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監管“三備案” OTA更新“上鎖”?

撰文/ 牛跟尚

編輯/ 孟 為

設計/ 師玉超

被電動汽車先驅特斯拉、中國造車新勢力、新能源車企、豪華品牌津津樂道的OTA,遇到更嚴的國家監管。

4月15日,工業和資訊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發出通知,在車企開展汽車軟體線上更新(又稱OTA更新)備案工作。

監管“三備案” OTA更新“上鎖”?

開展備案工作的依據是《道路機動車輛生産企業及産品準入管理辦法》《關于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生産企業及産品準入管理的意見》等有關規定。

備案範圍包括獲得道路機動車輛生産準入許可的汽車整車生産企業及其生産的具備OTA更新功能的汽車整車産品和實施的OTA更新活動,簡稱“三備案”。

通知的亮點是,工信部要求OTA更新分級報備:一是對不涉及産品安全、環保、節能、防盜等技術性能變化的相關更新活動,企業在備案後可直接開展更新。

二是對涉及産品安全、環保、節能、防盜等技術性能變化的相關更新活動,應送出驗證材料,保障産品符合國家法律法規、技術标準及技術規範等相關要求。其中,涉及《公告》技術參數變更的相關更新活動,企業應在備案前按照《公告》管理規定,向工業和資訊化部申請産品變更或擴充,按流程完成《公告》産品準入後才能開展更新,保障汽車産品生産一緻性。

三是對涉及汽車自動駕駛功能(駕駛自動化分級的3級及以上)的相關更新活動,應經工業和資訊化部準許。

四是除了對車輛本身軟體更新做出相關要求,也對汽車企業軟體更新的管理能力提出備案要求。

汽車商業評論從相關企業及管道獲悉,國家後續會進一步對汽車企業内部關于軟體更新管理體系進行評估和認證。

在智能網聯汽車突飛猛進的關鍵時刻,如何解讀來自國家監管層面對汽車軟體更新這一核心、熱門技術的要求呢?

報備并非今日始

2020年可謂智能電動汽車的元年。

随着2020年7月起呈現新能源汽車的爆發性增長,電動汽車的智能化、網聯化成為這一新物種的賣點。

監管“三備案” OTA更新“上鎖”?

此間,與特斯拉和中國造車新勢力頭部、腰部企業在一些知名豪華車的競争中,将包括OTA更新的智能化作為殺手锏。

就像電動汽車當初發生的自燃事件,極容易形成公共熱點事件一樣,有關OTA的BUG、槽點、投訴,也引起市場監管的關注。

話說2020年11月25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汽車遠端更新(OTA)技術召回監管的通知》,“市場監管總局品質發展局将組織相關機關加強汽車OTA安全監管技術研究,探索建立OTA監管資料平台,組織開展OTA安全技術評估并加強相關的召回監督工作”。

通知強調,生産者(含在中國境内依法設立的生産汽車産品并以其名義頒發産品合格證的企業,以及從中國境外進口汽車産品到境内銷售的企業)采用OTA方式對已售車輛開展技術服務活動的,應按照《缺陷汽車産品召回管理條例》及《缺陷汽車産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要求,向市場監管總局品質發展局備案。

4個月後的2021年消費者權益日前夕,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召回計劃,召回總數達2601043輛,幾乎涉及奔馳全系車型。這是奔馳在華曆史上最大規模的單次召回。

監管“三備案” OTA更新“上鎖”?

有報道稱,奔馳這次召回均因通信子產品軟體方面問題,且其中大部分車型将通過汽車遠端更新(OTA)技術進行解決。

針對工信部這次發出的備案通知,一家專門做FOTA的資深人士告訴汽車商業評論,“以前也是有備案的,一般備案都是售後或者質保去備案,類似召回。”

“但有些問題,廠商是不召回的,偷偷在你進站保養的時候給你做掉。現在,等于發文明确了,還有類似OTA鎖電、鎖動力,有些更新會影響工信部(釋出)的能耗資料。”這位不願具名人士透露。

“三備案”的重點

2022年4月15日,中國工業和資訊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發的通知說,車企應按要求依次完成企業管理能力備案、車型及功能備案和具體更新活動備案後,才能實施OTA更新活動。

根據更新活動的影響評估,具體更新活動采取分級備案:不涉及産品安全、環保、節能、防盜等技術性能變化的相關更新活動,企業在備案後可直接開展更新。

監管“三備案” OTA更新“上鎖”?

