零售店、體驗店的線下合作經銷商。換言之,這次工信部入網的“Hi Mate”系列和此前鼎橋通信入網的産品不同,普通消費者應該也能買到。

那麼這款“Hi Mate”新品素質如何呢?從入網資訊來看,TAI-M01正面采用6.5英寸螢幕,搭載額定4100mAh電池,出廠預裝Android 10系統,支援5G網絡雙卡雙待,整機尺寸為158.6 x 72.5 x 8.8mm。該機各項基本參數和華為Mate40完全一緻,顯然是華為Mate40或者華為Mate40E的改款。

處理器方面,考慮到華為自身也因為處理器庫存不足推出了Mate40E系列産品,“Hi Mate”系列采用麒麟9000處理器的可能性可謂是微乎其微。參考鼎橋M40 Pro的配置來看,該機采用聯發科5G處理器的機率不低。至于系統方面,華為智選手機産品一般都不會支援鴻蒙系統。

總的來說,“Hi Mate”系列新品的硬體參數并不能給我們帶來什麼驚喜。考慮到華為智選商品定價都不低,再加上該機使用的是定制系統而并非鴻蒙系統,在同價位産品中的競争力一般。對于大多數消費者而言,該機最大的賣點,必然是那塊“華為智選”的标志。不管怎麼說,這依然是一款帶着華為标簽的5G手機,但也僅此而已。

華為智選的機遇

自去年開始,華為手機部門從多個角度切入,試圖突破制裁和缺芯潮所帶來的窘境。一方面,華為從半導體産業鍊上遊着手,加大對國産晶片制造業的投資,用自身資源推動産業的崛起;另一方面,華為也在積極通過OEM代工模式,和營運商/第三方廠商合作,盡量降低晶片限制給自己帶來的負面影響。

而這,就是“華為智選”手機的誕生。

通過“智選”,華為手機找到了重生之路

對消費者而言,華為“曲線救國”是一件好事。因為缺芯問題,華為前年釋出的5G版Mate40系列基本長期處于缺貨階段,隻有Mate40E 4G版還有現貨,要知道這可是一款在整整一年半前釋出的産品。“Hi Mate”系列新品的出現,對于那些想要購買Mate40系列的使用者來說,絕對是一個好消息。

對華為來說,和第三方廠商進行合作,一方面可以彌補自己隻能生産和銷售4G手機的不足,滿足使用者對于5G手機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能做到讓華為的線上線下銷售管道有機可售,保持華為品牌的熱度,以及産品生命線的活躍度,靜待時局改變再次一飛沖天。

通過“智選”,華為手機找到了重生之路

不過目前看來,華為智選手機政策依然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是售後問題,根據使用者實際回報,盡管華為客服聲稱,華為智選手機可以在華為授權服務店進行售後服務,但是實際上隻有少數華為服務店才有進行售後服務的授權,很多時候出了問題隻能返廠進行維修。

其次,則是品牌混淆問題。根據微網誌網友回報,目前華為線下門店存在将“華為智選”和“華為”混淆的問題,很多店員在推薦華為智選手機時會表示“隻有商标不是華為,其他都屬于華為”,全然無視兩者在售後服務、軟體更新方面存在的差異。這樣做消費者難免會産生困惑,不利于維系華為的品牌接受度。

Mate50到來的前奏?

從社交媒體的回報來看,對于“Hi Mate”系列的到來,大多數華為粉絲還是比較興奮的。隻不過讓他們感到興奮的并非這款産品本身,而是這款産品釋放出來的資訊:如果說通過和第三方廠商合作分銷,華為可以讓“斷糧”許久的Mate40系列重新用上5G晶片。那麼隻要故技重施,不就能輕松解決華為Mate50系列的5G晶片問題了?

個人覺得,這種想法或許沒錯,但是實作起來并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

通過“智選”,華為手機找到了重生之路

首先,從“Hi nova”系列和鼎橋M40 Pro的情況我們可以看出,美國本身是允許第三方廠商購買高通/聯發科的5G晶片和華為的設計方案來生産手機的。問題在于,即便華為能夠利用這種方法推出5G手機,他們也不會把最新Mate系列旗艦手機的生産任務交給其他第三方廠商。

其次,有的消費者認為,華為可以委托第三方廠商購買被禁購的智能手機元件,這個想法是完全錯誤的。美國之是以對第三方廠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那是因為購買5G零部件本質上是符合美國利益的,但是為了表達堅決制裁華為的決心,隻要是華為标志的産品,就不能夠合法使用通過美國機械生産的5G零部件。

不過,不能通過第三方廠商解決這個問題,并不意味着華為Mate50系列就此和5G網絡無緣了。根據微網誌部落客爆料,目前華為正在研發一款“5G手機殼”,這款手機殼将擁有獨立5G通信子產品,能夠通過觸點接觸的方式讓4G手機支援5G網絡,就像多年前的蘋果皮那樣。

通過“智選”,華為手機找到了重生之路

從長遠角度來看,外置5G天線的方案顯然是治标不治本的無奈之舉。問題在于,現在的華為根本沒有其他選擇,隻能說有5G網絡總比沒有要好。按照此前爆出的消息來看,華為Mate50系列預計會在今年年中正式釋出,希望曾經威風的華為能夠早日走出斷供陰影,回到普通消費者的視野中,讓智能手機市場再度活躍起來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