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8個月觀察1000位男生,社交軟體有真愛嗎?

8個月觀察1000位男生,社交軟體有真愛嗎?

她在8個月的時間裡,通過社交軟體觀察了1000多位男性,和300多個人聊過天,線下約會30位,轉化率10%。這是一次約會觀察實驗。

作者|屈露露

編輯| 丁宇

今年2月,一部名為《Tinder詐騙王》的紀錄片,揭露了一個愛情騙局。這讓很多人開始對類似于Tinder的交友軟體,保持警惕和懷疑。

8個月觀察1000位男生,社交軟體有真愛嗎?

94年的女生羅絲瑪麗卻不一樣,她通過使用不同的交友軟體,開啟了一場“人間觀察”實驗。她在8個月的時間裡,通過社交軟體觀察了1000多位男性,和300多個人聊過天,線下約會30位,轉化率10%。

她使用的交友軟體包括但不限于Soul、積目、Tinder等等,大部分的交友軟體,都設定了滑動功能。類似于Tinder的操作,“喜歡”是右滑,“不喜歡”是左滑。如果兩個人彼此右滑,就會配對,可以開始聊天。

在這個過程中,羅絲瑪麗碰到過的各式各樣的男性,也讓她對于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有了更深的思考。于是,她把這些約會體驗進行複盤,做成了視訊發在社交媒體上。

視訊裡,她化着歐美妝,染着鮮豔的頭發,用俏皮的吐槽和理性犀利的觀察視角講述着她的觀察。其中,不僅包括了約會的細節和男生的表現,也包括了她的分析。

她發現,使用交友軟體的兩性在目的性和思維方式上有着很大的差異。女性身處其中,面臨的是無處不在的男性凝視,想找到真愛,機率很低。

她覺得,女性沒有必要對使用社交軟體而感到羞恥,這隻是一個開拓社交圈子的工具和手段。她也會在視訊中回答女生最關心的問題:如何在交友軟體上篩選男性?

8個月觀察1000位男生,社交軟體有真愛嗎?

羅絲瑪麗試圖通過一些表象,來看到行為背後的東西。比如,她曾見到過一個98年的射手座男生,主動為約會買單,尊重女性,有時間觀念,會換位思考有同理心,約會體驗很好。但是經過一段時間觀察,羅絲瑪麗也發現了他性格裡擰巴沖突,讓自己過得辛苦的一面。

随着後續的接觸,她發現了射手男孩樂觀背後的自卑底色。在她的分析中,這個男生的形象逐漸立體:他的确很有時間觀念,但隻對自己嚴格,别人遲到1個小時他都不會生氣。

在金錢觀念上,他在約會過程中不讓女生花一分錢,與此同時,他還給自己的前任付過舞蹈課的學費,給有錢的前女友送高昂的生日禮物。其實他并不富裕,在每月還1萬元房貸的情況下,他還負擔着曾經為前任們買單時欠下的花呗和信用卡。

他很難消化自己的負面情緒和生活壓力,而是選擇“放大利他”來自我滿足。對他來說,做一個好人的滿足感大于他實際得到的利益,即便超出自己負荷的能力,也要去承擔。他很怕自己讓别人不開心,拒絕沖突、拒絕表達憤怒,面對除他之外的任何人,他都有一種過分扭曲的禮貌。

在羅絲瑪麗的視訊中,類似的事例和分析還有很多。當衆多社交軟體為年輕人搭建愛情橋梁的同時,兩性關系的差異、複雜男女樣本、年輕群體的愛情價值觀,以及個體背後的行為動機,都赤裸裸地展露着。

以下是羅絲瑪麗的講述——

線上觀察1000位男性

跟前任分手後,我開始重新使用社交軟體。那個階段自己心态不好,加上從小到大自我認可程度不高,我對自己很多方面都很挑剔,于是想把自己放在兩性社交的市場裡,尋找自己在情感關系中的市場定位。我做了5年網際網路内容營運,因為工作關系,需要了解更多人的生活,使用社交軟體對我的工作有幫助。