而涉及産品安全、環保、節能、防盜等技術性能變化的相關更新活動,應送出驗證材料,保障産品符合國家法律法規、技術标準及技術規範等相關要求。

對涉及汽車自動駕駛功能(駕駛自動化分級的3級及以上)的相關更新活動,應經工業和資訊化部準許。

在消費者權利方面,這個通知強調,企業應履行告知義務,更新執行前向車輛使用者告知OTA更新的目的、内容、所需時長、更新影響、注意事項等資訊,更新執行後告知車輛使用者更新結果。

企業管理能力備案上,車企應開展OTA更新管理能力評估,送出企業管理能力備案及相關證明材料。備案有效期為3年,有效期滿或不能持續保持企業管理能力的,需重新申請備案。企業開展車型及功能備案、具體更新活動備案和實施更新活動,均應在有效期内進行。

監管“三備案” OTA更新“上鎖”?

車型及功能備案方面,本通知釋出後,申請公告新産品準入的,應在産品公告釋出後15個工作日内,按照汽車軟體線上更新備案系統中所列備案資訊及要求,送出車型及功能備案和相關證明材料。本通知釋出前已公告的産品,應在企業管理能力備案後60個工作日内完成補充備案。

具體更新活動備案上,企業開展具體OTA更新活動前,應按照汽車軟體線上更新備案系統中所列備案資訊及要求,送出具體更新活動備案及相關證明材料。在更新活動完成後5個工作日内,送出該具體更新活動的實施情況報告。其中更新活動起止時間間隔超過6個月的,還應每6個月送出實施情況階段性報告。

對此,這位專業人士的解讀是,“以前,你隻管備案,想升什麼升什麼;現在,你要改變了,比如動力參數,這些影響公告的,那麼必須先公告,先完成公告變更,才能發起任務;如果你隻更新一個娛樂主機,那麼你就備案,就可以發了。就是不能瞎來了!”

OTA更新的熱與痛

岚圖汽車技術資訊總監趙富偉表示,一直在按國家要求執行備案工作,同時作為首批參與天津華誠認證中心組織的“軟體更新管理體系認證”機關,近期将開展認證評估工作。

根據中國消費者協會對外釋出的《2021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新能源汽車的消費糾紛與投訴成了新熱點,大家關心的首要還是安全性問題,其中包括自動駕駛系統失靈等,而這些投訴背後對應着上熱搜的社會熱點事件。

2022年3月15日前夕,有媒體報道,小鵬汽車車主稱,愛車經過 OTA 後續航裡程明顯下降,懷疑小鵬官方通過 OTA 的方式對車輛進行“鎖電”。其中一位 P7 車主向媒體透露,他的車在 2021 年末 OTA 後車輛的表顯續航從原有的480公裡掉到了430公裡,不足原有的 90%。

監管“三備案” OTA更新“上鎖”?

據統計,2021年,中國主流智能電動汽車産品的OTA版本更新平均周期大約為2周,在車輛常用常新、軟體定義汽車的大趨勢下,這些OTA更新既給車主不斷帶來新的功能場景體驗和驚喜,但也出現了廠商在未告知使用者情況下“鎖電”等負面資訊。

工信部這次發出的《通知》,在一定程度上讓車企的OTA更新具有可追溯性,也強調了車企在通過OTA更新中涉及變更産品參數、安全性能等方面時,對監管部門和消費者應盡的告知義務。

岚圖汽車技術資訊總監趙富偉表示,一直在按國家要求執行備案工作,同時作為首批參與天津華誠認證中心組織的“軟體更新管理體系認證”機關,近期将開展認證評估工作。

“我們一直在備案。”某頭部電動汽車企業傳播人對汽車商業評論說,“此通知對我們沒有影響,将嚴格執行。”

不過,也有行業人士擔心,國家監管層面的婆婆過多、要求過嚴,是否會影響甚至抑制方興未艾的智能電動汽車發展?

本文由汽車商業評論原創出品

轉載或内容合作請聯系說明

違規轉載必究

掃碼加入讀者微信群

交流汽車話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