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一種人:待人友善,卻總是獨來獨往

作者:GPBL創新科技理念

有一種人:待人友善,卻總是獨來獨往!

創新科技理念 2022-04-15 22:37

作者:水木然

1

你是不是這樣一種人:

待人接物非常友善,但總喜歡獨來獨往。

你平時不會和别人沖突,包括口角和行動上的,可以妥善處理和每一個人的關系。但是大部分時間你都喜歡獨處,很享受一個人的時光。

然後,你可能給自己貼上了“社恐”的标簽,其實你不是社恐,你是“友善的孤獨者”。

對人友善是修養,獨來獨往是性格,兩者并不沖突。

有一種人:待人友善,卻總是獨來獨往

獨來獨往并不意味着你不善于社交和表現,相反你可以很自如地切換到侃侃而談的模式,隻是你對成為一群毫不相幹的人眼裡的焦點這件事已經沒興趣。

你平時與人為善,能了解大多數人的行為,但并不去附和他們,不想被讨論,也不想去看别人的熱鬧。

你雖然很溫柔,但不向每個人展露,當然也不是每個人都能讀懂你的溫柔。是以你選擇隻對一極少數人溫柔熱情,剩下的大多數人,你保持禮貌和理性。

2

人性有一個基本需求,就是需要周圍的人對自己有一種認同感。是以一般的人都需要通過社交展示自己,這其實也是内心弱小的表現。

而對一個内心強大的人來說,他們已經不需要從周圍的人那裡獲得認同感,他們更需要的是自己對自己的認同。

是以他們不再外求,甯可去内求。獨處就是一個人開始内求的表現。

還有一種人,則屬于“外向的孤獨者”。她們對外總是表現出一種活潑開朗,善于交際的狀态,總給大家帶來各種快樂,和正能量。但每次曲終人散之後,她們就會進入到一種落寞的狀态。

實際上她們嘻嘻哈哈的外在都是一種假象,恰恰是為了掩飾内心的孤獨。想想下面兩種情況:

某次會議上:

你知道自己不喜歡他

你也知道他不喜歡你

你也知道他知道你不喜歡他

他也知道你知道他不喜歡你

但這并不妨礙你們一起談笑風生。

某次聚會上:

你明知道加了他微信後也不會聯系

他也知道加了你的微信後不會再聯系

你們都知道以後最多隻是點贊之交

但這并不妨礙你們拿着微信添加好友

這就是現代的社交。

人前湊熱鬧,轉身話凄涼。

有一種人:待人友善,卻總是獨來獨往

人越孤獨,越喜歡把自己變得忙碌。因為忙碌可以讓一個人短暫性的逃避落寞。

小時候覺得可以自覺拯救世界,現在發現整個世界都拯救不了我。——某網友。

人的一生都在為認知買單!

3

在動物世界裡,弱小的動物一向都是成群結隊,比如雞鴨鵝牛羊馬,他們需要團結起來才能保護自己。

而強大的動物從來都是獨來獨往,比如虎豹豺狼和獅子,他們總是獨來獨往。

大學的時候,大一大二的學生都是成群結隊。那是因為他們還在适應新環境,是以本能地要組織起來;而大三大四的學生都是獨來獨往,那是因為他們已經成了“老油子”了,是以互相獨立,保持界限。

獨來獨往并不代表着孤單,反而這更容易讓一個人放飛内心;同樣的道理,在人群中熱熱鬧鬧也不代表你被認同,那更像是一種外在的喧嘩。

是以有句話說得好: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獨。

有一種人:待人友善,卻總是獨來獨往

我們還必須發現一個社會發展規律:之前由于受區域和條件的制約,每個人所處的圈子往往就是離自己最近的這一幫人,比如同僚,同行,同學,親戚等等。

而随着網際網路的發達,我們的圈子不再受現實條件區域的制約,那些有共同語言/志同道合的人越來越容易聚集到一起了,盡管你們可能是完全不同的行業,甚至你們天各一方,但是同樣的“認知”和“三觀”的契合使你們互相吸引。

有一種人:待人友善,卻總是獨來獨往

是以我們在開會/吃飯的時候,經常發現有的人一直抱着手機聊個不停,卻對面對的人視而不見,這其實根本不是什麼“手機病”,而是意味着他對你這個“眼前人”毫無興趣,這就是網際網路發展的結果,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表現。

是以,當你在看到一個人總是獨來獨往,并不意味着他沒有自己的交際圈。而是因為你沒有進入他的交際圈。

盡管你們離得很近,但是你們是兩個世界的人。道不同不相為謀,這種情況會越來越普遍。

4

越落後的社會人們越抱團,比如原始社會,人們必須團結起來才能抵抗猛獸侵襲,但是越發達的社會人們越獨立。

生産力越發達,人與人的界限感就越明顯。

曾經有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很多人開車回到家,喜歡在車裡獨坐一會兒再回家?

有人說:開車太累了,需要休息一下。

有人說:需要抽根煙緩解一下一天的壓力。

有人說:不喜歡自己的疲憊被妻兒看到。

唯有一個答案,獲得了無數人的點贊:在邁進家門的那一刻,你是父親,你是媽媽,你是孝敬的兒子,你有滿身的責任,唯有獨坐車裡的那一刻,你是你自己,那才是屬于你自己的世界。

是的,我們無論多麼忙,都需要喘一口氣的時間,然後鼓起一下勇氣,堅持到下一次喘息的時刻,隻要稍有歇息,我們就要重整一下面對生活的勇氣和信心,這就是活着。

即使走進婚姻,我們依舊希望能有界限感。即使有了家庭,我們依然需要自己的世界。即使滿身責任,我們依然需要做一下自己。

未來社會的基本機關不再是企業,也不是家庭,而是“個體”。

強大的人都成了完整而獨立的個體。一個人隻有實作了人格獨立和經濟獨立,才有資格談愛情/親情/友情。

未來婚姻将消失,但愛情永在;未來家庭也将消失,但親情永在。我們的感情再也不必被這些外在形式捆綁,社會将變得越來越純粹。

有一種人:待人友善,卻總是獨來獨往

5

人的時間可以分為三份:

第一份是陪客戶/上司。

第二份是陪父母/孩子

第三份是陪自己。

一個人越成功,他的時間越往後兩份去傾斜。

奮鬥的本質,就是為了把第一份的時間,轉移給後面兩份。比如我們努力賺錢,就是為了有更多的時間陪孩子和家人。

而人生的最難的事情,就是可以“陪自己”。陪自己聽起來很簡單,實際上卻非常難。

絕大部分人勞碌了一輩子,都是為别人而活,為家人而活,卻從未為自己而活。

試想一下,我們拼命地賺錢,賺了那麼多錢,有多少錢是花在自己身上的?我們一生又能花多少錢?

要想陪自己。首先你要懂得自己。我們花了一輩子去研究别人,搞懂别人,卻很少有人能搞懂自己。

其次,你還能做自己,絕大部分時候,我們都在扮演各種角色,我們是老闆,是上司,是員工,是爸爸,是兒子,卻很少時候是“自己”。

也就是說:隻有我們盡了一切社會義務的時候,我們才有時間做自己,才有資格做自己。做自己,才是世界上最奢侈的事情。

世上最浪漫的事,是遇見了最好的自己。

愛情的最高境界,就是愛上了自己。

生活的鬥士們,願你卸下铠甲,歸來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