最開始用的社交軟體是Soul。其實早幾年我用過Soul,當時體驗還不錯,每個人在這裡都可以貼上小衆标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那會兒還有文藝青年的傲氣。但後來Soul拿到投資,市場規模擴大、功能變多,門檻也就低了,使用者五花八門,變得非常下沉。大家在這裡,想要得到的東西更粗暴了,言談變得更加赤裸。我開始感受到社交軟體的氛圍變化。

以上種種原因,促使了我去做“人間觀察系列”。

使用社交軟體的8個月時間裡,我靠看資料“面試”了1000多個男生,線下見面30位。他們的年齡從25歲到35歲以上都有,其中60%都是弟弟型男生。他們的學曆背景涉及大學、研究所學生、海歸等等,職業大多與網際網路行業有關,包括設計師、程式員、AI算法工程師等,也有HR、老師、夜場銷售等。

我發展到線下約會的男生,都會經過兩道觀察。

一是前期照片、資料篩選。線上篩選是重要的一步。在軟體裡的每個人都是“産品”,而軟體資料則是我們的“說明書”。

8個月觀察1000位男生,社交軟體有真愛嗎?

刷的資料多了,我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篩選機制:

有一種男生,資料隻寫身高180,對于别的内容展露很少,我不會右滑。如果你對自己的介紹乏善可陳,隻能靠身高來放杠杆,我會覺得很貧瘠。與之相對的還有愛曬腹肌的男生。他們隻會依靠強調外型對女生進行荷爾蒙吸引,和他們交流,我不會有很好的聊天體驗,能展開話題的切入點并不多,濃濃的“荷爾蒙味兒”嗆得我受不了。

我也絕對不會右滑“結婚男”,這類男性一般年齡在30+以上,他們在資料上會标明擇偶标準,比如“希望你溫柔孝順,相對自主”“一起組建家庭、在深圳買房”等等。

一般情況下,我也不會右滑公務員,一是通過我個人生活經驗感受,會覺得他們身上有一種來自其他結構而産生的優越感,對自我身份認可度會盲目過高;另外是行業不同所帶來的生活理念、甚至是日常表達,都容易産生摩擦。

我室友之前相親過一個公務員。聊工作話題的時候,她提到了HR,那位男士就問她:“HR是什麼?HR是人事嗎?”我室友就說:“對啊,是人事。”對方回答:“講中文不行嗎?為什麼要說HR呢?顯得你很進階嗎?”可是網際網路行業就是這樣表達的,HR、KPI、DDL……隻不過是行業特性而已,在他的眼裡可能是優越感的展露,你會覺得不同行業的鴻溝難以逾越。

更多時候,我會選擇樂于展示自己生活興趣、愛好的男生,此外我會對一些職業比較新奇或者同行業的男生進行右滑。

接着就是聊天環節的觀察。基本上,跟人聊個十來句,我就知道還有沒有必要跟這個人聊下去。

8個月觀察1000位男生,社交軟體有真愛嗎?

以下是我會避雷的男生:

首先是油膩自戀型弟弟。在姐弟戀逐漸成為流行趨勢的兩性市場中,有些弟弟自恃有年齡身份或者身高優勢,就肆無忌憚地對着姐姐們撒嬌,在我眼裡是一種油膩的自嗨,但這樣的男生很多……

其次是“輪回型男嘉賓”。他們回資訊非常慢、聊兩句就失蹤,話題難以繼續,我會很快抽離,因為我覺得他沒有最基本的社交禮貌。

還有一種是一問一答型。聊天時喜歡一問一答的模式,并且始終都是女生開啟話題。我會把他們刷下去,不管是對我缺乏興趣還是情商低,抑或是缺乏生活情趣,我都沒有動力再繼續觀察了。

我之前遇到過一個23歲的弟弟,是一名地鐵司機。我開始十分好奇他的職業,先問了幾個關于地鐵的問題,但他全程回報不是很積極。

直到我誇贊他外型的時候,他立馬來勁,開始給我發他的多張照片。戴着口罩的照片突出了他有神的大眼睛,但摘下口罩後的模樣卻瞬間沒了優勢,而且這種狂發照片的行為真讓我下頭。其實他對我沒有興趣,他隻是需要從我這找到異性崇拜和仰望罷了。

