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慧草 朗讀┃慧草
指導┃郭新愛 編輯┃丄學号
最近聽媚姐抱怨:二胎後生活品質直線下降。小寶沒日沒夜的各種護理,另一邊大寶又各種鬧,粘人。她直呼:太難了,太難了。
這樣的例子并不在少數,我在網上看到有網友做過一個形象的比喻:一胎家庭是正常駕駛,二胎後就變成負重前行,稍有不慎就可能翻車。
雖是一個段子,但細細品,卻道出了無數二胎家庭的真實狀況。尤其是一個女人作為媽媽,往往更多時候被賦予了更多的責任。在育兒壓力,生活壓力,家庭工作相沖突的重壓下,很多媽媽都有過或輕或重的焦慮感。
問題看似繁瑣而又雜亂,撥開迷霧,二胎媽媽們除了心态上積極向上,還可以采取哪些具體措施改變現狀呢?

01
帶倆娃不等于雙倍精力消耗
巧用方法事半功倍
在二胎家庭,父母們也是在學習中适應,而孩子更是在學習中成長的。
剛開始,對于二胎的來臨,不要說成人,大寶也會各種不适應。原先家裡人都圍着自己,而弟弟/妹妹出生後,媽媽都把關注點給了小寶寶,陪伴大寶的時間少了很多。這一些,孩子都看在眼裡,更能感受到。
是以,媽媽們一定要抽出時間來陪伴大寶,積極地與大寶進行有效的交流、互動。甚至媽媽們在對待兩個孩子時,應該更多地向大寶表達愛與關注。那麼,大寶在獲得足夠滿足感同時更樂于接受二胎這一事實。
此外,小寶寶生活各方面都不能自理,難免需要媽媽們更多的陪伴和照顧。這個過程,也是培養大寶的絕佳機會。媽媽們可以主動示弱,請大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參與照顧小寶寶,孩子是非常樂意與開心的。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的,孩子之間發生沖突,争執,是在所難免的。當媽媽的不要太過于害怕,或是急于當裁判,評判是非對錯。而是将孩子的問題交給孩子處理,運用自然後果法的原則更能夠讓孩子學會如何共處。
02
良好的家庭氛圍
需要彼此的共同努力
一個和諧、溫馨的家庭,一定離不開每個家庭成員的努力。而良好的夫妻關系是親子關系的基礎。父母雙方在家庭中的角色扮演及相處模式是直接決定一個家庭幸福的名額。爸爸在家庭事務中的參與,不僅可以彌補女性的短闆,也對孩子的個性發展産生重要的影響。
另外,有研究表明:男孩是在與爸爸相處中,建立一個男性的優良品質。如:勇于承擔,愛護家人,自信陽光等等。相反,從小缺失父親角色參與的男孩,更容易造成内向腼腆,巨嬰等個性。
而女孩也是通過爸爸樹立的形象中,形成對兩性相處的認知,婚姻中的角色定位等。
是以,媽媽們不管從哪個角度考慮,都應多鼓勵爸爸多參與到育兒中來。畢竟,隻有在親身經曆中,才能更好地互相了解與交流。同時,媽媽們也有時間留給自己,豐富自己。
03
優秀的媽媽才能培養優秀的孩子
努力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已是當下一個就行的話語。用在媽媽身上也是恰如其分的。有時候,媽媽們的養育焦慮還是産後抑郁,更多的是來自于自身内心的恐懼。
特别是當媽媽們将注意力都放在孩子、家庭上,唯獨沒有留給自己時,就會發現自己的喜怒哀樂都是建立在孩子和老公上,而自己往往是空洞的。而孩子或許是很依賴你,但他的發展根本不需要你圍着他轉。
優秀的孩子都有着同樣卓越的媽媽。而優秀的媽媽,也面對着同樣的壓力,但她們懂得平衡好自身與孩子、家庭與事業的關系。
芃芃今年5歲了,乖巧、懂事,多才多藝。但媽媽是個忙碌的職場女性。并且,家裡還沒有老人照應。
媽媽幾乎每次都是最晚接芃芃的,出差也是家常便飯。盡管如此,媽媽也是每天留出時間陪芃芃——故事,聊天...假期裡,也會安排出遊計劃,興趣班。是以,芃芃才會有優秀于同齡人的表現。
是以,媽媽們不一定要每時每刻都陪着孩子,培養孩子需要方法,更需要媽媽們适應自身的節奏。
隻有媽媽們把自己照顧好,發展好,煥發出積極向上的能量時,孩子也會潛移默化地跟上你的步伐。
是以,媽媽們走出焦慮,先要走進自己的内心深處,看看自己的所求所想,并行動起來。媽媽們請記住:改變别人是不易的,但是當你變了,周圍的一切也就變了。
作者:慧草,三年抱兩,新手二胎媽媽,七年幼教老師。兩個娃就是我最好的活教材,育兒的路上,你并不孤單,讓我們一同攜手,邊走邊成長。
贊賞歸作者所有
山伯教育指導┃郭新愛
郭新愛,深圳市某國小校長,一級教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寶安區先進教育工作者,曾擔任德育處主任,從事教育34年,熱愛書法和文學創作,作品屢獲各級各類書法文學比賽大獎,關注青少年成長、心理教育和親子養育綜合素質教育。