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讓男人為自己付出這件事的态度,很多女人都是避而不談,或者是不敢嘗試的。
因為她們害怕自己提出要求的時候,會被男人拒絕,也害怕自己會是以被貼上“物質”、“拜金”的标簽。
總之,她們不喜歡讓男人為自己付出,也害怕會有負罪感和虧欠感。
于是,當男人送她們禮物的時候,她們一定會還以同等價位的,或者是更貴的;
一起出去吃飯的時候,也會想辦法AA制;
平時過生日、過節的時候,她們更是從來都不會主動和男人要禮物,有沒有都可以。
她們管這種叫懂事、獨立和體貼,殊不知,一段不需要别人付出任何成本的感情最是廉價,最是容易不被人在乎。
而我們在處理感情的時候,一定要知道,男人付出的多少和他的在乎程度是成正比的,隻有付出了成本,才會因為害怕損失而在乎。
是以,我們要學會引導男人為自己付出。
那麼,如何引導一個男人心甘情願為你付出?這三個心理學技巧可以試一試。
價值互換定律:要讓對方知道我們是值得付出的
電視劇《歡樂頌》裡面的樊勝美長得特别漂亮,而曲連傑也正是因為她的美麗,是以才追求她。
給她買好看的衣服,送她價值千元的購物卡,邀請她去玩高爾夫。
可是,當樊勝美的父親住院需要做手術可是她又沒錢的時候,身為男友的曲連傑卻一分錢都不願意出。
因為他知道,樊勝美的家庭是一個無底洞,除了眼睛上的賞心悅目,她其他的價值都給不了自己,可這個世界上又不缺好看的人。
是以,曲連傑拒絕為樊勝美付出代價。
這樣的做法聽起來很殘忍,可現實情況就是這樣,有價值才願意付出,誰都不想竹籃打水一場空,更何況還是男人這種善于趨利避害的生物。
《自私的基因》提到:“自私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基因。所有關系,本質上都是價值交換;沒有價值交換,就沒有關系。”
是以,想要讓男人心甘情願地為自己付出,第一步就是要提升自己的價值,讓男人知道他的付出是有回報的,是值得的。
提高自我暴露層次:不要害怕被拒絕,要敢于嘗試
人在被拒絕之後,内心就會有一種挫敗感,也會有一種理想和現實不比對的失落感。
是以,我們不喜歡被拒絕,更不喜歡被拒絕之後的那種感受。
為了避免所有不好的結果,我們避免了所有的開始,一勞永逸。
可是,在愛情當中,正是因為會有這樣的顧慮,使得很多女人根本不敢提要求,久而久之,感情就會變得廉價。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有的人呢,一見如故,輕而易舉地就過得幸福,有的人呢,則特别生疏,總也過得不如意。
之是以會出現這樣的局面,就在于人們自我暴露的層次。
所謂自我暴露,就是展示自己,把自己的需求大大方方地說出來,被接受了,那就開心,被拒絕了也沒關系。
總之,所有的事情總得是嘗試過了才知道,要求隻有被提出來了,才能夠知道到底是會被拒絕,還是會被接受。
而不是說因為有顧慮,對于提要求這件事連說都不敢說,那麼最終的結果就隻會是一無所獲。
幸福是要靠自己争取的,就像申寶峰說的:“幸福不會平白無故從天而降,付出努力才會有補償。沒有人能随随便便就輝煌,除非隻是好夢一場。”
登門檻效應:得寸進尺可以增加對方的付出成本
心理學當中有一個登門檻效應:假如我們一開始提出了難度系數較高的要求,那麼被拒絕的機率就會很大;
假如我們一開始提出了難度系數較低的要求,且這個要求被對方答應了。
那麼,當我們再次提出難度系數較高的要求時,被答應的機率就會增加。
這就是登門檻效應。
人們為了維持前後認知的一緻性,是以通常不會在答應别人做某事的時候,再拒絕别人。
當我們在引導男人為自己付出的時候,就可以使用這樣的登門檻效應。
先提出一個很容易就可以完成的事情,試探對方是否會答應,如果答應了,那麼再接着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此循序漸進。
作家馮唐說:“敢于做自己,敢于表達自己,敢于取悅自己,才能在這紛亂的世界中站穩自己的位置,活出自己的格局。”女人啊,唯有開始為自己考慮的時候,她才能夠獲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