于是我說:“你還是把口罩戴上吧。”就跟他解除了比對。

社交軟體上的很多“文藝男”,在我這裡的評價也不高。

他們覺得沒有人能看懂他,沒有人能了解他,因為他的靈魂是進階的,進階的靈魂就是缺乏同類的。他不是真的需要有人與他共鳴,他需要那種孤傲感,心底裡覺得沒有人能跟他共鳴,因為沒有人看的書比他多,沒有人的精神世界有他豐盈,你們都是淺薄的,普通的人類。

8個月觀察1000位男生,社交軟體有真愛嗎?

聊天的時候就覺得倆人不在平等的位置上,我更不會考慮和這類“文藝男”談戀愛。

我朋友之前喜歡一個類似的“文藝男”。是一個他所在領域裡小有名氣的自媒體部落客,注重穿搭細節,會買貴的服飾單品。粉絲問他可不可以給一個帽子的連結?這位男士轉頭把粉絲留言的截圖發給我朋友,并說:“我都不好意思告訴他,這帽子他買不起。”

他隻跟我朋友聊咖啡紅酒和書店,言談間的優越感壓得我朋友越發渺小,隻能仰望。

咖啡、紅酒、閱讀當然是提升生活品質重要的東西,我也喝咖啡、喝紅酒,但是我不會把它當成是很進階的東西,也不會由此産生出淩駕于别人的優越感。

男性凝視無處不在

大部分女孩子用社交軟體的目的是尋找一段穩定的戀愛關系,但是男人往往會讓你失望,他隻想跟你睡覺。

我第一次約線下見面的男生,是一位設計師。他的資料寫滿了對生活的思考,甚至有對女權主義的認知,看起來是在找溝通和共鳴。我們聊天過程很愉快,于是我約他喝了咖啡,但見面之後,不一樣了。

剛開始我們還不熟,在咖啡館裡,他在畫畫,我在剪視訊,不怎麼說話。直到後來我們開始聊天,我發現他是一個觀點很強、很自我的人。他隻想讓女生去改變,會非常理直氣壯地說:“你這樣是不對的,你這麼想不正确……”在海邊散步的時候,他說他隻想找一點刺激,找一段不需要負感情責任的關系,問我是否接受。

找溝通和共鳴,跟找人睡覺也不沖突。這也是社交軟體裡的常态。

我在社交軟體裡遇到的男性,或多或少對我帶有凝視。實際上,這種凝視,從“右滑”那一瞬間就開始了。十個裡有九個男生隻看女生照片,不看資料、簡介、動态,在沒有更多了解基礎的情況下,就來比對約會對象,盡管這些資料動動手指、花一兩分鐘就能看完。

而且這種男性凝視的标準非常低,他隻要覺得你漂亮、化妝精緻,身材看起來不錯,就會右滑你,這些凝視在相對隐匿的環境裡,發生得肆無忌憚。

大部分男性會通過女性的照片,來将她們分類為“getable”(意為能得到的)型或是“好女孩”型。

“getable”的潮流辣妹們,衣着大膽妝容鮮亮,在他們的眼裡就是“easy girl”(意為比較輕浮的女性)。因為穿着很大膽,她們理所當然地被期待成“開放的”樣子。他們認為跟這些女生去做一些親密的事,成本低,好上手,并且對方不會找他負責任。

8個月觀察1000位男生,社交軟體有真愛嗎?

“好女孩”型則可能成為潛在的戀愛、結婚對象,他們會跟這樣的女孩兒接觸,但是同時也可以和“花枝招展”的潮流辣妹撩撩騷,看看能不能約一下。說白了,找對象和找人聊騷并不沖突,人性罷了。

有一次,我遇到一個隻想約的男生,在我多次拒絕他之後,他開始對我的妝容、身材進行粗暴的批評。他說我是“坦克”,說我長得醜,“長得一副放浪相,你裝什麼啊?”

