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死了嗎?沒死就辭職伺候我女兒坐月子”,兒媳:我沒死,但是早就離婚了

我有酒和茶,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點上面『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你死了嗎?沒死就辭職伺候我女兒坐月子”,兒媳:我沒死,但是早就離婚了

《名利場》:“在一切使人格堕落的不道德的行為之中,自私是最可恨最可恥的。”

自私的人,害人害己。或許短時間内,自私的人不會害了自己,但時間久了,必然會自食其果。

這其中存在着“因果”:一個人越來越自私,等于是一錯再錯,難以融入正常的群體社會當中去,得罪的人多了,會被孤立,到時候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就是自食其果的時刻。

比如有些婆婆,不僅僅兒媳痛恨她的自私,她自己的孩子,親人朋友鄰居等等認識她的人,都痛恨她的自私。如果她一錯再錯,很容易在晚年生活到來之前被孤立,落得個晚景凄涼的下場。

下面這位讀者的婆婆就屬于這樣的人,我們一起來看看她們之間發生了什麼。

“你死了嗎?沒死就辭職伺候我女兒坐月子”,兒媳:我沒死,但是早就離婚了

東林老師,您好:

雖然我在結婚前就知道婆婆自私,在當地的名聲不是很好,但因為我跟我老公感情好,是以就盡往好處想,覺得婆婆應該不會太差勁。

再說,我覺得我們婚後不跟婆婆一起生活,她自私與否與我沒有關系,我犯不着因為她的存在而錯過了一段美好的姻緣。

而婚後的事實證明,我太天真了,我把問題想得太簡單了。

她不僅僅在外人眼中自私,在她家人眼中也是個自私的人。我老公以前感受不深刻,是因為她指望養兒防老,對他稍微好點。但是對家裡其他人,就沒有善意可言了。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我公公跟她離婚,應該也是因為受夠了她的自私。

婚後被她連着算計了幾次以後,我不敢再跟她接觸了,總是躲着她。但是,一直躲也不是辦法,總歸會有見面的時候。

等到小姑子生了孩子以後,她不願意去伺候她女兒坐月子,竟然要求我去伺候小姑子坐月子。見我一直不接她電話,有一天她拿小姑子的電話給我打,電話剛接通就破口大罵:“你死了嗎?沒死就辭職伺候我女兒坐月子!”

如果我跟她好好說話,她肯定會不依不饒。無奈之下,我隻好撒謊:“我沒死,但是早就離婚了!”

挂斷電話以後,我急忙打電話給我老公,把情況跟他說明,要求他跟我保持一緻的口風:“從今以後,我們在她面前就假裝已經離婚了,要不然她會纏着我不放。主要是你,不能說漏嘴了,否則她會轉而讓你給我施壓。”

如果他不按照我的要求去做,我可能真的會跟他離婚,因為我是因為嫁給他才攤上了自私的婆婆,因為嫁給他才讓自己的日子不好過,如果連他都不護着我,我也就沒有留在婆家的必要了。

好在他不糊塗,加上他也在婚後受夠了婆婆的自私,是以我們口風一緻說已經離婚了,婆婆就拿我沒辦法了。

隻是,這樣做苦了小姑子。婆婆死活不願意去伺候她坐月子,明知道小姑子的老公是單親,明知道小姑子的婆婆早就去世了,她還翻來覆去這樣說:“你現在是你婆家的人了,怎麼能讓我去伺候你坐月子呢?伺候兒媳坐月子,是你婆婆的分内事,跟我沒有關系!”

說得好像她伺候過我坐月子一樣,真不害臊!

我沒有讓小姑子為難,雖然沒有去伺候她坐月子,但卻經常去看望她,讓她需要幫忙的時候及時給我打電話。

當我把婆婆的所作所為跟她講明的時候,她反複歎氣:“我也不知道自己上輩子造了什麼孽,竟然讓我攤上這麼個媽,要多自私有多自私!當初我爸就是因為受不了她的自私,才狠下心跟她離婚的。本來我爸想把我和我哥帶走,但她死活不讓帶走,說孩子跟着母親才會有好日子過。可結果呢?我現在過得是什麼日子?”

我覺得小姑子恨她恨到心裡去了,以後不可能跟她有多麼密切的來往;我老公對她的意見也很大,我對她的意見更大。這些天怒人怨的事實擺在眼前,她為何偏偏視而不見?就不怕自己老無所依嗎?

“你死了嗎?沒死就辭職伺候我女兒坐月子”,兒媳:我沒死,但是早就離婚了

東林夕亭情感建議:

自私的人都有一個明顯的特征:以自我為中心。

以自我為中心,意味着把自己封閉在一個“為世俗所不容”的邊緣世界裡,不去理會在世俗世界中應該怎樣做人。

這看似是一個很高的境界,實際上很蠢,因為他們隻是自認為異于常人,自認為高人一等,自認為可以不受世俗世界的規則限制。而事實卻是,他們是世俗世界中的一員,無法跳出這個世界去生活。

換言之,他們所标榜的做人準則是自相沖突的,明明必須要遵守規則,卻故意不遵守,如此就會朝着“衆叛親離”的方向發展,早晚會真的為世俗所不容。

比如那位讀者的婆婆,她對待女兒自私,對待兒子自私,對待老公自私,對待兒媳自私,對待身邊的所有人自私,她再猖狂有什麼用?她還能猖狂幾年?

熟悉環境中的人已經被她得罪光了,她又不可能跑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重新開始,是以,當她想要在熟悉的環境中安度晚年的時候,很難得償所願,到那時候,她的報應會不請自來。

希望其他人能吸取教訓,不要讓自己活成一個自私的人,否則你會被自私吞噬,而後又會因為自私而毀掉自己的生活。同時,能離自私的人遠一點,就離遠一點;如果無法離遠一點,那就劃清界限,别讓自私的人闖進你的世界中搞破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