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藏品賞析:瑰麗的北朝陶俑

藏品賞析:瑰麗的北朝陶俑
藏品賞析:瑰麗的北朝陶俑
藏品賞析:瑰麗的北朝陶俑
藏品賞析:瑰麗的北朝陶俑

北朝以來,随葬俑群的組合日趨固定,俑群大緻可分三個組合:一組合是鎮墓俑,包括兩個鎮墓獸(一為人面、一為獸面)和兩個形體高大的按盾甲胄武士狀的鎮墓俑;一組合是出行儀仗,包括騎馬的鼓吹樂隊、甲騎具裝、步行的屬吏和儀仗隊,還有背負箭的士兵,以及鞍馬、牛車、驢和駱駝等;一組合是家内奴仆,包括持物或不持物的男仆女婢,歌舞和樂隊,還有庖廚中蹲踞操作的女婢以及井、碓、磨、竈等模型。

北朝前期陶俑保留着濃厚的地域和民族特色,造型稚拙,人像僅具大輪廓,缺乏細部刻畫,動物四肢粗矮,比例不協調。着甲胄的鎮墓俑面目猙獰,但頭大體矮,比例失當。侍仆舞樂均作鮮卑裝束,除傳統的鞍馬和牛車外,出現了牽駝人和雙峰駱駝的形象,反映出遊牧生活的特征。

北朝晚期陶俑的制工精細,面相、體态由削瘦修長轉向寬肥圓潤,這時期對動物的塑造最為傳神,特别是牛、馬和駱駝,姿态逼真而富生趣,是北朝少見的傑作。西魏、北周的俑群發現的較少,造型較粗犷,面容渾圓,從中可看到隋代造像渾圓豐盈的淵源所在。古俑是中國古代明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俑的使用是為了使死者能在冥世繼續如生前一樣生活,是以俑真實負載了古代社會的各種資訊,對研究古代的輿服制度、軍陣排布、生活方式乃至中西文化交流皆有重要的意義。而且彌補了同時期地面雕塑在種類及完整性上的重大缺憾,為我們勾勒出古代雕塑藝術發展的脈絡以及曆代審美習尚變遷的軌迹,成為了解中國古代雕塑藝術史不可或缺的珍貴實物資料。

最早的俑見于安陽殷墟商代王室墓中與人殉一同發現的雙手綁縛的奴隸俑。至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的進步終結了人殉時代,代替人殉舊俗的随葬俑興盛起來。宋代以後,葬俗轉易,尤其是焚燒紙明器在喪葬中的盛行,俑的使用驟減,至清初遂告絕迹。

俑的曆史雖已結束,但它在中國雕塑史上塗抹的瑰麗色彩卻如史詩般成永恒。

陶紅袍男立俑(高56厘米,寬16厘米):男俑頭戴小冠,眉、目、胡須均以墨線繪出,表情恬靜,身着紅色長袍,腰系白色绶帶,腳穿黑色圓口平底鞋。色彩鮮豔,刻畫細緻入微、秀骨清像,造型生動、逼真。是北朝彩俑的傑出之作。

陶明光铠武士俑(高49厘米、寬13厘米、厚10厘米):為鎮墓武士俑。頭帶兜鍪盔,身穿明光铠,束腰着褲,足穿靴。左手按獸面長盾,右手于側面持物,握物已失。此俑體形較大,形象威猛,表現出北朝俑制作的寫實風格

陶男立俑(高29厘米,寬9.8厘米):為男性侍從。頭帶黑色便帽,面部豐滿,施白色,細眉,長目,朱唇。眉目以墨色繪出,口上部及颌下有胡須。這種陶俑常見于長江下遊的南京地區,為較典型的南方風格。

荩陶持笏女俑 高43厘米,寬12厘米 這件俑表現了一位北方遊牧民族的少女形象。少女雙髻盤于兩耳側,額頂兩側及發髻前部裝飾的紅點,代表頭發上的飾物,發式别緻。柳眉細目,嘴角處飾紅點,臉頰下部和嘴唇的上下各以黑色點魇裝飾,高鼻,面帶微笑,活潑開朗的形象呼之欲出。少女的服飾來源于中國北方的遊牧民族,輕便實用,便于騎射勞作。公元3—5世紀,是中國以漢族為主體的農耕文化與北方民族遊牧文化交流碰撞的時期,這件女俑正是兩種文明交彙融合的表現。

茛陶儀仗俑 高23厘米、寬6厘米 這組儀仗俑由八件陶俑組成,俑的服飾、功用各有不同,是當時較為典型的組合方式。這組俑中,有頭戴風帽外披寬袖套衣的,有長衣束褲的,有頭紮巾帻穿翻領長衣的,有頭戴小冠穿圓領長袖褶衣的,反映了當時變化多樣、豐富多彩的服飾文化。同時,也因其所持物品反映了其不同身份,有雙手擁于胸前持長器械的兵士俑,有肩上背負囊帶而以一手扶持的侍從俑,有身背箭囊手持弓箭(弓箭已經不存)的弓箭俑,有雙手隐于袖中擁于胸前恭身肅立的文吏俑等。

茛陶駱駝俑 高25厘米,長23厘米 造型羸弱,略顯稚拙。駱駝作為一種陶俑較多出現在北朝後期墓葬中,與當時東西方交流的日益緊密是密不可分的。駱駝的造型到唐代變得十分豐滿,而且裝飾也繁複了許多。

茛彩繪陶鞍馬俑 高29厘米,長36厘米 為寫實的戰馬形象。馬的頭部有三條束帶,均是用泥條制成後粘接在馬身上。馬鞍下有彩色氈墊搭于馬腹兩側,氈墊上飾有紅色彩繪,為仿織錦圖案,以幾何紋樣為主,色彩鮮豔。馬首、頸上部及尾部以紅褐色繪出鬃毛。

茛陶象奴俑 長39厘米、寬36厘米 :泥質灰陶,質地疏松。一象奴頭戴尖頂小帽,屈腿坐于象背之上,駕馭大象,象與人的比例相當。象的憨态順從,襯映出象奴的悠閑自得。這件象奴俑整體塑造和諧自然,拙中帶巧。

收藏樂趣無限

名者說談收藏

與您分享部分收藏方面的心得和專業知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