一些看起來不錯的男性,發展到線下後,你會發現他們的凝視變得更加具體。他會看女生的妝容、衣服、身材,然後做出預判,這隻是第一道凝視。

我曾經在社交軟體上和一個身高1米87的男生聊得很不錯,話題涉獵也很廣,日本動漫、搖滾音樂、校園生活、原生家庭什麼都能聊。

本來我們約好在一個周末見面,但前期他表現出來一種急迫的心态,一定要周内見面,并主動提議從他公司到我公司見面。他跨了一個區來找我,表現得很有誠意,但他吃飯、走路的時候,眼睛一直盯着我的胸口。

見面後,我對他的觀感非常差,刻意與他保持距離,走路走在他前面。這種男生的心态就是——聊也聊了,飯也吃了,單我也買了,該到你家睡覺了吧?

男女生第一次約會,有一個問題,到底誰來付賬?女孩子千萬不要被道德綁架,認為花了男人的錢就不是獨立女性了,也不要覺得男生認為你拜金就有壓力。如果一個男生是抱着“我花了錢買了這頓飯,我花了錢和你約會,那你是不是該給我一些回報”的想法,那他不值得你花太多時間和情緒。

這種想法背後的邏輯很可怕,在我眼裡這樣的邏輯本質就是交易。

我做約會觀察内容以來,收到了許多男性先入為主的揣測,他們認為我不會買單,很自然地把男性放在“冤大頭”的位置。這就跟上面的強盜邏輯一脈相承,并且是很赤裸的對女性的刻闆印象綁架。

實際上,我有一套自己的處事方法。

出于純觀察動機,都是我買單。出于好感交友目的,我會先AA,男生堅持付賬單的情況下,我會通過主動買飲料、後續送禮物的方式去平衡回來。

8個月觀察1000位男生,社交軟體有真愛嗎?

事實上,我身邊所有女性都對付賬單的事情有所注意,不存在理直氣壯地讓男生給錢的情況。

但我同時也接到了許多投稿,提到跟男生約會後,關系沒有進一步發展了,男生主動要求女生把飯錢、票錢還回來的情況。

在他們眼裡,這樣的女生就是“拜金”,而自己絕不能吃虧,2元錢的公園門票都麻煩你還給我。

在女生眼裡,我為了赴約化妝打扮的成本很高,有發展的空間自然會在賬單上有所表示,而你在第一次約會後就急着與我“交換利益”,未免吃相難看。

看吧,這就是男女思維差異。但在我眼裡,差異的存在不是為了指責對方,恰恰是一個增進了解、減少沖突的機會。

我跟男生約會過程中,會先有一個很挺拔的平視姿态,而不是以弱小仰望的方式讓對方覺得可以拿捏我。我可以跟你嘻嘻哈哈,可以跟你好好約會,但是你不要冒犯我,一旦冒犯到我了,我可能就會非常直白甚至粗魯地打斷你,哪怕在大庭廣衆之下,也會當機立斷地說不。而且我并不覺得丢人。

大部分男性都是“實用主義”的踐行者,使用社交軟體就是為了滿足他的多重需求,婚戀需求或者其他不負責的關系。這都說明了男人的實用主義。他絕不是來這兒找什麼情緒價值,實用主義的人眼裡:情緒不是價值,你的身體價值、你成為他老婆的伴侶功能,這個才是價值,有用,他才會為了這件事情而努力。

你的身材好,那在一起的體驗會很好。你看起來很有錢,你生活得很好,你閱曆比他豐富,那你相處起來會很愉悅。

但女生不是,女生還是在期待情感需求,這是一種在物質之外的需求。她更期待的是一些興趣愛好上的共鳴,一些生活情趣上的交流,追求觀念與精神的碰撞,了解、陪伴、包容。追求一個高品質的伴侶。

當然你必須承認,這些追求,也離不開有一定的物質做基礎。

使用社交軟體不羞恥

我不介意家人、朋友、同僚知道我在使用社交軟體。而且我已經把“約會觀察”做成了事業。約會中遇到十分差勁的男性,我會發朋友圈吐槽,老闆看到後,還會給我轉200元紅包,說給我報帳飯錢。曾經也有大學同學刷到我,來跟我說他右滑了我,我說謝謝你!

我不覺得要為此感到羞恥。很多人羞于去表達自己用社交軟體,是因為他們覺得用社交軟體都是為了其他目的,覺得見不得人才不能拿來說。

也有的人不想讓别人知道他們要靠社交軟體來找對象。他們害怕在如今的大環境下,渴望愛情而不是搞事業會被人瞧不起。

8個月觀察1000位男生,社交軟體有真愛嗎?

但現實問題卻是,現代人處于兩點一線的生活方式,大部分人很難線上下場所,認識新的人。

現在的年輕人流行網戀,我覺得正是由于距離而産生出來的一種美。因為你不用跟這個人吃喝拉撒都在一塊,你不知道他放屁有多臭,你不知道他吃完飯刷不刷牙,睡覺之前洗不洗澡。你隻需要跟他聊天的時候互相甜言蜜語一下,“今天好想你今天”“你吃飯了沒有”“今天天氣真好”。

它去掉了很多生活中真實的顆粒感,大家會拿網戀來做生活調劑,它不需要面對生活裡的柴米油鹽,但是它又能給你情緒上的寄托,是以是一個低成本,高收益的事情。

社交軟體隻是你開拓社交圈子的一個手段而已。在我眼裡它就是這樣子,它能讓我找到素材,它能讓我有新的生活體驗,它能讓我賺到錢,它是我看世界的另外一種方式。至于如果别人戴有色眼鏡看我,我沒有必要解釋。

大部分約過會的男生,我們現在也有聯系。比如一個英國海歸,他是一個算法工程師。我跟他去看過一個Live house。他會分享自己組樂隊的事情,招了新的樂隊主唱也會發Demo給我聽。

我們各種各樣的東西都能聊,也會交流小紅書營運,雖然沒有男女關系,但建立了一種朋友關系,它不是從校園、職場等你熟悉的環境裡發生的,而是從社交軟體裡誕生的。

我媽知道我現在用社交軟體,她很鼓勵,因為她覺得社交軟體就是相親軟體。我現在交往的男朋友是在軟體上認識的,我也跟媽媽說了,我不會避諱這些。

不過有了男朋友之後,我很少再和新的人去聊天,隻是偶爾因為做視訊需要,去截取一些素材。男朋友也把自己的社交軟體解除安裝了。但他的微信通訊錄裡,600個人裡有300個是各種場景下加過來的辣妹。我不會在意這個事情。

我很能接受“世間萬物都是動态發展的”這個道理,同時堅守自己的底線,穩定自己的工作生活基本盤,有一個健康的情緒和心态去生活。

我的愛情底線就是互相忠誠,他要做到這一條。其他的,無傷大雅。當工作、緊急事件和男朋友放在一起排序,第一位我不一定要選男朋友,這也是動态的,有時候你重要,有時候工作比你重要。我們溝通過這一點。

8個月觀察1000位男生,社交軟體有真愛嗎?

當然我也不會因為我沒選對方而感到愧疚。成年人的世界裡不能隻有情愛,别的價值也非常重要,甚至更加重要。

我需要去賺錢,去提升自己,去做别的事情。戀愛雖好,它不是生活的全部。如果連自己都照顧不好,你就沒有能力給另一半提供幫助。我覺得成年人要有這樣的一個感情觀念,那就是“你不可能永遠把我放在第一位”,你要求我永遠把你放在第一位,這件事也很不現實。

我覺得你要我情緒價值,我是可以給你的。但是你哪天要是需要我物質價值,我光顧着給你情緒價值了,我自己賺不到錢,我自己都吃不飽,我沒有更好的生活,我就沒有能量去給你提供愉悅。順序永遠是我先你後,一定是這樣的。

女生如果要跟男性建立親密關系,就要考慮他身上的短闆,是否在你的接受範圍内,他給你帶來的伴侶價值能否對沖這股短闆。同時還要去想,這個短闆是暫時狀态,還是永久存在。

我現在就是這樣,我不會把談戀愛當成是人生必選項。

我對情感的需求也沒有那麼高,是以大部分時間裡,我都因為自己擁有選擇而感到自由。但同時在感情來到的時候,果斷把握,好好經營。

這樣的方式讓我确定自己對生活有掌控感,這很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